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肝先养肾!肝肾同补,效果好!


关于中医养生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调养身体需要顺应四季的变化,就像四季轮转之间,我们穿衣也在增减一样。

所谓的“冬藏”是告诉我们,冬天气温偏低的节气,人体的阳气需要潜藏起来,而肾的主要功能便是“养藏”,一方面是保障冬天的热量支出,一方面是为来年“春生”蓄积力量,身体里阳气充足,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如果肾脏没有得到好的养护,被冬日的寒气所伤,常会出现腰膝酸冷、夜尿频多、头晕耳鸣、怕冷,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严重时就会累及其他脏腑功能。


而肾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讲,肝藏血,肾藏精;血与精均来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精血可互生,肝血和肾精也可以互相转化,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有赖于肝血的支撑,故有肝肾同源的说法。


1、阴液互养


五行之中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水为母,木为子,这种母子相生的关系,称为水能涵木,即肾阴可涵养肝阴,防止肝阳上亢,而肝阴也能辅助肾阴的再生,之所以说养肝先养肾,也是因为肾阴充足,才可更好的维护肝脏阴阳的动态平衡。


2、藏泄互用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也是相辅相成的。肝气疏泄可使肾气闭藏而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出现过度疏泄。尤其是在女子月经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方面影响较显著。


总之,因为肝肾的阴液、精血之间相互滋养,其生理功能皆以精血为物质基础,而精血又同源于水谷精微,且又同具相火,所以肝肾之间的关系称为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因此,肝与肾之间的病理影响,主要体现于阴阳失调、精血失调和藏泄失调等方面。临床上,肝或肾不足,常常肝肾同治,或用滋水涵木,或补肝养肾,或泻肝肾之火的方法,都是以肝肾同源理论为依据。此外,肝肾同源又与肝肾之虚实补泻有关。

养肾


冬季养肾可以坚持每晚热水泡脚,泡脚时加一些艾叶、生姜、花椒之类的,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帮助祛除湿气,同时有助于养肾。饮食上多吃黑色的食物,黑色是入肾经的,如黑芝麻、黑豆、黑米、桑葚、黑木耳等都是非常好的。

养肝


养肝需要注意调节情绪状态,避免出现动怒、抑郁等情绪,容易导致肝郁气滞。建议适当锻炼,多晒太阳。养肝,饮食上可以多吃青色的食物,如菠菜、西蓝花、绿豆等。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防止因湿热凝聚而肝气不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肝气   精血   精微   阳气   水能   阴阳   充足   冬季   情绪   食物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