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各师起源及首任主官情况~读史摘要

1946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组建第1纵队,下辖第1、第2师由山东第1、第2师改称,第3师由第7纵队组成。司令员兼政委万毅,1947年2月李天佑调任1纵司令员,万毅任政委。万毅调5纵后,梁必业接任政委。

1948年11月13日,部队统一编制、番号,东北1纵改称38军,李天佑、梁必业分任军政主官。下辖112师(1师改)、113师(2师改)、114(3师改)、151(辽北独立10师转改)。

112师(1师):起源可追溯至彭德怀率领的湘军独5师第1团于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一方面军三军团4师的老基础(112师334团被授平江起义团、红军团之源),抗战时编入八路军115师,参加平型关之战。后转战山东,发展为山东军区1师。进入东北后,两次四平作战,1师均为主力。师长原为梁兴初、政委梁必业。改为112师后首任师长为江拥辉、政委黄玉昆。该师历史长、战斗经验丰富,有红军时期的作风与传统,英勇顽强,执行命令坚决,士气旺盛,防御、进攻、野战、攻坚均备,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开国少将、112师首任师长江拥辉


开国少将、112师首任政委黄玉昆

113师(2师):可追溯至红25军部队,为红15军团75师一部(113师338团为红军团之源),抗战时编入八路军115师,参加平型关之战。抗战后期发展为山东军区2师。1945年11月进入东北,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1946年改称东北民主联军2师。罗华生调松江军区后,贺东生任师长。改为113师后首任师长贺东生、政委王树君。在东北作战中该师有朝气、执行命令坚决、作风顽强,有突击力,攻坚突破有经验,善于野战进攻,为东北之头等主力师。

开国少将、113师首任师长贺东生


开国大校、113师首任政委王树君与夫人

第112、113师是以八路军115师为基础发展而来,有红军传承、特别是112师有红一方面军的基因,第112、113师是最能代表体现38军军魂和军史的两个师。

114师(3师):1942年原东北军新编111师在中共地下党员、师长万毅带领下于山东起义,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1945年最先进入东北,扩建为东北民主联军7纵19旅。四平保卫战伤亡很大,经补充后,1946年与20旅一起划归一纵,编为3师,师长彭景文,政委刘贤权。改114师后。首任师长刘贤权,政委方国安。

开国少将、114师首任师长刘贤权


开国少将、114师首任政委方国安


151师(辽北独立10师转改):151师加入38军历史很短。1948年11月加入、1950年初划归广西军区建制。151师首任师长赵东寰、政委(缺)。

开国少将、151师首任师长赵东寰

本文由今日头条号工农兵学商老陈概括整理,谢谢关注。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军事科学出版社及其它公开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首任   平型关   平江   天佑   政委   少将   师长   山东   军区   起源   军团   摘要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