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真正应对当今世界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我们要正视历史

我们的年轻一代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因为大家不知道真实的历史。当我们一起高呼口号的那一刻,有谁想过这口号的背景是什么?

因一战中德国人工业化崛起之后,海上霸权已经被英国、荷兰、西班牙等这些海上强国控制,于是德国人就通过陆权战略,通过巴尔干进入安纳特莱半岛,就跨越土耳其进入亚洲的铁路,走欧亚大陆连接性发展战略。但如果绕过整个海权国家对海上贸易的控制,直接把它铁路修进西亚,那就意味着你进入了石油产地,就可以直接得到当时中东这一带的石油供给,于是乎就爆发了巴尔干冲突,引发了第一次大战。

第一次大战德国作为战败国,不能发展军政工业,于是德国的投资到哪里呢?

把资本投到前苏联,甚至进入到中国,所以早期中国的战争装备,德国人给的中国军队当时装备了十几个德系师,就是德国人的装备去跟日本人打,后来打了几场硬仗的是我们国家的王牌军队,只有这样才能装备上德国的军事装备。

那日本的装备又是从哪里来呢?

当年英美为了支持日本向北打俄国,所以1941年太平洋战争就是日本人打珍珠港之前,日本军队的装备是英美提供的,中国军队装备是德国提供的。帝国主义之间的这个地缘战略至今在我们这是一团浆糊,没有人把这个东西想清楚,原因是工业化主导时代的地缘战略各自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它确实不像今天教科书上写的那样。

我们看工业文明时代,就工业化时代那个地缘战略往往是以占有资源,特别是石油矿产以占有资源为目的所形成的地缘战略,而这个地缘战略本身真的没有真正意义的敌人和朋友,亦敌亦友,取决于它的战略取向。

话又说回来,很多人都说突袭珍珠港是个阴谋,其实英国人早就知道了,然后就是不告诉你。美国等国家小的策略上的东西,大家怎么猜都行,但是如果日军不是向南突进,他绝对不会去打珍珠港,只有打掉珍珠港在太平洋舰队的基地,日军向南突进才是相对来讲最小代价,因为他得获取南方的石油,它要占有印度尼亚,当时印度尼亚是石油输出国,西伯利亚有石油,印度尼亚石油,他要么向北,要么向南,因为它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

南下什么目的呢?

原因是他只要南下通道,他用中国东部沿海所形成的占领足够支撑日军南下,占有印度尼亚的石油。所以两次世界大战,世界上不是因为意识形态,而是因为地缘关系。

因为要抢夺资源,要改变这个地缘控制,地缘战略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说就是大国博弈的战略思想。是在各个地理位置作战、争夺的根本利益所在。有心脏、边缘之分。现在理论上,前苏联西部、东欧是心脏带。

到了工业化时代,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罪恶,充满了阴谋的一个过程,而且难道那些打到一起的西方国家真的都充满争议?

我们今天的意识形态,哪个能够真正应对得了当今世界如此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因为大家不知道真实的历史。还需要我们认真了解历史,正视历史,不要忘记历史给我们带来的阵痛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巴尔干   珍珠港   向南   地缘   印度   德国   日军   尖锐   冲突   矛盾   石油   装备   战略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