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军统女特工冒死救下一位地下党,此举11年后反救自己一命

1940年5月的一天傍晚,军统西南站办公地点,一个军统女特工趁人不备,突然悄悄咬破自己的舌头,边吐血沫边念叨:“我头晕”。一众同事见了,急忙将她送往医院,安排医生进行诊疗。

同事们散去后,这名女特工却突然从床上翻身而起,溜出病房,直奔重庆某茶馆而去。

进得茶馆后,女特工撞开一间房门,对房间里一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说:

“快走,伯母生病了!”

那人听了不敢怠慢,立即带人离开房间。他们刚匆忙走出茶馆一段距离,回头发现大街上几个警察和几个便衣如凶神恶煞一般冲进了茶馆。

看到这一幕场景,大家基本也就猜出来了,开会的自然是地下党,去通知他的多半是潜伏在军统的我党卧底。

只能说猜对了一半。开会的人的确是地下党,去通知的军统女特工却是个地道的特务,并不是我方的卧底。

奇怪吧,军统和地下党本身是水火不容,军统女特工为什么要冒着危险去救共产党人,背后有何隐情?

军统女特工名叫王化琴,191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富商,曾经独自在成都买下了一条街的铺面。

按说,作为富家千金的王化琴不须奋斗,只须长大找个门当户对的公子,风风光光嫁出去即可。可是王化琴却偏偏忧国忧民,心怀报国之志,大学毕业后又到日本留学。

在她看来,同样是亚洲国家,同样是黄种人的日本,却处处领先中国,绝不是偶然的,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要想强国,必须师夷之长。

1935年,王化琴远渡重洋到日本求学,在早稻田大学就读,它是一所世界著名综合研究型学府,从这里走出了很多大人物。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野田佳彦;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健熙;日本著名文学家村上春树;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国民党元老宋教仁,都出自这所学校。

天资聪颖的王化琴在日本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俄语,英语,日语,法语四门外语。可是就在王化琴专心学习的时候,1937年卢沟桥响起了枪声。

王化琴再也没有心情在日本留学,她不能对民族的苦难袖手旁观,毅然选择回国。

到成都之后的王化琴遇到了青梅竹马的好友,在川大就读的康乃尔。

康乃尔的父亲康余山和王化琴的父亲王连山情同手足,结拜为兄弟,两家关系十分亲密,王化琴和康奈尔又是同岁,亲如兄妹。

这时候的康乃尔身份可不一般,他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领导成员,这是我党领导的一个秘密组织,1936年在北平成立。

看到好友王化琴追求进步,又才华横溢,康乃尔就在1937年9月介绍她到革命圣地延安去。到了延安,王化琴看到了解放区晴朗的天,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当时的她充满热情,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到延安来。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王化琴或许将成为一名革命战士,拥有一份闪亮的人生,可惜到后来,王化琴却阴差阳错地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工。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原来抗战刚爆发的时候,阎锡山受共产党影响很大,很欣赏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向延安提出,向山西派一些骨干力量,去指导那里的抗日工作。

刚到延安不久的王化琴便被组织派到了山西,成为阎锡山身边的人。

1937年10月娘子关战役的时候,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连仲遇见了王化琴,愣是横刀夺爱,把她要到了自己身边,成为他的政治教官。

来到部队之后,凭借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到的知识,王化琴给孙连仲出了不少好主意,受到孙的赏识。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爆发,孙连仲率领部下与日军血战,所部损失七成,王化琴也在战斗中与师部失联。

之后,王化琴与27师残部辗转到了重庆,被安排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在那里训练了几个月之后,王化琴成了国民政府军统局的一名特工。

由于在台儿庄战役中王化琴目睹了国民党军队的积极抗战,军统当时的宗旨也是抗日,而当时国共又在进行第二次合作,军统并没有明目张胆地说跟共产党作对。所以王化琴加入军统时也没有什么思想抵触,不管在什么队伍、什么岗位,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为抗战做出贡献。

王化琴精通日语,加入军统后,化名王坎恳,从事于日语密码破译工作。

在这里工作期间,王化琴成绩突出,被授予上尉军衔。一年之后,王化琴被派往自贡、成都邮电检查所任副所长。

邮电检查所,顾名思义就是对来往的信件和电报进行检查,主要目的有三个。

一是防止己方情报对外泄露;二是窃取敌方和共产党的情报;三是检查进步刊物,防止反政府文章扩散。

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调到成都工作不久,王化琴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上前一看,这不是康乃尔吗?

虽然康乃尔当初介绍自己去延安的时候,并没有亮明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但是王化琴何等聪明,早已明白一切。

只不过对方不说,王化琴也不捅破那层窗户纸,在她看来,大家都是为国家民族而战,也不是什么不共戴天的敌人。

虽然当局要求他们检查中共的邮件,把共产党当做洪水猛兽,但王化琴始终认为,康乃尔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民族,是没错的。

王化琴只能暗暗祈祷好友康乃尔能平平安安,不要被军统盯上。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随着抗日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力量壮大,蒋介石撕下了面具,开始对共产党进行全面打压,国共两党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在成都从事抗日救国运动的康乃尔,遂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

王化琴没有猜错,康乃尔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学生运动的负责人,秘密身份则是地下党组织的联络员,他早在1937就加入了中共,是中共成都市委学生委员会书记、青年部部长。

1940年3月13日,成都发生了饥民抢米事件,这本来是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引起的,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却让共产党背锅,一场精心策划的迫害共产党人的大搜捕拉开帷幕。

国民党顽固派并没有掌握康乃尔什么证据,但是常言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罪名是很容易罗织的。

1940年,国民党扩建凤凰山飞机场时,成都组织了爱国学生募捐,国民党有关部门就无中生有,说康乃尔在募捐过程中贪污了一部分学生的捐款,并且起诉到了法院。

但是当时的司法是相对独立的,并非全部受国民党的操纵,还不错,法官还了康乃尔一个清白,国民党构陷康乃尔的阴谋落了空。

但是顽固派不甘心失败,一心要置康乃尔死地,国民党又开始背地里盯梢跟踪,想拿到他非法集会的证据。

终于有一天,军统掌握了康乃尔在某茶楼开会的情报,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出动特务和警察前去抓捕,希望将地下党来个一锅端。

军统布置任务的时候,王化琴也在场,听到“康乃尔”的名字时,她心中一震。

她想,绝对不能让好友落入魔爪,那样的话,他肯定是凶多吉少。可是自己人微言轻,无法改变决策或行动计划,想要将好友搭救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提前送信,让他早点转移。

但是,想要报信谈何容易。

首先茶楼没有电话,根本没有办法通知,亲自去吧,军统局纪律严明,门口戒备森严,工作时间根本不许外出。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开会时间越来越近,危险正在一步步向康乃尔逼近,形势万分危急。紧急关头,王化琴急中生智,果断用力将自己的舌头咬破,吐了一口血,大喊一声,“晕”倒在椅子上。

同事们见状后不知所措,只好将她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并派了两个特工前去照料。到了医院,王化琴假装去洗手间,到外面坐了一辆黄包车,直奔那家茶馆而去。

因为那家茶馆刚好在医院附近,十分钟不到,王化琴就赶到了。到了那里,康乃尔果然在二楼准备开会,人马上就到齐了。

王化琴一进屋就对康乃尔说了这么一句话:“伯母生病了!”康乃尔何其精明,立即听出对方话中的含义。他给大家使了个眼色,众人迅速离开茶楼。

康乃尔幸运逃过追捕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到了延安,担任中共中央青委秘书处处长。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革命有功之臣,康乃尔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福,而是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再立新功。他先后担任过团中央秘书长、西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副省长、四川大学校长等职。

王化琴后来怎样了?

由于王化琴通风报信,康乃尔脱险,特务扑了个空,军统头子杨超群大怒,下令追查内鬼。军统内部成立了专案调查组,当晚抓捕行动前刚好生病入院,又失踪那么长时间的王化琴被列为重大怀疑对象。

可是无巧不成书,负责调查的专案组组长,恰是此前介绍王化琴进入军统的少将专员吕某。如果王雪琴被判为内鬼,身为介绍人的吕某能不受牵连吗?至少不会再得到重用。所以,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吕某就准备以拖为主,打算将此案拖到不了了之。

在上峰的追查下,吕某借口王康两家是世交,王化琴通风报信仅仅是出于私情,没有政治因素。再加上王化琴的父亲又是成都巨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影响,终于将此事压了下来。

尽管如此,王化琴还是被关了一个月禁闭。

不难看出,王化琴给康乃尔报信,是冒着生命危险的。王化琴解救老友,不仅是为了私情,更是因为她同情共产党,追求进步,反感国民党。

正因如此,王化琴并没有跟着国民党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在1947年就退出军统,到泸州当了一名教师,不再为失去人心的国民政府效力。

在泸州中学,王化琴和校长陆长明一见如故,互生情愫,结为连理,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后来,王化琴和丈夫一同回到广元,在昭化县立中学教书。可是不久后,一场风暴打破了生活的平静,镇反运动开始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在大陆潜伏的特务和旧军警,土匪残余,屡屡兴风作浪,严重威胁社会稳定,许多留在大陆的反动派被镇压,王化琴因为在军统工作过,因此被公安机关逮捕。不久,王化琴被昭化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王化琴欲哭无泪,只能无奈地接受事实,为自己当年的走错路付出代价,然而就在押赴刑场准备执行枪决的时候,王化琴的丈夫突然高举一封信冲进刑场……

经昭化县县长胡谦审验,这是一封证明信,是当年被王化琴搭救的党员康乃尔亲笔写下的,证明了她曾经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过地下党员的功绩。王化琴最终得以免于死罪,被管教三年后释放回家。

那封信是康乃尔获救后写给王化琴的,并且告诉她,如果日后共产党得了天下,有人找麻烦的话,这封信可以保全性命。

王化琴本来是一直将那封信放在家中,可是因为自己已经退出军统,而且从被抓到枪毙只有短短20天的时间,根本没有机会取来为自己申辩,也没有人相信。

关键时刻,王化琴的丈夫陆长明将信翻了出来,不顾一切地冲上刑场,挽救了妻子的性命。

但是经过这一变故,丈夫陆长明心有余悸,害怕之余,选择了与王化琴分道扬镳。王化琴不得已之下,带着两个孩子嫁给了老实人罗顺才,从此过上平凡的生活。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王化琴这才重新站在讲台上,当了一名英语教师。这时候的她,已经年逾花甲,垂垂老矣。但她终于可以发挥余热,回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讲台,依旧欣慰不已。

好景不长,1985年3月16日晚9时,王化琴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1岁。

王化琴是不幸的,她才华横溢,是密码破译的专业高手,却因为走错人生路而受到牵连,差一点付出生命代价。

王化琴又是幸运的,当年因为出于良知和正义感,搭救了众多共产党员,多年以后被从刑场上救回,能得以善终,也算是好人得到了好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军统   顽固派   延安   茶馆   日语   特务   成都   日本   此举   国民党   共产党   年后   地下党   女特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