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下的思想开化,清代婚姻制度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封建社会之中,家庭就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婚姻则是组成家庭的重要条件。清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婚姻制度自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宫廷女性

清朝的婚姻制度,实际上本质也是在此前各个王朝基础上累积形成的。这种情况下,自然在很多方面还保留着前朝的特点。

比方说主流思想依旧是儒家思想,那么在清朝的婚姻制度中,肯定遵循儒家宗法血缘的一系列原则

清朝的婚姻类型相当丰富,各种形式下的婚姻都是存在的。同时,清朝的婚姻制度所呈现的特点,也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清朝时期婚姻思想观念的演变,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延续前朝——在此前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封建社会大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这种情况下,家族之中相当注重宗法血缘关系

毕竟只有在这种制度之下,才能够维护王朝的统治。早在氏族社会的末期,就已经呈现出父系社会的传统习惯了。

注重宗法血缘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辅助性的理念三纲五常。在这种思想基础上,清朝的婚姻制度逐渐地确立了起来。

这一时期的婚姻,几乎没有什么自主性,大部分的决定权,都掌握在父母的手中。

自封建社会建立之后,就相当的注重礼制。因此在结婚之后,女子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封建礼制,像三纲五常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其实众所周知,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的,但是在入关之后,满族人逐渐受到了汉族礼制的影响。甚至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法律和礼制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

农耕社会

清朝的统治者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大肆的推崇儒家学说。

在儒家学说之中注重尊卑有别,男女有别,根据不同的身份,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自然也会有区别。

不光是宫廷之中存在着身份上的等级差,即便是在百姓之中,也依旧存在着这种拆差别。甚至,共处一个家庭之中的夫妻,都体现出了不平等

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相当低。即便是丈夫死后依旧不允许改嫁,要一辈子为丈夫守节。同时,清朝时的婚姻形式,也发生了许多的改变。

童养媳,赘婚在这一时期都逐渐的出现了。这其中许多婚姻形式都是官府所认可的,当然也有不少是被禁止后依旧存在的。

二、形式多样——清朝婚姻形式相当丰富

在封建社会之中,最常见的、且被官方认可的婚姻形式就是聘娶婚。这一婚姻形式不光是在清朝,在此前的各个王朝之中,都是普遍适用的一种婚姻形式。

清朝成婚

这一形式下的婚姻,必须要遵循固定的流程制度。一般来说得需要男女双方父母的商定,然后还得有媒人作为中介,包括成婚都有一个固定的流程,这在当时被称作是“六礼”。

《礼记》之中记载:

“婚姻合法需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

如果说聘娶婚是最为常见的婚姻形式的话,那么下面所说的这几种形式,就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了。

《礼记》

像抢夺婚在当时也是常见的一种,这种婚姻形式不像是聘娶婚那样,得遵循一系列的流程,相对来说要简化很多,没有那么的正式。即便是父母不同意,没有媒人做中介,男女双方依旧可以成婚。

抢夺婚的话,大都出现在一些偏远的地区。这一传统也是来源于古代的战争,毕竟战争时期就会出现抢夺妇女的情况。

这种婚姻形式对于社会稳定来说,相当的不利。因此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清朝中期开始,就在法律之中明令禁止这一婚姻形式。

练兵场

抢夺婚分为多种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法律之中也进行了不同的法律惩罚规定。如果是想要抢夺钱财,顺道将人也给抢走的话,这种情况就会被判处死期缓刑

如果说只是进行了抢夺,但是并没有进行奸淫的话,判决相对会轻许多。

等发展到了晚清时期,社会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西方的一些思想逐渐地传入了我国,这些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时的婚姻制度

男女双方都开始追求婚姻自由,父母基本上很少会干涉子女的婚姻大事。

这种自由的婚姻形式最早出现在知识家庭之中,并且这一时期的清朝统治者也承认这种自由婚姻的形式,甚至将这一婚姻形式纳入了法律之中。

大清律集解附例》之中记载:

“若幼或仕宦,或买卖在外,其祖父母,父母及叔伯父母,姑兄为定婚,而卑幼自聘妻,已成者,仍旧为婚,未成婚者,从遵长所定,违者,杖八十”。

清朝留学生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几类婚姻形式以外,清朝时期还有一种婚姻形式,就是童养媳

童养媳最早出现在宋朝,因为农耕经济之下,劳动力是相当重要的发展资源。所以,在这一时期政府就提倡早婚早育的。

童养媳一般在刚出生时,就会被婆家抱回去抚养,等到了成年之后再和男子成婚。不过童养媳在婆家的身份地位并不高,不能跟正式聘娶的妻子相比,毕竟婆家需要将其从小抚养到大。

从这一角度上看,在清朝的各种婚姻制度中,这种童养媳制度算是相当残忍的一种制度了。

其实从具体的制度来看,清朝的婚姻制度对于王朝发展,乃至后世各种制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毕竟婚姻在哪一时期都存在的。

这些影响之中既有好的,自然也有不利的影响,这些不足之处也是后世需要去避免克服的

清朝宫廷

三、意义深远——既有利处亦存在不足

清朝从后期开始,西方的各种思想就开始逐步的传入到了我国。其中还渗透着不少的进步观念,这些进步的观念逐渐的影响到了婚姻制度,因此就推动了清朝婚姻制度的发展。

清朝同样是封建王朝,既然是封建王朝,那么自然皇权就是最大的。因此,秦朝婚姻制度之中才会出现所谓的三纲五常。

随着王朝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西方思想传入之后,清朝原先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也在发生松动。

原先用来束缚婚姻的伦理纲常,渐渐地不再那么坚固了,人们也更加的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成婚仪式

清朝后期在法律之中明确了一夫一妻制,甚至许多官宦世家都不再出现纳妾的现象了,甚至如果丈夫存在婚外性行为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按照法律规定去进行严肃的处理

但实际上现实的情况却是,虽然说法律之中对于一夫一妻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并没有在法律之中明确规定,违反这一规定如何去处理。因此,纳妾的风尚并没有根本上被制止住。

清朝的婚姻制度中就可以看出,明显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法律之中规定的,跟社会上所流行的具体情况完全是脱节的。这样一来法律就失去了他的规范作用,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三妻四妾

像清朝的法律之中明确规定——禁止同姓之间结婚。这一制度,不管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还,是后世来说都是意义非凡。

毕竟这样一来,能够避免发生一些有违伦理道德的事情,这种禁婚制度对于现世来说影响同样是相当大。

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社会上同姓近亲结婚的情况相当普遍。即便是法律之中明确进行了规定,依旧是履禁不止,完全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可操作性并不高。

出巡

在西方思想传入我国之后,清政府并不是完全的坐以待毙,尤其是在发生了各种民间起义之后,统治者开始反省现行的统治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婚姻制度也是反省的其中一个。

为了能够壮大王朝,清朝统治者开始派遣学生去到海外进行学习,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和制度。

这些出国的留学生回来之后,将国外的婚姻思想也带回来了,毕竟西方的婚姻可以说是高度自由的,清朝百姓的思想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不过统治阶级还是固守己见,并没有对传统的婚姻制度进行改革,这也使得整个清王朝开始逐渐的崩塌。

外国使者

结语

从清朝的婚姻制度上来看,在某些程度是与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法律要求有一定的联系的,但又不是完全的相同。

尤其是清朝时的相关制度还与此前的一些主流思想有承继的关系,因此存在着封建性,刻板性是肯定的,同时因为当时传入了不少的新兴思想,所以说到了后期婚姻思想逐渐开化

不管如何,清朝的婚姻思想和婚姻制度对于后世来说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其中涉及到的许多思想和措施都具有着现代性,打开了平等自由的新兴思想在我国的发展之路。

皇帝

参考文献

《大清律集解附例》
《礼记》

《清史稿》

《太监谈往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婚姻   童养媳   思想   礼制   制度   王朝   清代   清朝   封建   时期   形式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