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人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为他修庙纪念,名字人尽皆知

引兰山之骁骑,驱易水之壮士,跨蹑燕齐,牢笼赵魏,好通戎夷,声振华夏。——房彦藻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反对隋朝的统治,而后兴兵长安割据自立,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开始了大唐帝国的传奇。


唐朝称帝后天下并没有太平,李密、王世充等人割据自立,唐朝争霸天下的战争才刚开始。

靠着李世民及其麾下的天策大将,经过多年的时间最终平定各路政权,大唐才算是真正一统天下,李渊的皇位才算是名副其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人若是没有犯下错误,李渊这个皇帝很难坐稳,亦或者说他当皇帝的资格都有点危险,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窦建德。

为何会这么说呢?窦建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河北的农民英雄

窦建德是河北故城县人,他年轻的时候与陈胜很相似,有着远大的理想且仗义疏财。

不过,相比于陈胜的“鸿鹄之志心眼小”,窦建德属于那种志大才大心胸大的人。

隋朝末年,隋炀帝的暴虐统治使得天下“苦隋久矣”,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窦建德加入了孙安祖起义反对隋朝。

两人从一千多人的队伍,一直发展到了十多万军队,这其中单单是能力两个字可以带过的。

当时,窦建德与刘邦很相似,知道招揽人心、懂得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河北境内有许多的盗匪、义军欺负百姓,有时候甚至抢夺百姓的家财,窦建德却丝毫不扰民以至于百姓归心。

窦建德每一次攻陷城镇所获得的财货基本自己都不要,全部分给麾下的将领和城池中的老百姓。

行军途中,他与士卒享受一样的待遇,不吃肉日常吃的只是蔬菜,真正做到了与士兵同甘共苦。

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



或许很多人觉得窦建德这是在作秀,然而即使是作秀也做的很全面,他的妻子穿的是粗布衣衫,标准连普通将领的层次都达不到,小妾、侍女加在一起也仅仅几人而已。

窦建德是没有能力获得这些吗?答案是否定的,单单聊城一战他就曾得到上千名宫女,每一次都是容貌姿色俱佳,可是最后却被其遣散回家。

除此之外,战争胜利后他会俘虏许多隋朝的官员和军队,对于这些人窦建德也非常大度,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即使去地方阵营也会发给中途所用盘缠。

窦建德为何会这么做呢?



原因就是河北是他的家乡,他不想让自己的家乡遭受战火的荼毒。

秉承着这样一种信念,整个河北的军民皆被其人格魅力所折服,可以说窦建德在河北的威望天下无人能及。

无淫凶于己,故兵所加而胜。

既然窦建德在河北很得民心、威望甚高,麾下还有十多万的军队,那么他在隋末争霸的战争中为何又会输呢?主要就是因为走了一招“臭棋”。



一失足成千古恨

其实窦建德在河北、山东等地起义后,十多年的时间早已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在河北的民心更是旗帜不倒的根基所在,若是割据河北而自立李渊根本就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可惜的是,他虽然在反隋起义中立下大功,但却在军阀争霸的时候因缺少远见而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这个错误便是为了小人王世充放弃河北的天时地利人和,率领十万大军和李世民决战。

直至今天,世人对李世民、窦建德那一场战争的争论依然不休,有的人认为窦建德失去了击溃李渊的大好机会,也有的人认为他的失败是天注定的。



咱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局势。

李世民带领数十万大军进攻洛阳,窦建德则从河北携十万大军而来,此时他有两个选择。

一个就是去洛阳解救王世充的危机,还有一个就是放弃洛阳直逼长安,迫使李世民回师救援,窦建德就可以以逸待劳、围魏救赵。

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居守......

很显然窦建德选了第一个战略方针,结果在虎牢关与李世民打得你死我活,虎牢关是洛阳一带最险要的关隘易守难攻,直至李世民打下洛阳他都没有攻破。



李世民携大胜之威反击窦建德的大军,士气低迷的情况下窦建德兵败垂成,最后被押送到长安砍了脑袋,隋唐年间一代枭雄就这样身死道消了。

许多人觉得窦建德应该采纳第二个方针,这样就能变主动为被动,其实这样的说法也不实际。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李渊不可能没有大军驻守,若是短期内拿不下窦建德更被动。

两人初次相见时两人还有一番对话,李世民的意思就是我打王世充碍着你什么事了,窦建德的回答也非常简单:

“你打完他,恐怕我的死期也不远了。”



从这样一番对话来看,窦建德知道自己的整体力量不如李世民,与王世充合则生、分则死,所以才会选择夹击李世民。

可惜的是,王世充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若是有窦建德一般的豪情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攻破。

王世充投降后,使得窦建德不仅要面对李唐的军事力量,还要面对已经投靠李唐的王世充军,二打一尚且有不足更何况是以一打二,注定了窦建德的失败。

可惜了,一代枭雄

窦建德作为一个农民义军的首领,除了战略眼光不足之外,他身上的缺点比其它农民义军首领都少,尤其是宽广的胸怀、豪迈的个人的魅力让对手都为之折服。



唐初就有一个唐朝的官员,因感慨窦建德被押送长安后杀死,不过个人安危给他写了一块碑文,足见窦建德有多么得人心,内容是这么说的:

“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

假如说窦建德没有去支援王世充,而是在李世民攻打洛阳的时候离间李渊和幽州的联系,进而实现河北与幽州的合作,那么李渊这个皇帝做的定然不会安稳。

即使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反过来打窦建德,以后者在河北的名望与实力,再加上又是本土作战,李世民能不能安稳走出河北都是一个问题。



得民心者的天下,唐朝阵营对窦建德都那么归心,更何况是河北的当地人呢!回看窦建德死后的场景,河北诸多的老百姓皆为其立墓哀悼,父老群祭、历久不衰。

自建德亡......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及人者存也。

刘黑闼是窦建德的旧部,窦建德死后他召集原班人马反对唐朝,双方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此战李世民面对的仅仅只是窦建德残部,可军事伤亡比攻打王世充的时候还要大,天策府诸多的大将皆死于此战中。



若非刘黑闼的名望不足,粮草难以为继,而李世民又坚守不出,谁胜谁败还未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若是窦建德不死李渊根本没有资格称帝,这句话丝毫不夸张。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旧唐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隋朝   洛阳   长安   麾下   河北   民心   自立   唐朝   大军   名字   资格   百姓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