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朝代是哪个呢?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朝代是哪个呢?也许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宋朝,那不堪回首的靖康之耻,以及对外族侵略时,只会一味的割地赔款。都让人难以忍受,但即使是这样的软弱的朝代,仍然有着非常著名的两大将军。

一个便是电视剧中那英勇无比的杨家,将一个便是忠心耿耿的岳飞。然而在北宋即将灭亡时,杨家将为何却没有出来救国?是他们的实力不够?还是已经放弃了国家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有杨宗保、穆桂英等等。杨宗保是开国功臣杨继业的孙子,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看过相关电视剧的人,可能会对其印象深刻,但是实际上这些人物都是虚构的没有什么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

真正的杨家将,主要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杨业也叫杨继业,早年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由于战功卓著,国人号称其无敌。

只是史书中却少有杨继业功绩的记载,有的也只有几次失败案例。宋史中记载,他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结果被以少胜多。杨继业只能躲在壕沟才得以逃生。叙资治通鉴中提到,杨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直到宋太宗派刘纪元亲自招降,杨继业才卸甲归降。


杨延昭也是杨家著名的一代将领,且在打仗方面也是不弱于杨继业,杨继业死后,杨延昭在绥城遇到了契丹军队,直接将对方围困好几天。被攻城时,杨延昭利用天气寒冷的特点,用水打湿城墙让城墙结冰,使得敌人无法爬上去只能无奈退去。契丹南下时,杨延昭射兵埋伏,边战边退慢慢的把契丹击败。

杨文广曾以声东击西策略大败西下,后又为破僚出谋划策,只可惜还没等到朝廷的审批和回复,杨文广就病逝了。

相比之下,历史上的杨家将,远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大,杨家将的记录在杨文广就中断了,他们在北宋末期的名声也逐渐下降,而杨家将之所以不在北宋之际出手,首先与当时武将的地位有关。

首先,当时北宋末期社会疾病是非常严重的。北宋初年,杨家将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与辽国等的议和,战争也随之停止。国与国之间迎来了将近,百年的和平时光。


长期没有战争,军队也自然成为一种负担。北宋也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始慢慢的重文轻武不再像以前那样,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而那些武将的待遇也越来越差,愿意当武将的人也越来越少。新加入的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同为武将的杨家将,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早已没有足够的资产来训练军队,改善战备。这对他们的积极性是个很大的打击,危难之际出手的意愿也不是那么高。同时长期不被重视的武将,没能得到好的发展。


包括这时候的杨家将,其实力并不高。就算出手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大的作用,其次杨家将后人所居住的地方,并没有遭受金军入侵。而杨文广曾在西北地区作战,后来又被调去了广西,最终留守在了那里。而他的后人大多也留在了西南地区,敌军入侵的时候,这些地区很少遭到波及。

而且作为将领,不可能随意的带军队到处跑。所以在对抗进军的时候,杨家将才没有出手,还有就是杨家后人对北宋的忠诚度其实并不高,杨继业扬名于天下之后,朝中便有人开始嫉妒杨继业,很多小人尚书说杨继业坏话,索性宋太宗赵光义很信任杨继业,还把那些奏章交给他自己处理。

到了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决定出兵攻打辽国,杨基业与潘美担任主将,坚军是王显。北伐开始没多久,潘美在魏州战败,曹斌在齐沟战败。这使得杨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为了保全实力,杨基业主张暂避锋芒等待时机。但是坚军王显否定了他的主张,在他看来杨继业本就是降将。

他说不定是想通敌,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杨继业冲动之下,决定在附近的陈家口设伏,以自身为诱饵引诱敌军。但当他成功将辽军引诱到陈家口时,却连一个援军的身影也没有看到,面对敌军杨继业难以抵抗,直接全军覆没。

儿子杨颜玉也战死沙场,自己则是被敌军俘虏,最终坚持不详的杨基业,绝食3天之后牺牲了。而后来间接害死他的坚军只是被流放,丢下他跑掉的潘美最后甚至还封了王。

对杨家来说这可以说是莫大的侮辱,既然皇帝都看不中你们,那还凭什么为北宋出力呢?反正对自己影响不是很大。总的来说杨家将并没有必须出手的理由,而北宋灭亡也是咎由自取,当时的北宋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烂摊子。北宋的精兵强将所剩无几,文官士大打仗时,也是文官指挥武将。这种情况下战败是件很正常的事,说到底只能怪北宋不会用人。所以灭亡也是必然。

欢迎留言区讨论,期待您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靖康   契丹   太原   文官   武将   敌军   基业   北宋   朝代   耻辱   出手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