读历史有何用?真的能“以史为鉴”吗?

历史果何等学问?治之果有何用耶?自浅者言之,则曰:史也者,前车之鉴也。昔人若何而得,则我可以从而仿效之:若何而失,则我可引为鉴戒,斯言似是,而实不然。何则?大化之迁流,转瞬而已非其故,世事岂有真相同者?见为相同,皆查知未精者耳。执古方以药今病,安往而不贻误?近世西人东来,我之交涉,所以败绩失据者,正坐是也。然则史学果何用耶?

曰: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者也。宇宙间物,莫不由其所由成,社会亦何独不然?中国之社会,何以不同于欧洲?欧洲之社会何以不同于日本?习焉不察,则不以为异;苟思深之,则知其原因极为深远,虽极研索之功,犹未易窥其万一也。因又有因,欲明世事之所由来,固非推之邃初不可,此近世史家,所以记载务求其祥,年代务求其远;虽在鸿荒之世,而其视之之亲切,仍与目前之局等也。——引自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


这段文字清楚的介绍了吕思勉先生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学习历史的用处。对先生所言我也是深以为然,我前几天也发了一个微头条,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即所谓的“以史为鉴”是几乎不可能的。原因在于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的,社会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优化,不能把农耕文明的历史经验附会到工业文明中。我认为所谓的以史为鉴其实是完全不顾时代在发展还有社会是在进步的事实的一种错误观念。吕思勉先生也举了一个例子,近代西人东来,我们不就是用历史上对别国的经验来对待欧洲人吗?结果如何?相信大家已是心知肚明。但我今天的文章还想以此观点延伸一下,即不能以史为鉴的情况下,那我们能全面的认识真理吗?(因为所谓以史为鉴这种观点其实本质上是认为世界是静止的,我们能够把握一个绝对的 普遍的真理)。我们现在所相信的各种意识形态,思想,价值观等等都是实在的吗?还是说现在的价值观和我们笃信的很多思想学说只不过是最符合工业时代发展的一套思想(本质上是为了生产力的提高),本身不具有实在性。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思想和学说的诞生本质上一切都是经济的,都是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我个人是大体同意这个观点的)。对真理的看法正如哲学家罗素先生所问的问题,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哪一种东西是确凿到让理性之人无法怀疑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最无解的问题!其实越深究越明白,我们相信的太多事物都是没有实在性的,都是我们人类构建出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已。不同时期人类的价值取向不一样,看待事物的方式,解释和认识世界的角度都不相同。世上学说千千万万,都在用自己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世界,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却又各有各的不足,这说明其实我们只是部分的认识真理。我们每个人都跳不出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


明白了我们的价值观等都是我们依据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来建构的,本身不具有实在性这个大前提之后,我们的生活中会减少很多谬误甚至仇恨,我们更能明白社会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很多历史包括现在的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释。比如现在西方的“白左”攻击罗伯特李将军,杰斐逊,甚至华盛顿。包括我们的黄左群体,攻击孔孟,岳飞等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谬误在哪里?其实都是错误的认为我们现代人掌握了绝对真理,在用现代的价值观来衡量古人。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白左攻击杰斐逊,华盛顿等人无非是因为他们蓄奴,先不说华盛顿等人当时也是意识到总有一天会解放奴隶,本身对蓄奴制感到反感。其实当时他们受限于当时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对蓄奴制也是毫无办法,当时的工业革命还未完全改变美国的农业经济模式,所以注定了蓄奴制是必然存在的,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在当时作出废奴行为这是一种完全不顾时代局限性的一种不客观的看法。那后来为何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取消了奴隶制呢?难道真的是美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加善良,善心大发了吗?非也!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依旧是经济的,北方的美国在当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是以工业为经济支柱,需要自由的劳动力,自然也就反对蓄奴!而美国南方则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园经济,需要奴隶作为劳动力自然也就支持蓄奴!于是爆发了南北战争,战争之后北方胜利,取消了奴隶制,所以本质上仍是经济原因。还有为何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其实本质上也是古代女性基本不从事生产的原因导致的,工业社会之后提倡男女平等也不是因为男性大发善心了,而是因为女性投入生产的原因!

再说我国,现代很多人对先贤孔子以及他的儒家思想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大加挞伐,甚至贬低的一文不值,这也是不考虑当时时代局限性以及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果,其实一切原因都是经济的。孔子以及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是依据我国农业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的,在当时的农业经济模式之下最适合发展的一套学说。而现在是工业社会,儒家思想确实有很多学说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面,理性看待加以改进即可,如果说把这种指导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学说说的一文不值,那未免太不客观了。还有就是关于我国为何由先秦的封建制度转变为秦朝的大一统君主专制制度呢?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地貌环境以及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我国地处东亚大陆,西高东低,有几个适合耕种的大平原而且或多或少的连在一起。在这种地形地貌之下,地主阶级就是真正的统治阶级,出于农耕发展的需求完成大一统然后高度的集权并且形成地主阶级的最高首脑也就是皇帝,此乃历史之必然!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我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以及我的历史观和我认为学习历史的用处。明白了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对我们人类的影响之后我们看待很多事物会更加理解其本质和内在逻辑,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原因和逻辑是什么?”。也能客观看待其他文明,不会对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落后文明产生一种俯视感,而是更能理解众多民族是如何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所以学习历史不在于以史为鉴,硬搬照抄,而在于明乎社会变化之所以然。而且学习历史也能让我们更加谦虚,意识到我们人类的局限性,以及不可完全认识真理的这一重要觉悟。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收起我们夜郎自大的自尊心,不会产生洋洋得意,骄傲自满的心态。其实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人类曾自大到认为世间万物,甚至包括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都不算什么,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很多人类普遍认为人利用知识所产生的力量可以主导一切,其实我们了解了历史之后也能感到这种自大的思想和言论是多么的可笑,人类发展到现在不过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能够让自己生存的更好而已。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认为我们人类无所不能的话,那我们简直太可笑了。还有,认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也能消除掉我们的很多“恋古情结",尤其表现在神话古人,认为古人之智慧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其实这种厚古薄今的思想在我国尤为严重,这本质上也是由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思想所决定的。比如很多人对《易经》的推崇,易经什么都能说明,什么都不能说明。其实易经本质上就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哲学启蒙,宇宙图示而已,(并不是否认易经的价值,而是说不应该过度神话!)。而很多易经骗子顶着大师的名号招摇撞骗,实在是可笑至极。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和大家探讨历史的作用,明乎社会变化之所以然,我们只能部分的认识真理,并且我们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形态其实本质上是由于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产生出来配合经济生产的,大多是我们建构出来的,并不是实在的。明白这些之后我相信我们也不会过于耻笑或者过于神化我们的古人,我们会更加客观看待历史中的人物,思想,事件,学说,各个族群,各个文明以及我们全体人类。

最后也用吕思勉先生书中的一句话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曰:“昔人所抱之见解,未可尽笑为愚痴也。然欲至其所至之竞,必有其所由至之途。徒存其愿而不审其途,将如说食之不能获饱。惟社会组织之迁变,为能说明社会情状之不同,他皆遍而不全,而历史则所以记载社会之变迁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易经   历史   生活方式   学说   人类   原因   思想   社会   时代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