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女校长因吃红烧肉被判死刑,调查后:她是潜逃15年的汉奸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碗红烧肉,竟然会要了一个女人的命。

1960年,在四川的一个村子里,有位女人为自己做了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下半生的幸福生活,就被这碗红烧肉给葬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她叫张桂花,她是这个村子的外来人口,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在村民们的眼中,张桂花是一位大好人,同时又是一个柔弱的小寡妇。说她是大好人是因为张桂花在这里开办了一所学校。

要知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仅仅发展了十多年,就连大城市的教育水平都有所欠缺,更别说这么偏远的山村了。

张桂花不仅开办了学校,还把自己学校的学费一降再降,让这里的学生能够读得起书。

即使这个村子里大多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文盲,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他们,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儿孙识文断字,能够离开小山村,过上好的生活。

因此,对于张桂花开办学校和降低学费的举措,村民们都是心怀感激的。

随着自家孩子在学校上学的时间越久,村民们就对她越发敬重,甚至有时称她为“活菩萨”,由此可见张桂花在这个小乡村里是非常有名望的。

与此同时,她又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寡妇。

刚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张桂花就告诉村民,自己是一个寡妇,由于战争,自己的丈夫为国捐躯了,且自己没有其他的家人了,在外面无依无靠,只能来到这里生活。

听到这样的事情,村民们对她都十分同情。彼时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过战争阶段,在那个年代,男人为国捐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丈夫、父亲或者儿子。

村民们对张桂花的同情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对这个女人的来历没有一丝丝怀疑。

并且张桂花不像村子里五大三粗的女人,她长得很美,皮肤非常好,讲话总是轻声细语,从来不会大吼大叫,还会识字,开办学校。

这让村里的男人对她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平时张桂花有什么粗活累活,只能动个嘴皮子,就能找到男人来帮她干活。

即使这些男人对她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但谁会拒绝给一个漂亮的小寡妇帮忙呢?

这样一来,张桂花是开心了,这些男人也开心了,但村子里的女人就不太开心了。

其实张桂花和村子里的男人之间没有过什么非常过分的传言,大家也从没发现张桂花和某个男人有染,但张桂花细皮嫩肉的,很多重活她做不来,只能找一些男人帮自己。

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这些男人的妻子就不愿意了。

像挑水这种活,都是自己来做,自家男人都不会来帮一把手,凭什么那个女人小手一挥这些男人就屁颠屁颠跑去帮忙了。

因此,村子里的女人对张桂花都有些敌意,她们闲得没事做的时候,就会在一起嚼一嚼张桂花的舌根,譬如今天哪个男人帮张桂花抬东西了,昨天谁又去主动帮张桂花挑水了。

因此,张桂花在村子里的口碑是两极分化的,感恩张桂花的人很多,他们觉得张桂花为自己的村子和后代带来了希望。

另一方面,村子里的女人又对她的柔弱感到不能理解,对张桂花经常找男人帮忙干活的行为,感到不舒服。

正是因为这些看不惯张桂花的女人,经常在背后说她的传闻,这才让张桂花的真实身份浮出了水面。

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非常好了,因此对一碗红烧肉的珍贵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要知道上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的GDP是非常低的,人均GDP仅仅是200美元。

并且这位张桂花身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村民的经济状况都是很差的,连吃饱穿暖都是个大问题,更别说能吃肉了,这对他们来说是触摸不到的美梦。

因此,吃一碗肉在当时的小山村里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事情。那么,村民是怎么发现张桂花能吃得起肉的?

1960年,张桂花的学校已经开办了有一阵子,村子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

孩子们知道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拼了命的抓住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很多孩子读书都非常的努力。

这天,有个孩子在家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张桂花,就来到她家里。

此时,张桂花正在忙着煮肉劈柴,没有听到院子里传来的呼喊声。

这个孩子在院子里喊了好几声,始终没有得到回应,他知道随便进别人家是不礼貌的,便先回家了。

虽然没有找到张桂花,但这个孩子闻到了肉的香味。

家庭贫寒的他很少能够吃到肉,除非能在干农活的时候偶尔抓到一些小的动物,他对肉的味道太敏感了,一闻就知道那是什么。

他回到家后,对肉的味道始终念念不忘,使劲翕动着鼻子,好像这样就能够再次闻到肉的味道。

孩子馋极了,他忍不住告诉妈妈,自己没找到张校长,但是闻到了肉的味道,真是太香了。

这个孩子的妈妈早就对张桂花感到不满了,张桂花总是有那么多男人帮她做事,村里的男人都快被她把魂勾走了。

到了第二天,这个女人就把张桂花偷偷吃肉的事告诉了要好的女人,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很快就在整个村子里传开了。

终于,这件事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尽管张桂花办了一所学校,能够赚到一些钱,但张桂花收的学费非常少,她怎么会有钱吃红烧肉呢,是不是哪个男人偷偷给她的钱。

就在流言甚嚣尘上,大家纷纷猜测真相的时候,来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张桂花直接带走了。

这下轮到村子里的人害怕了,张桂花是怎么了,她平时那么规矩的人,怎么会被士兵带走呢?自己经常和她打交道,会不会也被牵连?

过了几天,关于张桂花的消息总算是传回来了,张桂花被判了死刑。

死刑!这让村民们一时难以接受,大家开始怀念张桂花的好,她创办了一所学校,能让自家的孩子有读书的机会,平时还为人和善,与人无争,突然被判死刑,也太让人意外了。

吃肉虽然很难,但张桂花的死刑,难不成真因为一碗肉吗?

村民们想到张桂花为村子做的贡献,纷纷开始为她打抱不平,要求给一个说法,张校长对村子还是有所贡献的,不能稀里糊涂地就被枪毙了。

图源网络

面对群众的情绪,政府也是很重视的,很快就做出了回应:张桂花的身份并不是一个开办学校的寡妇那么简单,她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她曾经是一个汉奸。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经历了战争的村民,对汉奸绝对是零容忍的,而张桂花伪装成大好人,骗取大家的信任,让大家如鲠在喉,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而且,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对汉奸早就进行了一番清算,张桂花即使能骗过无知村民,但还能躲过政府的严密追查,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都是村民心中的疑惑。

随着张桂花的真实身份被揭露,很多事情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张桂花长得不差,并且身材很好,她甘愿来到这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就是为了躲避追查。

由于张桂花当过汉奸,从日本人那里得到的钱财不计其数,因此她才能刚到这里,就办一所学校。

那么红烧肉的事情也就解释得通了,虽然靠着学校的微薄收入,她吃不起肉,但是她有从日本人手里得到的钱财啊。

面对这个消息,很多人都觉得很可惜,本来以为遇到了“活菩萨”,没想到是个“女夜叉”。

在她当汉奸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革命英雄和平民百姓因为她而死。这样一对比,她开办学校那些微薄地奉献,完全不足以抵消她的罪恶。

张桂花之所以能躲过政府追查,是因为“张桂花”并不是她的本名,她原本叫杨小琴,出生在一个东北的富裕家庭。

图源网络

从小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她备受宠爱,家里对她的期望很普通,希望她能找到一个有钱的丈夫,嫁过去后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富太太,平淡的过完这一生。

为了让杨小琴能在上流社会更吃香,家里送她去学了日语,希望她能够在有钱人的圈子里也毫不逊色。

杨小琴的相貌出众,再加上家中富裕,在适婚的年龄,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金龟婿,她的丈夫和自己家中财力相当,两人也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杨小琴嫁过去后,过了一段非常开心的日子,但好景不长,日本对东北的侵略加深了。

杨小琴的丈夫作为华夏儿女,心中也有一个报国梦,于是他忍痛告别家中妻子,去参加战争,保家卫国。

图源网络

杨小琴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也知道,自己是拦不住丈夫的,并且国难当头,自己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就阻止丈夫参军。

因此在丈夫参军后,她一直安慰自己,等战争结束,丈夫回来后,自己的小家就能更上一层楼,丈夫一定会带着一身军功回来的。

只是她的美梦破灭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被永远的留在了战场上。她很伤心,但日子总要过下去,家里开始又为她找了第二任丈夫。

杨小琴本就才貌双全,再加上家庭条件很好,在婚恋市场上,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很快,家里为她挑选了一个河北的有钱人。

她嫁过去后,丈夫对她非常体贴、无微不至,两人感情也很好,但过了一段时间,丈夫突然变得神神秘秘,频繁的外出和冷淡的态度,都让杨小琴怀疑丈夫是不是有了婚外情。

并且她发现,丈夫开始变得更有钱了,但丈夫的产业还是那么多,也没有做其他的生意,为什么他总是有花不完的钱。

杨小琴发现丈夫越来越不对劲了,就开始暗中调查,不查,她就只是怀疑丈夫出轨而已;一查,她才发现,丈夫居然是在秘密和日本人联系。

丈夫每天出去是为了打探情报,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后就卖给日本人,日本人会给丈夫一笔不菲的费用。

杨小琴害怕了,她知道战争当头,丈夫这种做法会害死很多同胞,但如果她检举了丈夫,自己又要家破人亡了,已经失去了一个丈夫,她不想再失去一次。

再三犹豫之下,杨小琴决定不插手丈夫的事。只是她没想到,后来自己也加入了汉奸的行列。

因为她精通日语,跟日军的高层交流起来十分方便,就受到了日军的器重,在汉奸队伍里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了。

丈夫也开始对她毕恭毕敬,权力和金钱让杨小琴迷失了自我,她只想维持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后来,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人被我们赶回了老家,他们哪能再顾得上这些中国的狗腿子。

杨小琴在和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狡猾,她知道自己平时太嚣张了。

附近的人都知道自己是汉奸,一旦清算,自己绝对首当其冲,于是她利用权势和金钱,抛下丈夫,一个人回了娘家。

在看到清算的局面越来越严峻后,她发现,娘家也不安全,于是只身带上钱财,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

不得不说,杨小琴非常聪明,她的计划是成功的。她创办学校也只是为了融入当地,得到当地人的尊敬,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帮助这里发展教育。

杨小琴应该也没想到,自己在这里潜伏多年都没被发现,却因为一碗红烧肉被揭开了另一重身份。

她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了权势和金钱就出卖自己的国家,甘做日本的走狗,这种叛国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还好最后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任何对国家和人民不忠诚的人,都应该人人得而诛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红烧肉   汉奸   日本人   寡妇   死刑   村民   丈夫   发现   孩子   学校   男人   女校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