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发兵攻打吕宋却意外身死,如果没有意外,能否帮大明续命?

文章字数4176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他多次想要攻打台湾岛附近的吕宋岛。

然而因为诸多因素的干扰,郑成功的攻打计划始终没有付诸实践,直到郑成功因病身亡,攻打吕宋岛的计划还是没有落实。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曾两次派兵攻打吕宋岛,希望能实现父亲郑成功的遗愿,但遗憾的是,这两次的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郑经之后,便无人再攻打吕宋岛,这件事成为郑氏父子共同的遗憾。

有人对此提出疑问,如果郑成功没有英年早逝,那他有没有打下吕宋岛的实力,从而借此为大明续命?

形势所迫,郑成功必须攻打吕宋岛

首先要清楚郑成功为什么要攻打吕宋岛。导致这个问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当时的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大肆屠杀华侨华商。

在此之前,西班牙殖民者分别在万历三十一年和崇祯十二年有过屠杀的行为,前后两次的人数多达五万多人。

这一时期郑成功还没有收复台湾,这对他来说是一段历史,是有心无力的现实。

等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他便打算以台湾为根据地韬光养晦,然后再次攻打清朝,从而光复明朝。

既然要休养生息,那就必然要和附近的岛屿建立联系,只有这样做,南明军的实力才能更快地增长。

“揆一王尝大出兵攻赤嵌、鲲身,不利。……乃罢兵约降。 ”

然而就在郑成功准备和菲律宾的吕宋岛建立贸易联系的时候,却得知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者竟然大肆屠杀华侨和华商。

郑成功对此十分生气,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轻易动兵,他打算采取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不断安抚在外贸易的华侨和华商,然后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必要的保护。然后郑成功找到一个叫做甲必丹的华侨,他告诉甲必丹,不要再和吕宋岛的西班牙殖民统治者继续贸易,除非他们肯认错道歉并赔偿,否则就老死不相往来。

等到郑成功在台湾稳住根基之后,他派遣天主教神父李科罗到菲律宾,然后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在国书中,郑成功强烈谴责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华侨和华商的罪行,要求他们改邪归正,向南明政权俯首称臣。

出乎意料的是,西班牙殖民者直接无视了郑成功的警告,不仅如此,他们还发起了第三次对华侨华商的屠杀。

这个结果对郑成功来说无疑是最坏的,既然软的外交政策没有效果,那就只好用武力征服的方式来维护中国人的利益了。

之后,郑成功做了三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是将华侨和华商全都收拢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以免战争爆发时波及他们,或者西班牙殖民统治者会用他们当筹码要挟郑成功。

第二手准备是军事上的准备,郑成功开始整顿军队,同时准备战争所必需的物资。

第三手准备是暗中联系不打算撤离菲律宾的华侨,通过他们获取有关西班牙殖民者的战略部署,从而达到里应外合的效果。

其实如果没有这个原因,郑成功攻占吕宋岛的概率也很大。

虽然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但是台湾地方很小,物产也不是很丰富,对于数量庞大的南明政权来说,一个台湾岛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郑成功想要快速强大,那就必须攻占更多的岛屿,从而获得更多的物资以及人口,否则南明政权想要再次北伐就是一个笑话。

在当时,吕宋岛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无论是物产还是人口,又或者是地理环境,吕宋岛都会成为南明政权的目标。

郑成功攻占台湾之后没有立刻攻击吕宋岛,其原因是南明才刚刚经历一场失败,军心不稳,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郑成功的打算是和平贸易,等到实力壮大的时候,再考虑武力攻占。

但事态的发展超出了郑成功的预估,西班牙殖民统治者的嚣张气焰以及惨无人道的做法,让郑成功不得不再次领兵作战。

后院起火,郑经的丑事东窗事发

一切准备就绪,郑成功决议率军讨伐吕宋岛。可就在出发前不久,一个突发事件让郑成功放弃了攻打吕宋岛的计划。

这个突发事件和他的儿子郑经有关,在出兵前,郑成功得知他的儿子郑经竟然在厦门和奶妈陈氏通奸。

奇耻大辱,这对郑成功来说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这个事件的严重程度要远在讨伐吕宋岛的西班牙殖民统治者之上。

后院起火,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很严重的问题,后方不稳,前方的仗就不好打。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前车之鉴,大明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吴三桂的爱妾被后方的上级强占,所以吴三桂才放弃为大明卖命,然后将清军引入关内。

不仅大明没了,李自成也没了。

郑成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也知道这不仅仅是家风不正的问题,作为统帅军队的主帅,品德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主帅的品德不端,是没有办法让手下的士兵为他卖命的。

所以郑成功放弃了攻打吕宋的打算,他要先解决这个令他愤怒不已的问题。

虽然郑经是郑成功的亲生儿子,但在这个问题上,郑成功一点也没心软。他找到下属郑泰,并命令他率领军队攻打郑经,而且要让郑泰杀了郑经。

原本用来攻打吕宋的军队,现在对准了自己的儿子,郑成功的内心除了愤怒,还有痛苦。

郑泰听到郑成功的命令后,心里也明白郑成功这么做的原因,但是郑泰认为这么做是不妥的。郑经确实做错了事情,但也罪不至死,所以并没有按照郑成功说的那样做,而是选择了抗命。

部下抗命,儿子郑经犯错,刚刚经历失败的郑成功百感交集,一瞬间,他的心老了十年,胸中的豪情壮志也消失不见。

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郑成功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后又感染了疟疾,最终因病不治身亡,年仅三十九岁。

民族英雄英年早逝,实在是一大遗憾。

扑朔迷离,郑成功之死成为疑案

关于郑成功的死,历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郑成功之死确实和历史中记载的一样,是因为身患疟疾不治身亡。

而有的学者认为郑成功的死很是蹊跷,据历史记载,郑成功在去世前不久,即使身患疟疾,但是还能看书喝酒,有时候还会登台观景。

这样的身体状况,很难让人认定郑成功是因病而死,所以这一派的学者认为郑成功是被人毒害而死,但是凶手是什么人,历史并没有定论。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郑成功在内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因为在收复台湾之后,发生了将士们水土不服的情况,很多人因此被折磨得痛不欲生,他们提出了离开台湾的请求。

可是此时郑成功除了台湾无处可去,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安抚将士,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水土不服这个情况不解决,南明政权就会再一次遭到重创,为了这件事,郑成功每天忧心忡忡。

与此同时,清王朝换了一位新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继位以后,和鳌拜一起采纳了黄梧的建议,然后将郑成功的父亲以及其他亲人全部处死,挖了郑氏一族的祖坟,切断了和台湾的来源,最后派兵驻守边界,想要将南明政权困死在台湾岛。

这些都可以视作外患,再加上吕宋岛发生的事情,可以说外患到达了郑成功所能接受的极限。就在他压力巨大的时候,郑成功的儿子郑经通奸的丑闻竟然东窗事发,这样的内忧外患,对郑成功而言是巨大的打击。

多年为南明政权征战,他多次负伤,身体其实也不是很好,内心的打击外加病痛的折磨,是很有可能直接摧毁一个正值壮年的人的。

当然对于是谁下毒一事,历史学者的猜测有很多,比如庸医开错了药导致郑成功身死。还有学者认为是前都督洪秉诚在药里下毒,然后毒死了郑成功,甚至还有人猜测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下的手。

““顿足抚膺,大呼而殂。”

但是无论哪一种猜测,都无法挽回英年早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的早逝是很多人的遗憾,也是光复明朝的事业的遗憾。

历史事实证明,失去了郑成功,南明政权就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柱。郑成功去世后,南明在灭亡之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被清朝所灭。

必然胜利,西方殖民者无心鏖战

那么,如果郑成功没有英年早逝,他有没有可能打下吕宋岛,进而光复大明?

既然要打吕宋岛,就得了解吕宋岛上的敌人是谁,具体实力怎么样。当时的吕宋岛是西班牙殖民统治者的殖民地,他们的实力可以用同时期的荷兰人作参照。

中国真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没有赶上世界的潮流,而这个潮流,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十八世纪60年代,也就是1760年左右,而郑成功逝世的时间是1662年,距离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还有将近一百年。

这个信息可以告诉我们,此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其实和西方国家差不了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可能走在西方国家的前面。

即使是真的落后于西方国家,那也不会差的很多。毕竟像英国那样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在郑成功去世两百年左右才敢侵略中国的。

清朝才刚刚建立不久,论军事实力,清朝其实是不弱的。能和清朝叫板,甚至一度打得清朝军队毫无还手之力的南明军,他们的实力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所以当南明军经历失败后无处可去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岛,在南明军经历失败军心涣散且士兵疲惫的情况下,台湾岛还是被南明军收复了。

就算是后来荷兰人的援军开着军舰抢夺台湾岛,其结果是损失一艘战舰后,荷兰人落荒而逃。

荷兰人打不过实力不在全盛期的南明军,就更不用说经过休整后的南明军了。

西班牙和荷兰的发展程度其实差不了多少,都是西方国家,而且开始工业革命的时间要比英国晚,荷兰人打不过南明军,西班牙大概率也是打不过的。

等到郑成功将军队的基础稳定,军队实力一定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数万人的军队攻打一个吕宋岛,成功是必然的。

对于西方殖民者来说,东亚的殖民地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块肥肉,但是比起他们自身的存亡的话,他们当然认为自身的存亡更为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时候,荷兰人的抵抗其实没有那么彻底,他们在判断实力有巨大差距时候,最终选择了放弃台湾岛。

所以,西方殖民者基本上不会把命留在这里的。同时,当时的东亚对于西方殖民者来说,已经没有很高的利润,一些西方殖民者已经打算放弃在东亚殖民。

当时,因为孟加拉国低价生丝的出现,一度抢占了中国的生丝市场,因此和中国的贸易对于西方殖民者来说是不划算的,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在邻近中国的岛屿上驻扎,这对他们来说是赔本的生意。

东印度公司从这一阶段开始,就减少了和中国贸易的船只,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像孟加拉国这样的国家。中国此时正在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西方殖民者还没有能力打开中国国门,遂放弃了这一打算。

所以,如果郑成功没有意外身亡,吕宋一定是他的囊中之物。

郑成功的意外身死,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大遗憾,他收复台湾,对祖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这个事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为何要经历屈辱的近代史。

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没有赶上世界潮流,因而失去了发展近代科学的机会,进而导致无数人遭受苦难。

不可骄矜自大,国家因此衰败,人则身死魂消。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南明史》

《四库全书》

《郑成功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大明   殖民者   工业革命   西班牙   荷兰人   台湾   统治者   政权   中国   华侨   意外   郑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