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刚扳倒和珅,大清就开始衰败?原因其实很简单

乾隆在位的时候,身兼二十三个官职的和珅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攫取钱财。在乾隆驾崩十五天后,和珅就被嘉庆缉拿下狱并且罗列了二十条大罪,其实嘉庆早就有了扳倒和珅的想法,在登基之后就已经搜集证据了,直到乾隆去世才付诸行动。

和珅家被抄之后嘉庆获得了总值8亿两白银的宝物,这相当于清朝二十年的国库收入,有了这些钱之后嘉庆却依旧没能遏制住清朝的衰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他有三个地方没做好。

第一:公器私用,铺张浪费

在乾隆晚期其实清朝的国库收入就已经入不敷出了,所以嘉庆接手的时候就已经是个烂摊子了,本来查抄和珅之后8亿两白银应该入国库,但是嘉庆帝却将其中大半的银子都划到了内库当中,并且说和珅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内库偷来的,所以算是物归原主。

有了和珅的这些家底之后,嘉庆的生活也变得十分奢华,他大肆修建园林,很快就将钱花光了,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于是在嘉庆朝后期,国库里的存银越来越少,一半的国库收入都被嘉庆用来赐宴和整修宫殿了。

第二:治标不治本,官场贪腐依旧

嘉庆查抄了和珅的家之后,为了减小影响并没有对其他人员进行牵连,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朝局的稳定,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弊端,就是跟着和珅“发财”的人,依旧维持着自己的灰色产业链,而且比和珅在的时候更加猖獗。

而嘉庆则天真的认为和珅只是“个案”,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下层的腐败几乎算是一无所知,所以“治标不治本”,朝政并没有因为和珅被查而恢复清明。

朝廷和地方的层层盘剥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于是不少人揭竿而起发动了起义,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白莲教”。本该休养生息的朝廷,为了剿灭这些起义势力出动了大量的官兵,耗费了数亿两白银。而这些消耗都出自国库,分摊到了百姓们的身上。

第三:矫枉过正,错过工业革命的成果

在清朝雍正时期,雍正颁布了闭关锁国的诏令,在乾隆时期也只有少量的港口和码头通商,不允许外国商品进入内陆地区,这些举措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禁烟,当时的西方列强就把鸦片引入中国,遭到了清朝历代皇帝的抵制。

在嘉庆时期加强了对外贸易的查处力度,封禁了很多之前允许开放的交易地点,虽然对稳定国内经济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也错过了工业革命成果,错过了让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迅速提升的机会,在嘉庆去世前,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制造业已经开始大量的机械化生产,而嘉庆对此一无所知。

虽然嘉庆很努力的在收拾烂摊子,但是却还是因为思想的束缚和制度的腐朽,导致了清朝的不断衰败。

来源:大河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嘉庆   雍正   乾隆   治标不治本   烂摊子   工业革命   国库   清朝   时期   收入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