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慈禧“疯狂”砸钱北洋水师,清朝会胜利吗?结局会反转吗

众所周知,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又一次以惨败收场。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清军的海陆两条战线都处于失利状态,甚至引以为豪的海上战队—北洋水师也以全军覆没告终,而带来的结果就是,迫于日本军事力量的压力被迫与日本签订屈辱性的《马关条约》。而这里,北洋水师的失败无疑是这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因此,也有人大胆提出设想:如果当时慈禧重金投入北洋水师,是不是就可以反转失利的局面?

但事实上,慈禧在建设北洋水师的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毕竟,在19世纪的60至90年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倡导“自强”、“求富”,引用西方先进的装备、机器、科学技术等以挽救清朝。1861年的辛酉事件后,慈禧开始重用洋务派,而洋务派也开始大规模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用于清朝的军事、农业生产。

在此期间,清朝也不负众望,打造出一支很厉害的水上军队—北洋水师。在建设这支军队时,当时的清朝早就已经国库空虚、入不敷出了,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慈禧仍然能做到建设有需求就尽量满足,需要资金了,马上发放,需要人了,马上举国寻找。据了解,当时清朝每年都会拿出400万两银子,作为建设北洋、南洋水上军队的军事费用,但是南洋水师放弃200万两资金,于是北洋独享400万的建设费用。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清朝每年的收入也大不如前,但慈禧仍能够拿出大量资金去建设水上军队,足可见,建设北洋军队,慈禧真的没少出资金。所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其实也不必过多指责慈禧。或者说,假如慈禧真的能像英、法等国家那样去建设北洋水师,甲午战争真的就能打赢吗?


就历史发展角度而言,我国当时的军事工业发展早早就落后于西方国家,虽然我们很早就发明了火药,但是后来很少有人意识到火药在军事方面的用途,也是到了南宋时期,军事家陈规才发明出来管形火器,而后中国的火药、管形火器逐渐流入欧洲国家。而欧洲国家也逐渐开始工业变革,于是火药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所以,西方国家使用的军事装备对比当时的清朝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所以就军事装备、技术而言,晚清对战日本胜率确实不是很大。

另外,在战略部署、军事素质、组织制度上,北洋水师对其西方国家也处于劣势,毕竟在那之前一直处于紧闭国门、固步自封的状态,很多先进的技术、科技、经验没有被引入,西方国家在进行时代变革的时候,中国还在忙于征战四方。所以,在军事战略等方面,北洋水师的优势也不明显,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也情有可原。

当然,中国也有很有有很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清朝的制度存在问题,国家处于危险的边际,开始了一系列的救亡运动。不过,如果慈禧当时真的投入大量资金,真的就一定会赢吗?遗憾的是,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没有容错和重来的机会。而我们也要时刻铭记历史的教训:落后使人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断壮大、发展自己,才能有说话的话语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北洋   水师   清朝   慈禧   南洋   日本   火药   军队   结局   资金   疯狂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