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为何“黑化”?整日沉迷女色,吃仙丹求长生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一直被后人称颂,他不仅跟随父亲李渊推翻了隋王朝,建立了李氏唐朝。

在他继位之后还对外进行扩张为中国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且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唐盛世为后续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如此优秀的一位帝王一生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没有污点的,但是李世民的后半生却不是世人想象的那样。

到了晚年的李世民不仅不再宠信忠诚,还每天沉迷于女色,喜欢到处乞求仙丹,达到长命百岁的目的。与年轻时期对朝政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

根据正史记载,李世民去世的原因是由于“痢疾”。

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肠胃感染,虽然现在看来是一个普通的小毛病,但是在古代医学不够发达的时候,这种病是可以要人命的。

汉高祖刘邦也是被这种病夺走了生命,所以在当时被看作不治之症。

李世民得了肠胃感染之后,更加的想要求得仙丹。所以后期他极度奢靡,不顾百姓们的怨言。

一生精明的李世民,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

帝王威严

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会通过政治联姻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唐朝时期也不例外。

早在初唐时期李世民便迎娶了长孙皇后,作为原配夫人长孙皇后为李氏江山也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所以其在李世民的心里一直是白月光的地位。

除了长孙皇后,李世民在登基之后广纳后宫。

最出名的便是前朝公主大杨氏,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还有岁阳帝的遗孀萧贵妃。

从这些人身上便可以看出李世民对女色的包容度是很高的,本以为有了这些国色天香的后宫,李世民便可以安分守己的处理朝政。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

在李世民后宫有了108位妃嫔之后,他还在下旨让人网罗天下美女纳入后宫。

在晚年的时候甚至还修了一座宫殿,只是为了让妃嫔们夏天的时候去纳凉。

而且异域来和亲的公主李世民也没有拒绝,他认为,让他国的公主加入后宫,可以彰显出大唐的天威,让百姓们认为大唐有强盛的国力。

而且以李世民的地位,就算他自己不想要充盈后宫,也会有大量的美女涌到他的身边。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即使是帝王也没有办法逃脱

尤其是处于高位的帝王,站的越高内心就会越孤独。

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个温柔可人的女子递来睡觉的枕头,对于帝王来说,是人生的一大美事。

各个国家不同的美女按照每几年一进贡的频率,不仅让李世民的后宫越来越大,还让李世民感觉自己有强大的魅力吸引着周边小国的女子。

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不仅接收各国进贡的女子,还主动的去民间搜罗美艳女子纳入后宫。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荒废朝政,给世人留下了沉迷女色的印象。

其实作为帝王有一些联姻是没有办法自己决定的,身居高位必须要去平衡朝堂局势。

对手下整治的时候也要恩威并施,有的时候那一个妃嫔是代表国家的利益。

虽然帝王后宫的女人比较多,其实真正让帝王钟情的往往不是进宫的女子。

很多时候帝王更喜欢从民间招募妃子,除了能够更细心的服侍帝王之外,还能够让帝王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民间的情况。

及时的对政策进行调整,而广大百姓也有了代言人能够及时的将民间问题反映上去。

同时也为百姓树立了一位接地气帝王的形象,让百姓更加的认为,当朝皇帝占有绝对的统治权。

所以在古代只要是不过分的纳妾,都可以被世人接受。

而且古代还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帝王更要以身作则,才能够让世人信服去执行这项政策。

尤其是开国皇帝连年的征战让全域人口锐减,只有促进大家的生育观念才能够快速的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快速的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忠臣减少

唐代李世民执政时期最出名的莫过于魏征直言觐见,并且李世民在自传中明确的表示,魏征就像他的镜子一样,能够照出他的缺点。

并且魏征并不惧怕帝王的怒火,只要是她认为对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在很多时候李世民虽然位居皇位,但是对魏征等人的建议是非常满意的。

也正是李世民前期的励精图治,接纳众人提出的意见,才让唐朝慢慢的发展起来,有了大唐盛世的局面。

而且李世民还将科举制度进一步推动让天下寒门子弟也能够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广招天下英雄不论出身,只论自己的本事,凭借自己的本事在朝堂上吃饭。

唐朝在初期的时候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也给人民大众带来了希望。

但是随着魏征等人相继离世,朝堂上就没有人再去劝说皇帝。

李世民晚年的行事没有人约束,而且身边还有一群捧着他的人,所以行事越来越荒唐。

做了20几年的皇帝,年轻时期李世民也有委屈自己的很多地方

到了老年的时候,他更想去弥补一下自己人生的遗憾,在大臣的拥簇之下,李世民逐渐的走上了奢靡人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开始了奢侈生活,就没有办法回到简朴。

由于李世民的成就很高,在当时有很多人民一直在歌颂他。

这也让他自己产生了一种自豪感,所以在晚年做事的时候没有之前的谨慎,认为自身的决断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

并且对于自己能力的认知也没有那么清晰,对于时代的发展认识不够彻底。

整体思想还停留在20年前,正是因为这样让李世民肆无忌惮的开始堕落。

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还能够约束李世民,长孙皇后去世了之后没有了贤内助的帮忙,李世民的私生活逐渐的混乱起来。

而且对于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只是因为夏天觉得热,就想要在宫外修建行宫,作为夏天纳凉的好去处。

魏征在时便向他进言:

“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勿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

这才避免初唐时期对人力物力的消耗。

魏征走了之后,李世民开始逐渐的放飞自我。不仅要求工匠为他修建行宫,还把这笔钱算在了国库支出上。

所以在那一段时间,唐朝国库虽然充盈,但是上升的趋势并不大。

除了喜欢修建行宫之外,李世民还特别喜欢伶罗绸缎等奢华物品,这些在他晚年的回忆中都有记录,并且还将这些记录留给子孙引以为戒。

虽然李世民晚年时期行事张扬铺张浪费,但是在他执政时期,让唐朝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

并且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将中国的名气远播到了海外。

现在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都还保留着唐朝时期的部分文化,从中足以见得当时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

证明自身健康

作为统治者最害怕的不是国家入侵,而是自身的身体健康。所以,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很多人都追求长生不老。

这也间接的导致古代道士的地位很高,尤其是会炼丹的。

有很多以炼丹为由被皇帝授予职位的,统治者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

后宫充盈不断的进行选妃,能够从侧面证明帝王的身体无恙。

统治者为了向人民外界展示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得不对后宫进行扩张。

晚年的李世民也是如此,为了让人民信服他的身体可以在王位上继续支撑,利用年轻的妃子来表示自己的统治者地位。

而且晚年的李世民有一些骄傲自大,从军事方面便可以看得出来。

在早年李世民平定了西域各国,并且还将现在西藏部分纳入了进贡名单。

虽然当时李世民战功赫赫,但是他并没有采用激进的手段去收服诸国,即使是吐蕃大军打到了边界,他也没有着急去反击。

而是等到自身强大了之后,才去和对方进行谈判。

但是晚年的李世民对于周边的国家,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

只要是不认可他天可汗的地位,那么就会受到经济以及政治上的制裁,在军事上对其也毫不让步。

最著名的便是高丽国私自换了君主,没有通知到李世民,这件事让李世民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他就决定打造船只进攻高丽。

虽然在朝堂上大臣极力劝说,都认为冬天不是攻打高丽的好时机,而且借助水路进行攻击,往往会被冰面所阻碍。

但是已经恼羞成怒的李世民并没有觉得这些建议有用,而是自顾自的进行军事演习。

并且还选择了御驾亲征,在他攻打高丽的时候西方战线也出了问题。

虽然最终唐朝在东西部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在这一个过程中也消耗了唐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本来应该两年结束的战争,硬是往后拖了好几年,让人民的生活怨声载道,赋税加重。

这一事件也证明晚年李世民的军事理念比较激进,已经不再适合唐朝的国情。

结语

李世民的政绩大多数都来源于他喜欢纳谏,而且善于用人。

长孙皇后魏征等人在李世民执政期间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李世民在晚年时期办事荒唐,但是他对大唐的功绩是历历可见,唐朝也因为他的励精图治成长为世界强国。

李世民执政时期,唐朝在经济,政治和科学方面都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水平。

唐朝文化直到现在还继续影响着东南亚各国,很多的东南亚人民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

而且李世民还推行万国来朝,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文化,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点,让世界各地的人民在中国土地上互相交流。

总体而言,李世民的一生功大于过。

而且在晚年他也对自己做出了反思,认为自己最后几年的执政生涯政绩不够辉煌,衣着用度奢华。

将自己的事迹用书籍记录下来,敲打后世子孙。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朝代,也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

即使是统治者也有有心无力的时候,如果你是李世民,能够在繁华世界中克制住自己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长孙   晚年   大唐   仙丹   女色   后宫   统治者   唐朝   帝王   皇后   地位   时期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