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沙漠军刀”劈倒的“四十大盗”-海湾战争启示录

#头条创作挑战赛#

海湾战争其实并不是信息化时代的第一场战争,而是机械化时代的最后一场战争,只不过这场规模宏大的机械化战争被添加了些许信息化元素罢了。是作为交战双方较弱势的一方,伊拉克军队主力 (以共和国卫队为核心)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各种武器装备种类、配置均较全面,从较完善的野战防空体系到完备的反坦克火力配系。因此,我们再谈论海湾战争时,会发现面临的情景变得较为广阔和充实 我们不再能把双方的对抗简化为一场决斗, 而是必须考虑双方互相敌对的整个部队,也就是所谓的体系对抗。


萨达姆时期伊拉克军队号称世界第四?

总体宏观的思维方法最早便产生于指导战争,而如果以现在到处都在用的战略术语来表达这一整体指导思想的话,那便是体系对抗。 虽然就规模而言海湾战争是局部性的,但其所涉及范围却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 当然,军事战略的对抗,从来都不只局限在军事领域进行,而是延伸到政治、 经济、科技、文化、 外交以及资源、环境等领域。战争整体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展。 然而,由于这个问题的外延几乎是无尽的,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体系对抗范围仅限于纯军事领域的战役战术及技术层面。

当代的军事革命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现象, 它在体现科学技术的突破、 军事理论的牵动、战略的调整、 武器装备的更新、编制体制的改进、 人才的培养和部队训练诸要素的结合方面,这一点要比工业时代以来的任何一次军事革命都更明显。 而整体性的主要内容则是系统性。 战略思维要涵盖达成战略任务所必需的所有要素:战略环境、战略力量战略企图、战略方向、战场范围 作战对象、战略部署以及各战区、 各军兵种、 各种作战保障与后勤保障等等。 因此, 缺乏系统性的整体, 就构不成有机整体和有序整体。

也就是说, 能否融入系统是战力发挥的关键。在机械化装备时代, 武器装备之间的联系较为有限, 武器装备主要依靠自身的探测装置获取的信息进行作战, 作战平台的性能水平和数量往往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不过, 1990年代的海湾战争却显示出了与以往的纯机械化战争些许不同的特点——整体作战能力,武器装备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获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最后的地面战中,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得尤为明显,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武器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来取得对伊拉克地面部队的优势,而非单纯依靠某些技术装备的优越性能 更何况美军地面部队在装备质量上与伊军地面部队也的确法无法拉开令人满意的差距,而且由于地面战需要短兵相接的特点也进一步决定了这个差距甚至于只存在于纸面上。


另一方面,相对于美军在地面战中表现出的强大体系作战能力,并不意味着伊军的装备与人员就是一盘散沙。事实上,伊军其效仿的苏军/华约军队在冷战中的杀手铜便是体系作战能力——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以进攻为主要作战思想的苏军在技术装备的设计上自然要体现出相应的高消耗品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单件武器装备的造价、成本乃至性能的完备性都不同于力足于打守势作战的北约军队装备, 单纯在技术层面比拼装备质量显然并不明智。 所谓西方技术装备往往在综合性能上要优于苏军同类装备的根源正在于此,也就是说苏联企图以更小的代价成本,去获得一部比西方更为强大、更为完善的军事机器,虽然这部机器的单个部件上可能要逊色于西方。

因此, 冷战时期,苏军乃至华约军队在建设上的最大特点, 便是为适应进攻性质军事斗争任务需要, 将各种相互关联、功能互补的各种武器装备及系统按照相应军事战略方针和作战原来综合而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按照武器装备体系的思路去研发生产武器装备也就成为了最基本要求,武器装备的发展从过去以主战装备为主, 转向强调武器装备之间的有机联系、功能互补。

然而,伊军毕竟不是苏军,即便是作为华约东欧军队的翻版也不过是个简装版而已,因此也注定了这部军事机器虽初成体系却必不完整。 一部真正能够自成体系的军事机器其形成既有技术问题,也有应用问题(战略战术、体系结构、环境条件等)其中战略战术、体系结构、作战环境的发展牵引着体系技术和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而体系技术和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将导致战术、体系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并使其更加适应作战环境的变化。衡量一个体系优劣的标准是它在各种作战环境下的作战效能、生存能力和效费比。


作战效能用于衡量体系内各种装备打击敌方的作战效果,对于地面作战体系而言,它可以用被直接杀伤目标的数量或所防御地域的战略、战役值两种标准来衡量;生存能力用于衡量一个体系在受到打击之后剩余的作战能力,而效费比用于衡量一个体系为取得的作战效果所付出的代价。由于在某个特定的作战条件下,三者的目标可能是相互矛盾的,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折中选择,所以体系对抗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千方百计地改善体系技术、 战略战术、体系结构并适应各种战场环境,使作战体系在各种作战环境中获得满意的作战效能、 生存能力和效费比。

表面上看来,伊军由2000多辆T-72,BMP-1/2为核心支撑起来的机械化大军,在得到了大量诸如AMX-GCT/AU -F1、2S3、 2S4大口径自行火炮、GHN-45榴弹炮、3Cy-23-4自行高射炮、SA-6/8/9机动防空导弹系统等等其实比美军同类更为先进的支援武器的辅助下(有些装备在美军地面部队中根本就是空白),由于野战防空,反坦克火力配系完整,机动能力强,即便是丧失了制空权,在科威特战区的伊军主力部队也依然具有相当程度的野战反击能力和生存能力。 但如果以上述标准去衡量,我们会发现,由于缺少将诸多水平不低的先进技术装备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此1加1大于2的体系效应也就无从谈起。

首先,武器装备之间的有机联系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电子信息装备担负着提供信息、 传输信息的重任,是武器装备形成体系的纽带,而对于信息技术而言,从伊军的“师承” 苏军来看就很欠缺,本身便是一块短板;

其次,受制于信息技术较低的技术水平,伊军的指挥体系配置是以火力单元为基础、有层次之分的树状结构体系,上级可进行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 火力单元之间信息可以通过上级指挥中心实现交流,但体系结构明显呈现指挥层次,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隶属关系,其缺点显而易见:信息不易实现共享,整个体系往往受到体系内某种设备的约束, 出现瓶颈约束现象, 降低了体系的作战效能、效费比和火力密度,指挥控制体系结构的层次多, 又降低了作战的灵活性, 而且体系不易重组,大大降低了整个体系的生存能力;因此, 没有强大的信息技术、没有合理的指挥体系, 也就无所谓什么武器装备体系及相应的整合战斗效能(一种武器效能的发挥应由武器本身所具有的潜能和使潜能发挥出来的应用(包括战术应用、 作战理论形成等)两部分组成。


很明显, 在解决了体系作战关键技术之后, 可通过体系的合理应用, 使各种技术装备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整个作战体系的效能。 除此之外,作战体系结构可以随战场情况进行近实时及灵活重组,从而大幅度提高体系的毁伤能力及生存能力)。 相比之下, 虽然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信息化能力今天看来不根本不值一提——平均从发现目标到将之擺毁要花3天时间,但毕竟比伊军是强太多了。

美军体系对抗理论逻辑的起点是对面临威胁的判断和主要对手的界定, 逻辑的终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和战则能胜, 即孔子说的:“我战则克” 。所以,从体系对抗的层面考虑,海湾战争地面战的结果并非是由于美军地面部队的战斗力如何夸张,而只是伊军无力进行体系对抗罢了(伊拉克由于预警探测系统、通信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等被严重推毁, 武器装备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切断,所拥有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了解到这一点, 100小时地面战的神话效应也就多少可以减低几分了。

海湾战争的100小时地面战,多国部队的作战计划其实很一般,简单地说就是空中打击和地面围研, 但伊拉克的作战计划更糟糕,完全是消极防御。因此,笔者只能认为海湾战争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半个案例,因为这其实是双方用一场高技术装备打的低策略战争,而不是实力差距有限的作战双方高超指挥艺术的剧烈碰撞。


海湾战争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不过是因为积极进攻遇到了消极防御, 二流的作战计划遇到了三流的作战计划,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机械化装备遇到了信息化程度很低的机械化装备,作风不像想像中那么差的部队遇上了一支战斗意志真正糟得一塌糊涂的部队。 伊拉克首先在战略上输了,然后在战术上输了,最后在士气上彻底输了。萨达姆不是希特勒,伊拉克的军事冒险精神远不如德国,而且他的军队士气、士兵素质也不允许他进行如此“大手笔”的军事冒险行动。沙漠军刀用了100小时劈倒的只是一群手持俄式大刀的“四十大盗”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海湾战争   伊拉克   作战   武器装备   军刀   体系结构   启示录   效能   沙漠   部队   体系   装备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