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延缓了自身走向的灭亡的速度?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改革的现实证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延缓了自身走向的灭亡的速度。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变革表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很难存活下来,扬弃私有制才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

与过去的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球经济市场的布局,打破了封闭的全球关系,但是它内在的固有弊端也决定了它必将被社会发展所扬弃。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在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以前,是不会从社会舞台上退出的。旧的资本生产关系依然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唯一的原因就是其内在的物质基础对社会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资本主义私有制被扬弃的命运不会改变,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排除资本主义在走向灭亡的过程中会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减缓其“生命”的终结。从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来看,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制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调整,改变了原先私有制的单一形态,基本实现了由私有制向私有经济、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过渡,呈现出混合经济的特征。

这一系列经济制度的改革在某种层面上也是对原有社会关系的改革,是旧的生产关系为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所做出的改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临终”挣扎。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过程可以具体表述为: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改革以及自由资本向政府干预资本的转变。

由于私人资本主导的经济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从工厂制度到企业制度的改革,把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从而将众多资本家的资本汇集起来,以维护私有资本的长远发展。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由市场所完全主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的盲目自由导致了社会的激烈竞争,长期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了垄断对“自由”的替代,大大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在这种深重的经济危机下,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病痛,也促使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干预行为。不仅如此,在社会分配制度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强力的税收政策极大地改进了社会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通过再分配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来缓解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从对数字经济下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也出台了对保障数字劳动者相关社会劳动待遇的相应制度和措施。以“零工经济”为例。“零工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它的劳方可以是互联网上的所有劳动者,它的资方则是互联网企业,劳资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订立简单的劳资雇佣关系或者说合作关系。

毫无疑问,根据零工劳动的工作属性来看,“零工经济”属于数字经济的一种,零工属于数字劳动者之列。便捷的工作方式使“零工”成为互联网就业的重要方式。据统计,二〇一九年,英国的零工规模已达到了470万人,实现三年内翻了一番;二〇〇五年到二〇一五年,美国的零工比例则从10.1%跃升至15.8%,但是一些美国数字平台的零工每小时仅能拿到2美元。

由此可见,数字劳动的发展是人类劳动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社会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劳动资料的数字化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完成了对劳动的绝对控制,数字资本借助平台运行规则,逼迫数字劳动者强制性劳动,使劳动成为数字资本的实质依附品。

而数字技术和传统劳动的融合化发展使得生产原材料的获取和产品的销售都变成了极为简单的事,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劳动更为常态化,也使数字资本的剥削更为常态化。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数字资本在私有制的规制下对劳动的绝对控制使得劳动者的生存境地极为艰难,美国零工每小时2美元的收入,比平均最低工资低三倍多。

数字平台与数字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深重,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也逐渐根据数字劳动者的要求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政策。如美国和英国均为APP平台中以司机身份工作的劳动者规定了最低收入和休假等福利;西班牙则赋予了外卖员享受最低工资和休假等福利的权利。但是,他们所出台的劳动保障制度都是仅针对具有明显的平台雇佣关系的数字劳动者。

对于无数难以确认劳动者身份的劳动者则不置可否,甚至也有的否认劳动者与用工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如法国便否认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的劳动雇佣关系,试图建立除了劳动关系以外的第三条途径。这些对数字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都说明了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的长期控制是难以为继的。

但是,在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对数字劳动者劳动关系的保障为何竟会如此单薄?根源就在于他们不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地位,不想动资本私有化这块大蛋糕。因而,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所出台的政策只是不痛不痒的最低工资罢了,并没有赋予劳动者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权利。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资本主义制度的革新并不能从实质上解救资本主义国家,解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因为私有制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内在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在这种改良主义中得到消除。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调和,但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协调,因此,要真正改善数字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归根结底还是要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道路。而目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种改变是国家内部矛盾和危机深化的表现,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应该予以扬弃的现实证明。

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较晚,但是有关数字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一直在完善,维护数字劳动者权益的法案也足以说明我国对数字劳动者的保障。一方面,我国大力鼓励数字经济的发展。

二〇一九年十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纳入市场评价贡献机制。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我国数字核心产业规模的测算,二〇一九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总值的比重为7.44%,预计“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将达到12.0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资本主义国家   私有制   零工   生产关系   劳动者   资本主义   体制改革   资本   走向   速度   数字   社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