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往事之西北“尕司令”之乱

民国时期,只要说起大西北,懂得历史的朋友,肯定会想起马家军。说起马家军的历史,要从清朝左宗棠平定陕甘之乱说起,当时左宗棠平定西北地区之后,有很多的叛军将领选择归顺了清朝。

这些将领归顺清朝以后,就被清政府安置在当地,帮清政府维护统治,就这样马家军的势力开始形成,统治着西北地区。

虽然马家军是西北地区的地头蛇,但是西北地区毕竟贫穷,养不起很多部队。再加上马家军内部不和,分为几股势力,分别是“青马”、“宁马”、“甘马”。虽然他们内部之间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小矛盾还是不断,所以马家军不是铁桶一块。

民国成立以后,马家军的军阀们投靠了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的掌权人也不信任他们,派自己的心腹到西北地区当各部门的一把手。在这段时间内,西北地区虽然偶尔有一些小的暴乱,但是影响不大。

可是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后,段祺瑞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的时候,西北地区爆发了自清朝陕甘之乱之后,最大的动乱。“尕司令”马仲英对抗冯玉祥的国民军,这场动乱,给西北地区带来了很多的危害,死了非常多的人,历史称为“河州事变”。


1925年,冯玉祥任命刘郁芬为甘肃军务督办,冯玉祥在前线和张作霖、吴佩孚作战,把甘肃当做自己的后方基地,在甘肃大规模征兵,和征收军粮。甘肃本来就是贫穷地区,加上冯玉祥这一闹腾,更加荒凉了。

虽然马家军的军阀很不满冯玉祥,可是就算马家军的所有人联手,也不是冯玉祥的对手,所以只有忍气吞声过日子。

河州是马家军的发源地,也是他们的老家。刘郁芬派自己的结拜兄弟赵席聘当了河州镇守使,赵席聘为了在冯玉祥面前表现,就加大力度搜刮河州人民的财富,给冯玉祥在前线打仗用。只要当地百姓反抗一下,赵席聘就派兵镇压。

赵席聘不光在河州征兵、征粮,还不尊重当地的民族习俗,抓捕了当地的宗教人士。这让“青马”首领马麒非常不满,他在家族聚会的时候说,现在我们被冯玉祥的部队压榨,要是我们马家哪个尕娃可以站出来就好。

也许当时马麒只是说的一句牢骚话,可是有一个17岁的少年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他就是马仲英。这个马仲英是马麒的一个同族侄子,马仲英的父亲在马麒手下当营长。听了马麒的话以后,马仲英跑到马麒那里,要马仲给他人和枪,他要去打冯玉祥的国民军。

马麒看到马仲英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就一巴掌拍在马仲英身上,要他滚。可是这个马仲英根本不是开玩笑,他是真的想带兵反抗国民军,被马麒赶走以后,马仲英没有死心。

后来马仲英的父亲,到国民军那里交涉一些事情,被国民军杀死了。马仲英本来就痛恨冯玉祥的国民军,再加上现在父亲被国民军杀死,这时候马仲英彻底下决心,要和国民军对抗到底。

1928年5月2日,马仲英带上姐夫马虎山,还有几个马氏家族的人,一共七人来到了循化县政府。劫持了县长,把监狱的犯人放出来,然后袭击了国民军的征兵处,杀死了十三名士兵,抢到了一些军火,这时候马仲英有了上百人的队伍。

5月8日,凉州镇守使马廷勷(甘马首领马安良的儿子),派马廷斌带一个团去围剿马仲英,可是到了半路,马廷斌的队伍突然兵变,都参加了马仲英的部队。

马仲英的行动,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很多人加入了马仲英的部队,马仲英把部队取名“黑虎吸冯军”。打出的口号是“不杀回、不杀汉,只杀国民军的办事官员,如果乱杀无辜就要抵罪”,这个口号起了很大作用。因为当时马仲英年纪非常小,还不到二十岁,所以大家都叫他“尕司令”。

1928年5月底,马仲英率领一万人进攻河州,赵席聘兵败,躲在城里不出来,等待刘郁芬的增援。马麒这时候也派了三个营的部队,故意假装哗变,加入了马仲英的部队。马仲英起兵时候的军火,都是马麒和马廷勷支援的。

刘郁芬看到河州被围,立马派了一个师支援河州,打败了马仲英,马仲英带着部队退守到西乡。河州解围以后,赵席聘被调走,让陈毓耀当了河州镇守使,希望可以安抚河州百姓。

6月底,马廷勷的弟弟马廷贤带人加入马仲英的部队,两个人组成联军,一起对抗国民军。这时候马仲英的部队有几万人,对河州发起第二次进攻。河州城的国民军伤亡惨重,刘郁芬的参谋长俞嘉培重伤,旅长赵重华被击毙。

在交战中,也有不少平民百姓被误杀。刘郁芬最后调集了三个师的部队,才打败了马仲英,解围河州。

8月,马仲英召集三万人第三次进攻河州,刘郁芬召集三个师一个旅,经过一番血战,打退了马仲英。

10月,马仲英攻陷了河州周围的几个县,刘郁芬联合孙连仲一共六万人进攻马仲英。很快攻陷了马仲英的基地韩家集,马仲英伤亡很大,退出了韩家集。这时候马廷勷也因为对抗国民军,被赶出了凉州,带着马廷贤一起跑到青海去了。

在马仲英和国民军交战的时候,冯玉祥也想收编马仲英,可是马仲英只想有自己独立的部队,拒绝冯玉祥的收编。


马仲英刚开始起事的时候,喊出的口号是为了避免名族矛盾,可是后来因为战争的残酷,加上部队壮大,内部鱼目混杂。导致后来马仲英部队,经常会出现滥杀无辜的情况,河州当地死了很多人,是当时西北的一场浩劫。

1928年12月,马仲英攻破武山、甘谷等地,准备攻天水的时候,被国民军吉鸿昌的部队打败,跑到臧区去了。这时候马廷贤在卓尼,遭到了当地土司的进攻,马廷贤找马仲英求救,马仲英率兵杀到卓尼。

马仲英部队在卓尼烧杀抢虐,还毁坏了当地的寺院,然后马仲英部队一路洗劫,到了西宁附近。在湟源地区祸害一番以后,去了河西走廊,在永昌遭到当地百姓的反击,马仲英对永昌进行屠杀。

1929年3月,马仲英又在祸害民勤,吉鸿昌的部队赶到了民勤,打败了马仲英的部队。4月,马仲英部队跑到了宁夏,接受了当地贵族的支持,准备进攻宁夏地区。

马仲英首先攻陷了宁朔,4月30日,占领宁夏城,宁夏省主席门致中逃跑。5月6日,吉鸿昌联合吴鹏举一起打败了马仲英收复宁夏城,马仲英退往黄渠桥。

马仲英虽然经常战败,但是冯玉祥就是不能彻底消灭他,这时候马仲英对冯玉祥改变了态度,称冯玉祥为司令。吉鸿昌也不想再因为马仲英而打仗,就提出意见让冯玉祥收编马仲英。冯玉祥想把马仲英安排在宁夏,让门致中管政治,马仲英负责管军。门致中知道马仲英是条狼,如果在自己身边,迟早吃了自己,就不同意这个方案。

1929年5月,蒋介石因为和冯玉祥交恶,准备收编马仲英,让马仲英从后面偷袭冯玉祥的部队。马仲英和马廷勷的参谋长马培清,一起率兵八千进攻宁夏城,可是失败了。

12月,马仲英准备带着手下两千部队投奔马鸿逵(宁马首领马福祥的儿子),可是没有多久部队哗变,马仲英一个人去了北平。

1930年3月,蒋介石任命马仲英为旅长,归马廷勷指挥,可是马仲英不服马廷勷。马仲英在后套地区,集合了三千人马。

1930年夏天,马仲英来到南京,蒋介石安排他进入中央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又到马鸿逵的部队当参谋。

1930年7月,马仲英来到宁夏,被宁夏省主席马鸿宾(马福祥侄子),任命为教导大队长。马仲英来到张掖召集自己的旧部,12月,马仲英自任为甘、宁地区警备司令,管理十一个县。

马仲英的在河西扩张,严重威胁到马步芳(马麒儿子),1931年4月,马步芳偷袭马仲英,占领了张掖,马仲英逃跑。

后来马仲英跑到新疆,和盛世才夺新疆,后来盛世才靠着苏联人的支持,打败了马仲英。

1934年7月,马仲英去苏联学习,把部队交给姐夫马虎山。1937年,马虎山的部队被剿灭。

马仲英去了苏联以后没有了消息,传言是盛世才勾结苏联人杀死了马仲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民勤   西北地区   国民军   卓尼   苏联   宁夏   甘肃   清朝   司令   民国   部队   这时候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