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从肾治疗代表方,经方五苓散,清泄脾肾湿热,健脾补肾中精气

大家好,我是中医姜医生,今天科普继续为你聊聊痛风从肾论治的中医中药方法。

先来说一个案例——

25岁小林,2年前就发现痛风,这次是三天前和朋友一起吃海鲜后右脚跖趾关节骤然红肿热痛,皮温高,关节很快功能受限,走不了路。

虽然服用了秋水仙碱和塞来昔布,可是症状并没有好转,这才来诊室丘疹的。

刻诊见小林双脚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两个脚背肿胀疼痛,难以忍受。

同时伴有腰膝酸软,行动不太方便,口渴但不想喝水,饮食还可以,睡觉差。

舌脉诊:舌淡胖,齿痕舌,苔黄,脉细。

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痹症,治疗方用五苓散加减方。

痛风从肾论治代表方五苓散

痛风从肾论治代表方:五苓散,药简力专,药力直攻脾肾二脏,清湿热健脾益肾

因为小林两年来痛风反复发作,疾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脾肾二脏。

脾肾亏虚,脾运化失司,尿酸湿浊不能及时运化,湿浊停留在机体。肾失气化,不能及时将体内水湿排出体外,从而导致痰湿浊毒内蕴,酿成尿酸浊度,郁久化热,痹阻与关节筋骨,发为痛风性关节炎。

小林常年腰膝酸软,睡眠不佳,脉细,此为肾虚之症,加上痛风发作双脚红肿高热痛明显,此为脾虚湿热蕴结之证。

所以用经方五苓散加减治疗,组方(应平台规则不表详方,感兴趣可关注@中医姜医生聊痛风后单独寻求帮助)——

白术、桂枝、泽泻、泽兰、薏苡仁、粉萆薢、甘草、全蝎、浙贝母、土茯苓、山慈菇、关黄柏、车前草。

上方日服一剂,连服七剂,常法水煎服。

七天后复诊,关节症状显著改善,双侧跖趾关节、足背肿痛消退,睡眠好转,腰膝酸软还存在,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薄白。

效不更方,上方减去清热祛湿的浙贝母、关黄柏、土茯苓等,加活血通络的牡丹皮、生地、茯苓、白术改为麸炒白术,继续服用7剂。

一周后再诊,小林已经没有身体不适,改为饮食调摄,随访跟踪。

痛风从肾治疗代表方五苓散,清泄脾肾湿热,补肾中精气,湿邪排的快

我们知道,五苓散是从肾治疗痛风的代表方,方中茯苓、猪苓为利水渗湿,清泄膀胱内湿浊,让湿邪得有出路。泽泻可以清泄肾中湿浊,有泄肾不伤阴的有点,三药共除一身湿邪。

白术健脾祛湿,顾护脾胃。

桂枝温肾通阳。提振肾阳,可加快适合做蒸发速度,方中辅以关黄柏,黄柏药性苦寒沉降,可泻肾中湿热。

方中辅之以薏苡仁、粉萆薢、土茯苓、车前草等清热祛湿的药物,还有浙贝母、山慈菇、全蝎等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之品。

全方共奏清泄脾肾湿热,让肾气得以恢复,蒸腾气化及时有效,湿浊排出,体内湿邪不会产生也不会停留,痛风自然不发作。


如果你有口疮、口腔扁平苔藓、舌痛症、尿酸高、痛风等疾病,可以参与我们几个中医发起的“2023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看报告,梳理调理方案。参与方法很多简单,只要关注@中医姜医生聊痛风后单独回复一句:我要参加,留意特别给你的反馈即可。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7年第24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钟静雯等文章《痛风从肾论治浅析》#慢性病百问百答##健康2023##哆咖医生超能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湿热   黄柏   山慈菇   痛风   浙贝母   土茯苓   白术   尿酸   酸软   精气   关节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