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对吉林各地的统一

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于太祖六年 (1211年)进入吉林地区,直到太宗五年(1233年)平定东夏国,确立了对吉林地区的统治。蒙古大军攻打吉林地区遇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政权,另一个则是来自于金朝残余势力的抵抗。

蒲鲜万奴原是金朝将领,因其在金与南宋的战争中立有战功,遂被调往东北战场来攻打耶律留哥的起义部队。但耶律留哥势力强大,蒲鲜万奴所率40万大军不敌,退守东京。蒲鲜万奴审时度势,看到了金朝面临的强大劲敌及自身统治的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金朝很难再实行有效的统治,而且蒙古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更是金朝军队所难匹敌的。分析了以上形势后,蒲鲜万奴重新整顿自己的军队,于贞祐三年(1215年)春公开叛金,同年十月,蒲鲜万奴据东京自立,自称天王,国号大真,建元开泰,建立了东夏政权。

当时蒲鲜万奴仅占有东京附近州县及成平路部分地区。1216年,宣宗得知蒲鲜万奴自立后,陆续设置行省和行尚书省于辽东与上京,加强对该地区的行政和军事管理。同时,宣宗还采取了赦免和招抚政策,用笼络辽东金军将领。这一措施,大大牵制了大真国的发展。1215年11月,获知蒲鲜万奴兵东出,耶律留哥乘机袭破东京,迫使蒲鲜万奴转入附近州县活动。

可以说,东夏国建立之后面对的形势十分严峻,不仅要抵抗来自金朝军队的攻打,还要妥善处理与蒙古的关系。蒲鲜万奴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假意投诚,向蒙古称臣纳贡,私下却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疆域范围最盛时,南至朝鲜古长城东段,与高丽为邻;北抵今黑龙江省巴彦、依兰以北至黑龙江下游地区,西起今吉林省中部偏西至黑龙江南部当中一带(后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内),东边濒临日本海。万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还与高丽交好,帮助高丽协同蒙古军队一同讨伐契丹军喊舍,翌年正月喊舍兵败自杀,东夏国的地位得到提高,但同时也引起了蒙古的戒心,将东夏国作为其控制吉林地区的一个重要威胁。太宗元年(1229年),蒙古汗国重新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军事征服活动,并于太宗三年打败高丽,全力攻打东夏国。

窝阔台率领的大军于天兴五年(1233年)二月出发征讨盘踞在东北地区的东夏政权。九月,大军抵达东夏都城南京发动猛烈的攻击,蒲鲜万奴率领的东夏军队进行顽强的抵抗,终因实力相差甚大,蒙军从侧面突击,大败东夏军队,南京城失守。蒙军后又消灭了东夏各地的残余势力,至此东夏政权灭亡,蒙古大军基本上完成了对东北吉林地区的统一。

虽然东夏国在金、元的夹缝中仅仅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它对东北地区起到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金朝末年,社会动荡,各民族由于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频频爆发起义,使当地的经济和百姓生活遭到沉重打击。东夏国的建立稳定了吉林地区的社会秩序,使得在动荡的环境下 经济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虽然其发展程度无法与中原地区相比,但是已有的农业、手工业、渔猎业、畜牧业和商业贸易等行业都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并且东夏国还注重同高丽的贸易往来,设有榷场进行交易,这些都促进了吉林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可这样说,东夏在中国历史上是继渤海国之后,又一在极短的时间内创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在东北地区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吉林   辽东   东北地区   蒙古   东京   元朝   大军   势力   军队   地区   金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