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巅峰时期到底有多强大

苏联曾是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巅峰时期是1964年至1982年的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这一时期苏联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增长了2.42倍、社会生产总值增长了1.46倍。1965年至1975年期间苏联的工业产值比从65%提高到了80%,同一时期苏联的农业平均产值增长50%。当时苏联有20余种重要产品雄居世界之首,苏联的国家财政收入也达到了美国的98%。苏联将85%以上的工业投资都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军费从1965年的326亿卢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亿卢布。苏联由此一跃成为世界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这一时期苏军总兵力急剧膨胀到365.8万人。当时苏军装备有1398枚洲际弹道导弹、1028枚潜射弹道导弹、50000辆坦克、55000辆装甲战斗车辆、40700门火炮、248艘大型水面舰艇、8479架作战飞机。在古巴导弹事件中赫鲁晓夫曾对肯尼迪做出重大让步,可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主动发起攻势。

苏联海军由近海防御舰队扩建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苏联在华约组织各国、蒙古、越南、古巴、安哥拉等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基地。苏联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中海、红海、南亚和东南亚等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获得了一批机场和港口的使用权。在越南战场上苏联扶植的北越政权给予美国狠狠的教训,战后的越南表现出明显的亲苏倾向。苏联趁机在越南金兰湾部署了自己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

1981年9月4日~11日苏联举行了为期八天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西方-81演习”。苏联出动了十个以上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近卫坦克军超过五十万人参加这次演习。光这次演习动用的坦克就有上万辆之多。这一数字超过了当年人数最多的中国陆军的所有坦克总和,而这还不到苏联坦克总数的四分之一。演习期间苏联累计模拟发动了141次战术核打击,而每次模拟核打击的爆炸当量都超过万吨TNT。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在如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草原上试爆成功。1953年8月12日苏联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氢弹。1956年苏联开始装备第一款真正具备可靠的洲际核轰炸能力的重型轰炸机。1957年10月4日苏联又抢在美国前面成功发射了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同年11月斯普特尼克二号搭载着一条狗发射升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活物送入太空。

1959年1月2日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是全世界第一个成功到达月球附近的航天器。1959年10月4日发射的月神3号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对月球暗面的拍摄。1961年2月12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探索金星的宇宙探测器。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1963年6月16日发射的东方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宇航员送入太空。

1964年和1965年分别发射的上升一号和二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和多人飞行。1966年发射的月球九号是世界上第一颗在月球上成功实现软着陆的探测器。1970年发射的“维纳斯7号”创下了人类首次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成功着陆的记录。1970年9月12日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探测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采集到月球土壤带回地球。1971年5月苏联发射的“火星2号”和“火星3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向火星表面运输人造物体的任务。

尽管美国是率先发明原子弹和氢弹的国家,然而苏联却是全世界第一个成功把氢弹武器化的国家。1961年苏联成功引爆了当量高达5000万吨的“沙皇炸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引爆过的威力最大的爆炸品。“沙皇炸弹”的威力是1945年美军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的3800倍,是投掷在长崎的“胖子”原子弹的2300倍。“沙皇炸弹”的试爆甚至使亚欧大陆移动了差不多一厘米。

1982年某一天美国的侦察飞机在里海发现两个怪物紧贴水面以300公里的时速飞快前进。美国经过仔细调查得知这是苏联的黑科技产品——KM地效飞行器。这种使用八台涡轮发动机的飞行器航程可达7500千米,能够承载850位人员,时速最高可达800千米。这样的飞行器可以在水面、沙漠、雪地等各种环境中快速前进。在战争状态下这种飞行器对运送士兵和战略物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苏联还曾研发过一款名为军用鼹鼠的黑科技产品。这东西可以像《封神榜》里的土行孙一样在地下钻洞、行走。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图160也是出自苏联的手笔。苏联的金唇窃听器被藏在作为礼物的美国国徽中送进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的办公室一待就是八年。苏联的DON-2N 雷达站能锁定、搜寻3000公里范围内的敌方目标。当年美国人从外太空扔下了两个金属球,结果全世界的雷达中只有“DON-2N”发现了它们。

巅峰时期的苏联每年的出口贸易额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到苏联解体前夕已建成的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了175.7万公里。50年代至80年代苏联公路货运量增加了44倍,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了2.24倍,硬化路面增加了3倍。苏联还建设完成了14.74万公里的庞大铁路网并使电气化率达到36.6%。从1965至1980年苏联新建铁路以每年639公里的速度增长。这一时期苏联全国拥有大约70座港口和1565艘商船。

当时的苏联还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3大粮食生产国、世界排名靠前的锯木和原木出产国以及全球捕鱼大国。截至1991年苏联拥有8.2万公里输油管道、20.65万公里天然气管网。可看似如此强大的苏联其实这时已暴露出缺陷:苏联出于同美国争霸的需要始终致力于军工、能源等重工业。与此同时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则长期被忽视。如果苏联真是尽善尽美又怎么会解体呢?

1988年苏联官方曾就市场上粮食和生活日用品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在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经常短缺的占95%;211种食品中经常短缺的有188种。许多家庭主妇必须排好几个小时的队才能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即使是苏联引以为傲的军工科研领域走的也是规模化路线,而在处理精密技术问题上乏善可陈。苏联核潜艇的噪声之大就曾被美国人形容为“它们是开着交响乐音乐会来的”。

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巅峰时期的发展更多得益于当时世界油价的飙升使苏联这个产油大国赚得钵满盆溢。油价飙升带来的虚假繁荣暂时掩盖了苏联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当时的苏联决策层错误地以为改革并不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事实上苏联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矛盾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只是在油价飙升带来的虚假繁荣下被暂时掩盖了。盲目自信乐观的苏联决策层却对这些隐藏的矛盾问题视而不见。

对国内深层问题视而不见的苏联于1979年发动了对阿富汗的战争。苏联的冷战对手美国在越战受挫后就进行了全面的战略收缩,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同苏联争夺全球霸权。恰恰相反美国敏锐意识到苏联全球出击的争霸模式其实是一种透支后期资源的模式,也就是说苏联的整体综合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起那么大的摊子。可苏联通过油价飙升带来的虚假繁荣和无限透支后期发展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资源强行撑起了那么大的摊子。

这就注定了苏联的后期发展将是乏力的。美国适时推出星球大战计划:凭借自己更为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彻底拖垮。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也介入到了阿富汗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为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武器、资金、补给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压低国际油价的方式打击苏联这个产油大国。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伤亡严重、耗资巨大成为了加速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苏联   阿富汗   时期   越南   飞行器   原子弹   美国   月球   巅峰   坦克   强大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