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顼与陈叔宝父子㈠

陈顼(530年8月14日—582年2月17日)

新皇帝登基,照例要颁发一道昭示天下的“诏书”,说明自己“奉天承运”,不得不勉为其难而登上宝座的缘由。当年武帝陈霸先的诏书中说:

“梁帝高谢万邦,授以大宝,霸先自惟菲薄,让德不嗣,至于再三,辞弗获许。佥以百姓须主,万机难旷,皇灵眷命,非可谦拒。”(《陈书·武帝纪下》)

听到了么,梁朝皇帝主动把帝位禅让给我,我陈霸先可是自知德薄,一再谦让的呀,只是由于“辞弗获许”,再考虑到老百姓也确实需要一个君主,皇帝的宝座既不能空缺,莽莽皇天又眷顾于我,实在不能再谦让、再拒绝了,我才不得已而接受的呀!

而宣帝陈顼的登基诏书就更精彩了:

“自元储绍国,正位君临,无道非几,伫闻刑措。岂图王室不造,频谋乱阶,天步艰难,将倾宝历。仰惟嘉命,爰集朕躬。我心贞确,坚誓苍昊,而群辟启请,相喧渭桥,文母尊严,悬心长乐,对扬玺绂,非止殷汤之三辞,履涉春冬,何但代王之五让。今便肃奉天策,钦承介圭……当与黔黎,普同斯庆。”(《陈书·宣帝纪》)

这段话的大意是:自从那个皇太子陈伯宗即位,正式君临天下,常有无道之举,刑法也废弃不用。难道这是皇室不兴旺、动乱频频出现、社稷将要倾覆的征兆吗?彼时彼刻,天命已经汇集于朕的身上了。虽然如此,我的心仍然坚贞不移,并向苍天发誓,决无觊觎皇位的二心!可是群臣坚决请朕登基,至尊至贵的太皇太后也严厉地发出命令。面对着皇帝的玉玺与皇袍,我何止像殷朝的汤王那样三次推辞,历经冬春;何止似西汉的文帝那样五次逊让。如今只得承奉天命,恭接玉玺……自当与天下百姓,共享福祉。大概是上行下效吧,善于做表面文章也堪称一种“国粹”了:宣帝陈顼,明明是毫不客气地从侄儿陈伯宗手中夺得了皇权,却偏要说是迫于天命、拗不过群臣拥戴、不敢不遵奉皇太后懿旨,最终是为拯救江山社稷,我陈顼在超过了商汤王与汉文帝的“三辞”与“五让”之后,才不得不登上皇帝之位的。

陈顼从太建元年(公元569年)正月初四日40岁时登基,到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初十日53岁时病逝,在位恰好13年,是陈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他曾乘北齐后主荒淫不理政事之机,命大将吴明彻率师北伐,败齐军于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收复淮南失地。可是,由于陈顼仅图苟安江表,没有乘胜大举北进,以致坐失灭齐良机。后来,北周灭掉北齐,陈顼又派吴明彻夺取兖、徐二州。可是时过境迁,他面对的已是强大的北周王朝,陈军不久就被北周击败,不但吴明彻成了周人的俘虏,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也尽数落入北周的版图。《陈书》说他功德比不上文帝,智谋比不上武帝,确实,在他统治的时期,陈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陈顼更没料到的是,一场血淋淋的宫廷政变,竟在自己“驾崩”的第二天就发生了。

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文帝陈顼的家庭情况:陈顼先娶了钱家的女儿为妻。侯景之乱时,梁武帝的女婿、长城公主的丈夫柳偃病逝——长城公主估计在这之前已经死了,长城公主的女儿柳敬言则逃到了江陵。梁元帝萧纲很喜爱这个外甥女,将她嫁给了陈霸先的侄儿陈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奉天   北周   北齐   诏书   玉玺   无道   群臣   侄儿   长城   父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