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美国海军饮食漫谈(二)


永远的咸肉和硬饼干

在整个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海军每天的主食依然毫无变化,仍旧是硬饼干和咸猪肉或咸牛肉担当主角。这些食品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硬度和韧性都很感人,极其考验人类的咬合力!对于需要以此为食的水手们来说完全是个噩梦,也只有牙医才会对这些食物感恩戴德。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那个年代的食品保鲜和储存技术还并不发达,考虑到英国皇家海军的前辈们已经啃着这些东西称霸海洋数百年,美国海军给自家的水手供应这些口粮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硬饼干

硬饼干是船上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人类食用硬饼干的历史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由于烤制之后缺乏水分,硬饼干可以久藏不坏,如果存储得当,放个一百多年也是小意思,所以一直是航海的人们必备的口粮。也可以这么说,硬饼干其实是人们捣鼓出来的一种更有效地运输和储备面粉的方式。

显然,木桶里的硬饼干比木桶里的面粉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当时的水手们通常将硬饼干称为“船饼干”、“海饼干”或者是“海面包”,当然还有更动听的名字——“铁皮饼干”。硬饼干这个词儿其实是在美国内战期间才开始流行,而此前的一些供货合同也直接称其为饼干或者是面包。制作硬饼干的原料十分简单,通常只有小麦面粉、水和盐,很多情况下连盐也可以完全省略。硬饼干在烤制前无需发酵,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种烤熟的死面饼子。烤好之后的硬饼干称不上什么美食,不过热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还不错,还含有一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当时有许多医生对硬饼干推崇备至,认定这种原始朴素的食品有益身心健康,一言不合就让人去啃点儿硬饼干消灾治病。

硬饼干制作起来毫无技术含量,成本也十分低廉,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不少地方的面包师都曾经从海军那里接过订单。居住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的面包师斯蒂芬·哈里斯就是其中之一,他拥有三个烘培用的砖炉,每天能将21桶面粉制作成饼干。1818年,居住在华盛顿的面包师威廉·麦肯尼也幸运地接到过一笔来自海军的大买卖,合同要求他向海军交付2000桶硬饼干,共计160000磅,按照数量来算,他总共要交付给海军640000块硬饼干,这笔生意显然很有搞头。

硬饼干生产起来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根据美国海军部在1816年的估算,装备有44门火炮的战舰每年至少需要消耗硬饼干143550磅。生产一磅硬饼干的成本仅为0.06美元,能够为水手们提供1727卡路里的热量,称得上是价廉物美,用来填饱肚子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硬饼干一直是欧美各国军队不可或缺的一种主食,关于硬饼干的各种回忆和故事也随着老兵们的大嘴巴广为流传,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还据此编造了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谣言。大多数谣言出自美国内陆地区的民间历史发明家,比较著名的一个谣言声称制作硬饼干用的是发霉的骨粉和豌豆面。虽然这种谣言根本不值一驳,但却一直在美国民间长盛不衰。

其实作为海军最基本的口粮,硬饼干的品质还是很有保证,海军与面包师威廉·麦肯尼签订的“海军面包合同”中明确规定,“面包里除了小麦面粉之外,不得含有黑麦面粉或者其他杂质,烤好后必须保持彻底干燥,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予以妥善保管”。研究人员曾经对遗留至今的一些饼干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也证实当年的硬饼干质量都还不坏,的确是用全麦面粉来制作的。

为了确保硬饼干内部的水分能够在烤制过程中迅速蒸发,面包师在制作时会在硬饼干外面打上许多小孔。根据当年遗留的一些样品来看,船上常见的硬饼干大部分都是圆形,重量约为4盎司,厚度基本上在0.5英寸左右,直径保持在4.75到5.75英寸之间,大小和水手们的拳头差不多。

1854年出炉的硬饼干,美国海军宪法号博物馆的藏品

硬饼干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食物,在干燥的环境下,失去了水分的硬饼干几乎可以无限期地保存下去,甚至连外观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渴望青春永驻的女人应该会很羡慕这种超长的待机寿命吧。在欧美各国的博物馆里,经常能见到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出炉的硬饼干,有些甚至跟刚出炉的差不多。异乎寻常的保存期限既是优点,也让许多士兵们深受其害。1898年的美西战争期间,就有倒霉的美军士兵吃到过比自家老爹岁数还大的硬饼干,产自三十多年前美国内战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品味历史。

一块两百多年前出炉的硬饼干,现存于英国伦敦海洋博物馆

不过,在船上这种潮湿的环境中,再结实的木桶也保护不了里面的硬饼干,况且美国海军接收到的硬饼干还有不少是用帆布袋子包装的,储存过程中发霉变质都很正常,象鼻虫及其幼虫更是把硬饼干当成了安乐窝,水手们天天都得想办法赶走这些不受欢迎的住客。木桶作为运输储存硬饼干的容器历史悠久,但是绝不能说它是一种非常完美的包装,在1812年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就试图采用密封性更好的箱子来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至少在波士顿港,海军接收的硬饼干仍然是采用木桶或者是麻袋作为外包装

密封不严造成的损失在所难免,这对于水手们还算不了什么,牙齿受到的折磨才让人无法容忍。通常情况下,制作硬饼干需要经过两次烘烤:先烘烤一遍,拿出来晾凉了,翻个面继续回炉再烤一次。觉得不过瘾还可以继续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水分以利于长期储存,更严谨的做法甚至会烘烤四次,这样一来,几乎完全脱去水分的硬饼干简直就是用面粉烧制而成的砖头。当时的人们经常拿硬饼干和燧发枪上用的火石相提并论,“铁皮饼干”这个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除非拥有坚不可摧的牙齿和强悍有力的上下颚,正常人类直接和硬饼干较量完全是自讨苦吃,有人称其为“狗饼干”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只给狗子啃这玩意儿狗子肯定会不乐意。

狗子:给我吃这个?这家不能要了...

水手们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因为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口腔牙龈疾病在水手们中间十分普遍,天天啃这种“铁皮饼干”无异于雪上加霜,他们可不敢直接让牙齿去经受硬饼干的考验。在长期与硬饼干的较量当中,水手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时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用布把硬饼干裹起来,然后用刀柄或者手头能找到的任何硬物来狠砸一通,砸成碎片的硬饼干依然会保持着坚如磐石的本色,只有充分浸泡在液体当中才能让牙齿稍微好受一些。既然需要用到液体,水手们自然是有什么就用什么——汤汁、啤酒、朗姆酒、饮用水,逼不得已的时候只能填进自己嘴里,用自己的口水来对付了。

吃够了硬饼干苦头的水手们也想出了一些新鲜花样来自娱自乐。早餐的时候,有人把烤焦的硬饼干加水煮沸,然后在里面加入一些糖或者糖蜜,美其名曰“苏格兰咖啡”。有些喜欢吃甜食的家伙会做一道名为“碎渣蜜饼”的大餐:把捣碎的硬饼干与牛油、糖蜜混在一起,然后放在平底锅里烤得焦黄,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这种水手们口口相传的所谓大餐卖相可不怎么样,尽管如此,水手们还是认为这应该算得上是一道好菜,由此可见,他们平时真没机会见识过什么像样的饭菜。

水手们要弄出这些花样必须先把硬饼干弄成碎片,为了省些力气,有些的聪明家伙就惦记上了装硬饼干的木桶——既然桶里少不了运输储存过程中留下来的残渣碎屑,那干嘛不好好利用一下呢?

搜罗木桶里残渣碎屑的风气逐渐在水手们中间流行开来,甚至连不少厨子也乐此不疲。一向以关爱水手权利而闻名的“埃塞克斯”号舰长戴维·波特对此大为不满,他那聪明的脑袋认为这种习惯不利于水手们的身体健康,肯定会引起可怕的坏血病。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戴维·波特舰长在1813年下达了最严格的禁令,不允许任何人使用木桶里的饼干残渣来烹制食品。如有违抗,舰长说不定就会把九尾猫请出来伺候了。

不要误会,左边的小姐姐纯属虚构,右边才是真实的场景

除了硬饼干,水手们的主食还有盐腌的咸牛肉或咸猪肉。虽然肉类罐头早在十九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时代就已经问世,但是长期与水手们无缘,装在大木桶里的咸肉依旧像以往那样,默默无闻地陪伴着各国的水手们在海上漂泊。早期的肉类罐头之所以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上还并不成熟,生产过程中食品消毒和罐头密封工艺不过关,封在铁皮罐头里面的肉制品经常会出现腐败变质的情况,更重要的还是价格让人十分的肉疼。没法子,制作肉类罐头的成本确实比较高,一般人只能是望而却步,而一向吝啬刻薄的美国国会对于价格尤其敏感,这种情况直到美国内战时期才有所改观。在此之前,大桶咸肉依然主宰着美国海军的餐桌。

通常情况下,封装在木桶里的咸肉都是浸在盐水里,理论上来说,这样保存的咸肉能在桶里储存很多年。不过,因为整个木桶重达340磅,经常有人为了减轻重量偷偷地把桶里的盐水放掉,在装卸和运输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当一些水兵们满怀欣喜地打开木桶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里面的东西已经臭不可闻了。

当年的咸牛肉可比这难看多了

按照当时的规定,木桶里的牛肉或猪肉净重应为200磅,不过货真价实的牛肉或猪肉并不多,往往都是些脖子、下水、脂肪之类的东西。味道更是让人不敢恭维,唯一的调味品就是盐,偶尔可能会有几片月桂叶子,水手们毫不客气地称桶里的东西是“盐垃圾”或者“盐马”。根据水手们的说法,咸猪肉的味道还算可以,咸牛肉的口感就让人无法容忍了。因为牛肉的肌间脂肪较少,肌肉纤维比猪肉更粗,所以腌透了的咸牛肉又硬又韧,哪怕是经过厨子的汤锅,也得在嘴里反反复复嚼上半天才能咽下去,水手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帝造出来的食物,只可惜是魔鬼来当厨子”!

咸猪肉其实比咸牛肉更受欢迎

烈性酒——水手们的最爱

对于船上的所有人来说,每天的口粮当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烈性酒供应”。美国海军每天都给全体船员供应两次烈性酒,这个传统是从英国皇家海军那里学来的。皇家海军供应烈酒也有自己的规矩,每天的半品脱朗姆酒必须混合一夸脱的水,然后再分两次发给水手们,这是皇家海军18世纪40年代以来形成的传统。掺了水的朗姆酒没了那么大的酒劲儿,也很难再继续保存,这样可以避免水手们把朗姆酒私藏起来一下子喝个酩酊大醉。给朗姆酒掺水的办法最初是英国皇家海军上将爱德华·弗农的杰作,美国海军在重建之后当然照抄不误。对于水手们每天享有半品脱烈性酒供应的权利,在国会于1794年3月27日,1797年7月1日和1801年3月3日颁布的历次海军法案当中都表示认可。

水手们都得谢谢这位皇家海军的爱德华·弗农上将

当时北美大陆消费的朗姆酒需要大量进口,而盛产朗姆酒和酿酒原料糖蜜的西印度群岛又被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控制。这几个国家都和美国有一大堆的新仇旧恨,美国人心里也很清楚,也正因为如此,1801年上台的第二任海军部长罗伯特·史密斯就一直很担心朗姆酒的供应,毕竟美国由于独立以来的不断扩张,已经和这几个国家闹得不可开交,他觉得应该尽量减少这种对外依赖,以此来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

朗姆酒就是水手们的挚爱亲朋


按照罗伯特·史密斯的想法,朗姆酒理想的替代品应该是由美国本土生产,味道还不能太过糟糕,否则水手们都不买账的话也会让部长大人很没有面子;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采购成本不能太高,国会早已经习惯了朗姆酒低廉的价格,账单上就是多出那么一点点也会让国会里的老爷们哭爹喊娘。经过一番严谨细致深入的研究,也只有美国本土酿造的黑麦威士忌基本符合这些要求。在部长大人的极力推动之下,黑麦威士忌,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土烧从1806年开始进入海军的每日配给当中,逐渐取代了以往长期依赖进口的朗姆酒,这对于威士忌供应商来说自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部长大人的一番操作终究是取得了成功,至于他和那些威士忌供应商之间有没有一些大家都懂的交易就不好探究了,不过,谁也没有料到,本土生产的廉价的黑麦威士忌居然在喝惯了朗姆酒的水手们中间大受欢迎,这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吧。

船上的黑麦威士忌通常每天发放两次,吃过午饭以后先发放一半,晚饭后再发放另一半。每次给水手们分配威士忌时,船上的事务长承担着如今的补给军官的职责,他会在助手的协助下认真记录发放情况,每个水手的账目都会记上当天的威士忌配给金额,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年—1815年)时,每天大约是4美分。发放时搞得这么麻烦也是被逼无奈,试图浑水摸鱼多领一份的家伙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被事务长抓到的“朗姆酒耗子”当然会受到严惩,一般是在第二天早上拖到甲板上,然后用鞭子当众狠抽一顿,这种充满血腥的惩罚也可以给无聊的海上生活增添一点儿娱乐气氛!


随着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民间禁酒运动的兴起,这股风气也从陆地逐渐刮到了海上。1831年5月15日,海军部长列维·伍德博利发布命令,允许水兵们放弃自己应得的烈性酒配给,这样可以换取每天六美分的补偿。1842年8月29日批准实施的海军法案当中,国会干脆把烈性酒供应降低到了每天1/4品脱,并且禁止向21岁以下的水手供应烈性酒,当然,也会给予水手们相应的补偿。到了1862年7月14日,国会通过了正式结束供应烈性酒的法案,美国海军在世界上首先了取消烈性酒配给,水手们只能和烈性酒说再见了。

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美国海军   面包师   烈性   木桶   威士忌   美国   面粉   饼干   海军   牛肉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