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红夷大炮和明朝的灭亡

先来理顺一下关系,再讲故事。

徐光启,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他有个学生,也是他的上海老乡,叫孙元化,后升登莱巡抚。接收了一个部将孔有德,后因一只鸡而兵变,带领唯一一个西洋武器训练的新军及红夷大炮投降皇太极。

徐光启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撰写《农政全书》等多本科学著作。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役中惨败于努尔哈赤。而此时精通西学的徐光启在朝中得到重用,他积极向西洋传教士学习关于火炮的知识。徐光启特别注重火炮的制造,曾多方建议,不断上疏,希望能引进火炮制造技术。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探究。

当时西方无论是火炮铸造或者弹道学都已经领先于明朝,红夷大炮的设计比明代原先使用的“大将军炮”先进许多。作为明朝西学第一人的徐光启将自己的学生孙元化也带上了西学的道路,研究西洋火炮,写出了东亚第一本专业著作《西洋神机》,成为明末独一无二的火炮制造和弹道学的专家。

随着大炮装备的越来越多,孙元化的辉煌也开始了,配合袁崇焕驻守宁远,配合袁崇焕筑城制炮明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红夷大炮功不可没。宁远城设有十一座红夷大炮(其中一门还被封为了“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在这次战役中,明军击败努尔哈赤大军十一万人,并将努尔哈赤本人打伤,最后郁郁而终。

红夷大炮怎么来的哪?最早是打捞沉没于东南沿海欧洲商船上的大炮而来。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荷兰海船在广东曲江近海沉没,地方当局派人下海打捞。在那个没有潜水装备的时代,人们的打捞方式相当巧妙。他们先将一艘大船载满砂石,使吃水加深,再将大船航至沉船之上,潜水将铁链系在大炮的铳耳上,之后将砂石抛入海中,借船身的浮力将大炮与沉船分开,再以绞车绞起。

城墙上的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并不全是来自打捞,天启四年(1624年),南方已开始自造红夷火炮,虎门白沙巡检何儒就铸造了十四门。能如此迅速进行量产,与中国当时铸铁技术优秀有关。
在不断的仿造中,明代工匠改进了铸炮技术,使用铁芯铜体铸造法。它巧妙地利用铜之熔点(1083℃)远低于铁(1538℃)的物理性质,于铁胎冷却后再以泥型铸造法或失蜡法制模,并浇铸铜壁。与先前的铁炮或铜炮相比,此种新型火器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比较耐用。

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孙元化因守城有功,破格升登、莱二州巡抚。

尽管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但操作方法却一直是当时许多明军炮手的弱点。

16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家已经用数学知识发明许多简明实用的仪器工具,这与中国全凭经验发射火炮的传统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孙元化起用王征、张焘等信教官员或将领,并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以葡萄牙军官特谢拉·科雷亚为首的顾问团27人。铳规、铳尺和矩度仪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当时孙军中相当重要的训练内容,这些也是一般明朝军队所最欠缺的。

最终,孙元化的部队成为一支受西式训练、采用西方武器的中国军队。这支本应该受到重视的精锐部队,竟然最后因为一只鸡的缘故集体兵变,直接导致了明清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巨大改变。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进攻大凌河城。孙元化急令部下孔有德从海上支援,因在三岔河遭飓风而还。随后兵部又令其从陆路进军,随率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部队虽是奉命北上,沿途却得不到的给养。至吴桥时,风雪交加,百姓惧兵,闭门罢市。一士兵不耐饥寒,偷了当地望族王象春的一只鸡。对方要求孔有德将此士兵“穿箭游街”,引发军队不满,遂拥戴孔有德为主,发动吴桥兵变。

叛军倒戈杀回登州,事情越闹越大,但兵变之初,孔有德并非想叛乱,而孙元化也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兵变,试图招抚。遗憾的是,他想抚,山东同僚却想趁机灭掉这股叛兵。

次年一月,孔有德在耿仲明的协助下,进占登州。特谢拉·科雷亚及其葡萄牙炮手除三人幸存外,全部战死。孙元化战败自刎未遂,为叛军所俘,因为他在叛军中有极高威望,对孔有德和耿仲明也有大恩,所以当时二人一直想推孙元化为王,可孙元化始终坚持不从,他还是坚持忠于明朝,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这支自己亲手打造的火器部队在内战中被消耗一空。

孙元化对叛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孔有德回心转意,向朝廷请求招抚,但最关键的时刻,巡按王道纯却隐瞒诏书,居然继续攻击叛军。无奈之下,孙元化请求叛军放他进京陈明真相。可孙元化刚刚进京就被逮捕下狱。

孙元化

其本不该死,登州失陷时,朝中一帮人纷纷说孙元化已经反了,但他的恩师徐光启上疏代其申辩,表示孙元化不可能反叛,甚至愿以全家百口性命为担保。徐光启德高望重,孙元化接受审讯时,也坦露城破时曾试图自刎未遂,在场幸存者也为他作证。

但他只是一颗子弹,一颗射向首辅周延儒的子弹。在党争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最终孙元化被冤杀,斩首弃市。徐光启多年经营的事业就此毁于一旦,一年后溘然长逝。明实亡于党争,也是对的。

孙元化临死前,给三个儿子的遗言是:不要怨恨朝廷,也不要出来当官,整理遗作,报效国家。三个儿子遵从了父亲遗愿。后来清军南下,孙元化的家乡,发生了惨烈的“嘉定三屠”,他的一个儿子英勇战死。

孔有德的叛军因为掌握了大量火器,山东的明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还在等着招安,最终却等来了孙元化的死讯,他们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从此决心与大明为敌,局面彻底失控了。

孔有德

最终,崇祯六年(1633年),孔、耿二人带着叛军、家眷及工匠10000多人,携红夷大炮十几门,投降后金,向皇太极宣誓效忠。皇太极亲率诸贝勒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

孔有德的归顺,不仅令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经搭配八旗步骑兵后,在当时即形成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明朝   努尔哈赤   大炮   宁远   崇祯   西洋   火器   叛军   兵变   火炮   徐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