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什么非死不可?

(一)

岳飞之死算是历史上数得着的冤案,小时候读小人书,到最后风波亭情节,总是忍不住捶胸顿足,为岳王爷扼腕叹息。

长大了才明白,岳飞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全身而退的。中间的原因很多,咱们一样一样来说吧。

首先我们抛开岳飞的个例,来看一看他所在的利益集团与皇帝之间的矛盾

岳飞所在的是武将集团,尽管岳飞从个人品德、精神气节上说,明显要高过其他武将一筹,但是在皇帝眼中,岳飞仍然是武将集团的代表人物。这就与皇权有着天生的矛盾了。

宋朝有“以文制武”的家法,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没有像汉朝和明朝那样大开杀戒,算是给打江山的兄弟们一个相对美满的结局。之后文臣的地位压过武将,即使军队出征,也是以文臣为主帅,武将副之。

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不就被武将被文臣节制的典型么?虽然杨家将故事情节多为虚构,但总归是有现实原型的。


南宋建立之后,出于抗金的需要,武将的权力迅速膨胀

一方面,乱世肯定有流寇和农民起义,武将率兵镇压之后,往往会进行收编补充,当时朝廷是默许这么做的,不然哪来的兵员补充呢?总不能像后世蒋介石那样拉壮丁吧?这样一来,武将手底下的兵就没限额了,朝廷就会猜忌。

另一方面,战争时期兵荒马乱,朝廷的军饷不一定能够足额及时发放,这样朝廷不得不允许军队自行筹措军饷,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允许军队“经商”。

这样军事首脑的权力就扩大了,地方上的事情他们也可以管,跟唐朝的节度使一样,军队成了将领私人武装。更何况很多军官手脚不干净呀,地方财税都进了自己腰包,你说朝廷们不忌惮他们吗?

如果朝廷不“削藩”,继续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南宋的武将集团很可能尾大不掉,难以处理。这就是南宋朝廷对武将集团动手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二)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

赵构一直很心虚,因为他这个皇帝的位置不是正经继承,而是“捡漏”获得的。靖康之乱后,徽钦二帝包括赵家的一堆亲王宗室,都被金人掳掠走,只剩下他康王赵构因为不在汴京而逃过一劫。所以在天下不能无主的情况下,他就意外地被众人捧上帝位。

一个从来没有想过能当皇帝的人,一不小心当了皇帝,在尝过当皇帝的滋味后,他当然不愿意失去到手的幸福。


目前摆在赵构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跟金国死磕到底,每天看上去励精图治,实际是辛苦操劳、累死累活。父兄拥有那么大一片江山,尚且被金国攻进首都,自己只剩下半壁江山,要恢复中原,谈何容易?万一失败,连皇帝也做不成了。所以跟金国死磕,风险大于收益,不划算;

第二,跟金国求和,以小部分代价换来长久和平。虽然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但能收获到一段时间安稳的环境,换言之,可以痛痛快快地享福,而不用再四处漂泊,担惊受怕了。这种做法风险小,收益稳定,值得尝试。

赵构心里还担心一个问题,万一主战派北伐成功,把自己的父兄徽钦二帝接回来,那自己这个皇帝还能不能干下去了?

所以赵构不能让北伐成功,他也认为北伐不可能成功,在他心中,武将势力集团甚至比北边金朝的威胁还要大。

这是当权者对武将集团动手内心最龌龊的理由。



(三)

同样是武将,为什么岳飞被杀?其他名将如韩世忠等人交出兵权后,不也算安享晚年了吗?为何岳飞非死不可呢?

因为岳飞军事能力太强了

在宋室南渡之后,放眼军中,出身最低、战功最著、抗金最力的将领,非岳飞莫属。岳飞是南宋罕见的进攻型将帅,在接连击败金军主力后,金军感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所以在宋金议和时,金朝名将完颜宗弼(金兀术)明确指出“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就是说,不光南宋朝廷看岳飞不顺眼,对手金朝更是把岳飞视为眼中钉,岳飞的处境真是艰难!

岳飞在两件事情上触了皇帝的霉头,第一件事是由于身患重感冒,在淮西之战时未能及时驰援,引得赵构不满,第二件事则更为忌讳,那就是岳飞曾上疏建议高宗立储。

当时赵构才三十岁,他唯一的儿子好多年前已经受惊吓死了,他自己也在逃命途中被吓得丧失了生育能力。岳飞这封上疏,不是让高宗更为难堪吗?更何况在宋朝家法中,武将是不能随意干预朝政的,岳飞好心做了坏事。

就这样,岳飞陷入了绝境,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四)

在南宋统治者看来,岳飞的存在挑战了皇帝的权威,在北边敌人看来,岳飞的存在使得金国南进受阻,杀害岳飞成为宋金议和下的必然选择。

权力的真相令人作呕,但历史没有忘记岳飞。后人在岳飞墓前竖起秦桧夫妇的雕像,让他们生生世世跪在岳飞墓前忏悔。不过杀害岳飞的人实际是宋高宗赵构,奸相秦桧只不过是一个揣摩逢迎圣意的投机者,这点很多人都弄错了。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朝著名的文学家赵孟頫曾经写有一首诗《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诗中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先辈,“南渡君臣轻社稷”,若是赵构以社稷为重,私欲为轻,岳飞这样的进攻性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历史或许因此而大不同。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曾写过一首《满江红》,感慨岳飞之死:

拂拭残碑,敇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这首词写得更为直白,“当时自怕中原复”,秦桧只不过“逢其欲”而已,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正是最高的权力掌控者宋高宗赵构。

掌权者只为了私心,而不顾大义,怎能不令有志之士扼腕叹息呢?愿中华大地上,类似岳飞的悲剧再也不要重演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明朝   军饷   中原   江山   扼腕叹息   父兄   家法   社稷   武将   南宋   朝廷   军队   皇帝   权力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