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背后:身为汉朝的官,为何被秦朝制度拖累?

公元675年的重阳节,大唐才子王勃写了一篇千古奇文《滕王阁序》,其中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句。

此后人们形容一个人到老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往往用这句话来表达时运不齐的感慨。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真跟他们二人的时运关系不大,而是汉承秦制导致的结果。更准确的来说,其实这两位汉朝的官员,是被秦朝的制度给拖累了。

明明是汉朝的官,却被秦朝的制度拖累,这是怎么回事呢?

难封的不是李广,是守将

李广是汉朝有名的将军,人们说起他时,总是跟卫青和霍去病比较,认为李广就是时运不济,生错了时代,如果他发迹于汉武帝时期,而不是休养生息的文景之治,那么一定可以封侯。

但如果仔细研究李广的履历,以及他在军事上的成就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就算真的让李广像卫青霍去病一样,被汉武帝重用,也未必能封侯拜将。

道理非常简单,李广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为守城方面,而不是野战攻城略地。这一点可以从史书对李广的记载中看出端倪。

李广号“飞将军”,史书中记载他最大的功劳,在于使得匈奴多年不敢南侵。其主要的职责,也是边郡太守。说白了,这是一位个人武力很突出,守城能力很强的守将。

但汉朝的军功制度,对于这样的将领是不公平的。因为汉承秦制,对于将领的封赏,封侯拜将,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考量,第一是占了多少敌人的土地,第二是杀死了敌方又名的大将,或者王公贵族,第三则是总共收割了多少首级。

很显然,作为一个善于守城的将军,他最大的能力是保护己方阵营不受损失,而不是去追杀敌人。不管是开疆拓土,还是斩杀敌酋,都不该是一个守将追求的。

恰恰相反,李广没有这方面的成就,证明他深刻的知道守将的职责,也非常擅长守土卫国。可惜的是,汉朝人不注重这个,秦汉正是中华民族大规模向外扩土的时候,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都是积极开拓的,对于守将,多少有点不公平。

而汉朝这种军功制度,正是从秦朝一统天下前,商鞅变法确立的军功制度,演变而来的。某种程度上,秦朝就是因为这套制度而走向灭亡的,六国统一之后,士兵们得不到新的封赏,对帝国的向心力自然也就弱了,与此同时原属六国的贵族,因为失去了身份,得不到封赏,反秦情绪高涨,这才导致秦朝的灭亡。

汉朝军功制度延续了这套策略,但为了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把目标对准了对外开拓。李广作为一个守将,自然就很难像卫青霍去病那样,一战封侯。

因此说,李广难封其实不是时运,而是秦汉的军功制度导致的。

易老的不是冯唐,而是寒门

说完了李广,再来说冯唐。他更像是一个文士,而非将军,按理说不应该受到汉承秦制的影响,为何颇有才能,而且以孝廉入朝,却并没有得到重用了。

现在很多人将之归结于冯唐太耿直了,所以不讨皇帝喜欢。这当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并非全部。因为讨皇帝喜欢这事,向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汉朝官员们晋升,也并非完全依靠讨皇帝喜欢。

别的不说,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废立皇帝,在任何一个朝代,这都属于妥妥的权臣,不可能得到皇帝喜欢的。再比如汉武帝时期的窦家,同样不讨汉武帝喜欢,但并不影响他们占据高位。

冯唐之所以到老还没有获得高官,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他真的只是个孝廉,没有强大的家族。举孝廉是汉朝的选官制度,在汉朝初期,也就是文景之治的时候,还算是比较公平的。冯唐以这样的方式,进入官场,并且得到汉文帝的多次召见,这么一个人,他的才能是不需要怀疑的。

至于说他性格耿介,不受皇帝喜欢,这也许是真的,但皇帝并非只是一个人,他还是一个国家的权力机关,维护自己的统治,是皇帝最看重的事情。

稍微有点远见的皇帝,都不会排斥一个有能力,但比较耿直的人。汉文帝,以及后面的景帝,都是中国古代皇帝里不错的人了。

这一点从汉文帝多次召见他就能得到例证。这么一个被皇帝看重的人,最终却没有在仕途上取得太大成就,显然并非性格耿介能够解释的。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冯唐背后的家族,不那么“给力”,说白了就是不能融入汉朝真正的权贵阶层。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虽然延续了“郡县制”,维护了大一统的帝国。但与后世皇帝大权独掌不同,汉朝的通知体系,更像是皇室和大家族分治天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家世,哪怕你能力出众,也是不容易出头的。

可能有人会以卫青奴隶出身作为例子,说汉朝寒门也是能出头的。但实际上,卫青属于皇室家奴,本身就是皇室的一部分,因此才能被汉武帝看重,并且最终成为大将军。

冯唐走的是文官路线,偏偏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支撑,这就决定了他不管是性格耿介还是不耿介,在汉朝这么一个重视家世背景,皇帝和世家共天下的治理体系下,都很难走上高位。

而汉朝之所以形成如此通知格局,实际上也是从秦朝制度中发展而来的。所以说“冯唐易老”,也属于秦汉的制度性问题,并非完全是他个人的时运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秦朝   汉朝   耿介   制度   军功   时运   汉武帝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