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打破影视剧强加的思维了,才华横溢的唐伯虎,一生何等悲凉

说起唐伯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潇洒不羁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顺带还点了华府的秋香做老婆,成了他在大众印象里的标签,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非也非也,这只是影视剧虚构的情节,真实的唐伯虎可没有这么舒坦,他的一生简直可以用悲惨和倒霉来形容,全是因为他过于张狂的性格所造成。

唐伯虎的祖上,是跟随唐高宗李渊起兵的唐俭,受封“莒国公”,家世显赫,但到了他父亲唐广德这一辈已经是明朝年间,家境也已是普通百姓,在苏州经营一家小酒馆。明成化六年,唐寅出生于此,因为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又正值虎年,所以取号“伯虎”。唐伯虎天资聪颖,15岁的时候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苏州府学,震惊乡里,18岁时与徐氏结婚,婚后育有一子,生活幸福美满。世事难料,幸福来的太快走的又太突然,唐伯虎哪里知道,此时的他已经是站在了此生的顶峰,余生便要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

在他24岁的时候,双亲、妻儿、还有一个妹妹在一两年里相继离世,接踵而来的的噩耗沉重打击了少年的心,于是他开始沉沦堕落,每天借酒消愁,用酒精来麻醉受伤的心,好友祝枝山看不下去了,开导鼓励唐伯虎,只有振奋精神,考取功名才能告慰逝去的家人,唐伯虎听劝后潜心读书,准备科考。27岁的唐伯虎在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期间,与好友宿妓喝酒,放浪形骸,考官得知后将其除名,后来通过几位苏州名士的说情后才被允许参加乡试,第二年的乡试,唐伯虎高中解元,成了举人,比起50多岁才中举后被乐疯了的范进,唐伯虎的科举之路于他可谓是相当简单。

这时候,唐伯虎张狂的性格又出来作祟了,他的张狂就在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唐伯虎到京城考个状元回来,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而我也那么认为”,看看,这就是他目中无物的狂。中举后的唐伯虎不仅没有收敛,甚至变本加厉流连欢场之中,朋友几人得知后,纷纷前来好言相劝,祝允明说:“是千里马不是看表面,而要看它的品质,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文徵明写信相劝:“我父亲说你有才情,但为人轻浮,恐将一事无成”。唐伯虎哪里听得进这些,非但没有领情,而对好友们说道:“我生来就如此,如果你们看不惯我,那我们就断绝关系”,态度十分嚣张,言辞也尖酸刻薄。

乡试往上就是朝廷组织的会试,29岁的唐伯虎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半路上遇到了同为考生的徐经,说到这儿,还不得不提一位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其著作的《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而徐经就是徐霞客的祖先。徐经家境富庶,为人高调,和唐伯虎一拍即合,两人混得相当熟悉。来到京城之后,两人竟然不避嫌,私会了当时的主考官,翰林学士程敏政,犯下了考前的大忌,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风声雨声不胫而走,还有传言说两人与考官有文章金钱往来,这下可了不得了,朝廷得知后,考官被押入大牢,唐徐二人也落得个罢黜为吏,永世不得录用的下场,也就是说再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当官,只能到衙门口当小吏,到这里,唐伯虎的仕途被彻底终结了。

回到家乡的唐伯虎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风光,受到了人们的冷眼相待、冷嘲热讽,科举的失败,心情的糟糕造成了他和妻子的关系也是愈发的紧张,整天不是吵架就是打仗,最终两人不欢而散。而以唐伯虎的性格,又怎么可能甘为小吏?于是唐伯虎决定暂时离开家乡,远足郊游,寄情山水以此来化解失意,他只身前往了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在此期间也留下了很多大好的诗篇。

远游归来后的唐伯虎一贫如洗,只能靠卖点字画勉强维生,可谓是落魄至极。44岁这年,宁王朱宸濠召唐伯虎入府,唐伯虎喜出望外,天真的以为自己等到了伯乐,即将迎来出头之日,可他哪里知道自己此番前去而是落入虎穴,原来这宁王是想要造反,在各地拉拢人才,时间一长,唐伯虎也知道了这里面的猫腻,这可是杀头之罪,可他又知道宁王这么多的秘密,若直言不干,恐将性命不保,于是唐伯虎便装疯卖傻,甚至不惜在人前脱裤子,让宁王颜面尽失,才被逐出了王府,后来宁王造反失败掉了脑袋,唐伯虎小命是保住了,可他对仕途的最后一点幻想也化作了泡影。

从此唐伯虎彻底堕落了,他不再相信任何,每天就知道喝酒,是喝醉了睡,睡醒了又喝,过得就像行尸走肉一般,几年下来,唐伯虎都穷得睡大街了,朋友们再也看不下去了,几人凑钱在郊外给唐伯虎买了一个旧木屋让他住下,唐伯虎还给这个木屋起名“桃花庵”,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诗篇——《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经历了几番起落之后,唐伯虎领悟了人生,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归隐田园,淡泊名利的心境。终于,在他53岁这年,十二月二日,一个大雪纷飞的隆冬夜晚,唐伯虎留下了他的绝命诗,然后与世长辞。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生在人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人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在他去世后,家里面也没人给他立一块碑,还是好友筹钱给他立了一块,写上了他生前最得意的称号“唐解元之墓”。这就是唐伯虎的一生,是何等的悲凉,正所谓“万般皆造化,半点不由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解元   乡试   小吏   京城   科举   苏州   张狂   才华横溢   考官   悲凉   影视剧   思维   好友   桃花庵   唐伯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