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中人丁丝绢案的历史真相

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徽州府,有一个最大的社县,县衙官员中有一个管钱粮的小官,名叫帅家默,他在文武两道方面表现一般,虽然出身军户,但朝中没有做大官的亲戚,注定仕途无望。他的特长是算学,天生对数字敏感,是学霸级数学天才。

有一次帅家默在计算整理官方账册时,发现有一笔数额很大的人丁丝绢税,当时徽州府下辖六个县,可这笔赋税却由社县单独承担。

按理来说,应该由六个县共同平摊才是,为什么全部让社县缴纳呢?帅家默直觉感到这里面有大问题,决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帅家默通过查证发现,在明朝初年,徽州府六县共欠朝廷20480蛋粮食,折合成丝绢8780匹。这笔赋税理应由六县共同承担,结果却变成了由社县全部缴纳。而社县百姓并不养蚕,必须先把粮食卖成银子,再用银子买丝绢上缴,这就是人丁丝绢税。如此繁琐倒转,麻烦与负担更重,而百姓们一交就是二百多年。

随着调查的深入,帅家默发现以前有人两次进行上诉,结果当事人都离奇死亡。但帅家默为了求一个公平,不顾自身安危,决定第三次上诉。他写了一份详细的呈文,越过徽州府,直接上交应天巡按,结果惊动了当时的巡抚海瑞。通俗讲就是越过市里,直接上诉到省高院纪委,惊动了军区司令省长。

海瑞命令徽州市委彻查,市长不敢耽搁,立刻让下面的县长配合调查。此时帅家默眼看胜利在望,却不料海瑞突然调职了,没有这位大神坐镇,谁也不敢再查,因为要撬动的,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海瑞一走,帅家默立即处在危险中。

他此举也一石激起千层浪,他这么做对社县有利,人们当然高兴,对其他五县却是百害无一利,他们平白无故要多交不少赋税,自然反对,于是隐隐形成以五对一的态势,一场风暴也在无形酝酿之中。

而徽州府不比其他地方,曾经在朝为官,或者正在仕途的大人物比比皆是,动不动就是进士,侍郎,尚书什么的,不管在民间,还是朝廷,个个能量巨大,手眼通天,他们又彼此联姻,组成了一个盘根错节,且深不见底的复杂关系网。

在人丁丝绢风波中,最无关痛痒的就是徽州知府,因为丝绢赋税无论六县怎么分配都没区别,他只要每年够数上交朝廷就行。但这种情况没过多久,他就感到了如山般的压力。

在上面这些面前,帅家默渺小得如一粒尘埃。虽然如此,但他也敢蜉蝣撼树,同时他也知道在下面上诉没用,直接进京上访。结果获得了户部的支持,下发文书让省里调查。

帅家默状越告越大,而他本身面临的危险也同样加大,在返乡途中,差点魂断异乡,他不敢回徽州,逃到了湖广江夏避祸。而他这一逃,又让重新启动的人丁丝绢案陷入沉寂,可谓是一波三折。

而此时暗地里,整个社县从官场至民间,所有具有影响力的大人物,一起开始运作此事,将矛头对准其它五县。其它五县也迅速整合所有在朝在野的力量,准备全力进行反击,一时之间山雨欲来风满楼,至此,一场大风暴即将来临,最终结果如何,请看下集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人丁   湖广   徽州   呈文   大明   明朝   赋税   仕途   大人物   朝廷   原著   银子   真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