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一宰相”为何死后被李世民砸掉墓碑?

历史上的今天——唐朝著名政治家魏征去世。

唐朝“第一宰相”魏征,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直言劝谏并辅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伟业而名垂青史。

魏徵图像


开端——君臣初识

玄武门之变

魏征最早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在审问魏征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魏征神情自若的说道:“如果太子早听微臣的意见,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给予他重任。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励精图治,常常把魏征带到寝殿里,跟他讨论自己为政的得失。魏征原本是经国济史之大才,此时喜逢知己之主,当然是尽心尽力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也大多采纳魏征的意见,还经常夸赞魏征:“别人说魏徵的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只觉得是妩媚。”

中篇——君臣互济

李世民与魏徵

魏征性格耿直,敢于犯言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魏征死后再没人敢直言唐太宗了。

有一次唐太宗在群臣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天,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这行为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还会给沿途的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魏征很明确的劝告唐太宗:“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严重破坏,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皇上去泰山封禅,必然会带大批的官吏和卫队,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们造成很大的负担。”唐太宗由此想到隋朝灭亡的教训,立即取消了封禅计划。

还有一次唐太宗问魏正:“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明君和昏君之分呢?魏征说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贤君和夏桀、秦二世等昏君的例子。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都能够采纳来自下面的意见,下情就能上达,就不会受到蒙蔽。

公元643年,魏征病故,唐太宗非常难过,流着泪对旁边的人说道:“魏征,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做错了,现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了一面镜子。”

终篇——反目成恨

魏征雕像

可是魏征死后不久,由他死前推荐的杜正伦等各个大臣参与太子谋反被斩首,李世民就开始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的嫌疑。甚至后面更是有人添油加醋的说,当年魏征的直谏之语都事先抄录给史官,目的就是在他死后夺皇上的光芒,让自己受后世敬仰。唐太宗信以为真,盛怒之下刨了亲自为魏征书写的墓碑,并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之子魏书玉的婚事。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可能会有很多人为魏征的遭遇感到不平,但是理智分析下除了有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外还有更多层面的原因。

首先魏征虽然是一个谏臣,同时还是皇帝为自己的树立的“面子工程”,重用原本是太子党的魏征,一方面是证明自己虚心纳谏,另一方面是证明自己的肚量大,有容人之长,而李世民貌似对魏征是言听计从,而做与不做另当别论,特别是魏征死后征讨高句丽。其次是唐太宗心态的变化,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享乐之风盛行,再加上年龄增长,励精图治的雄心气势也随之减弱,他开始沉迷声色犬马,好大喜功,不听劝谏,对魏征也就不像之前一样重视。

再就是魏征的个人原因了,直言不讳并不像写字那样简单,李世民的什么事情他都敢发表意见,不会顾及任何情面,甚至气得李世民说出了“会杀了乡巴佬”这样的话,很多时候李世民虽然听了魏征的建议,但内心却是不高兴的,而当这种小的不高兴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积重难返之时便是矛盾爆发之时。

墓碑最终虽然又被竖起来了,可是魏征在李世民心中却起不来了,只剩下了史书中的那一段君臣佳话,可是这佳话当中又包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涩呢?


新人小编恳请各位读者大佬加个关注给个点赞支持,顿首九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唐朝   劝谏   泰山   昏君   励精图治   佳话   宰相   君王   墓碑   太子   说道   意见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