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功伟绩,宋太宗收复北汉!太原,伟大的龙脉之城也尽毁其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北汉政权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君主刘继元下贴投降,历时四个月之久的北伐战争宣告结束。宋太宗看着残破不堪的太原城,这根难啃的骨头让他吃尽苦头,伤亡惨重。凝望良久。对太原城恨之入骨,气愤难平的宋太宗下了一道遗患后世的命令——毁了它。

庭议北伐

庭议定北伐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里一天的早朝,赵光义诏会群臣。此次早朝的内容:欲重启收复北汉的用兵计划。赵光义篡取皇位,急需一件事证明自己的能力不逊于赵匡胤。那么完成宋朝的统一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次庭议在赵光义急切的、兴奋的、惴惴不安的等待下展开。赵光义首先发问于枢密使曹斌,说:“后周及太祖伐于北汉为什么没有成功,是因为太原城坚不可摧吗?”曹斌答:“因石岭关将领打援失败,宋军在驻军之地染疾而失败。现在的国家强盛,兵强马壮,讨伐北汉不过是摧枯拉朽而已。”持反对态度的老臣薛居正也委婉的回答了太宗的问题,说:“太原城外百里之内已无居民,收与不收并无大碍。北汉之所以政权稳固,是有背后之强援辽国的存在。”此话忧虑重重,质疑之意尽显(赵光义军事能力不足)。面对质疑,太宗说:“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敌弱我强,于我有利。百里居民已迁,正为今天之事做准备,不可半途废之。朕已决意,卿不可复其言。”当日大事已定,操练兵马,准备出征。

出征前的准备

太宗赵光义决定北伐以后,对内开始操练兵马。多次阅兵于讲武台。训练了一支特战队,舞剑以示君威,震慑敌军所用。运送粮食及攻城器械于边城,屯粮备攻。对外开始频频派使者出使辽国,示好之下麻痹敌人。此时的军队,士气正盛,北伐即将拉开帷幕。

出征北汉

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潘美为主帅。崔彦进等将围攻太原城,郭进负责打援。得知宋军四面围攻太原城,辽国派耶律沙和敌烈前来增援。政见不和的敌烈不顾耶律沙的反对,冒进攻城,埋伏已久的宋军截击成功,重创辽军,敌烈战死。死守太原城的刘继元求援未果,派出第二道求援信,结果使者被宋军劫持,斩首于太原城下。孤立无援的刘继元垂死挣扎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宋军攻势不减,日夜攻城,战斗之惨烈无法描述。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终于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初六的下午结束。刘继元出城投降,北汉政权宣告灭亡。

太原之城的毁灭

城亡国破,宋太宗胜利了,大宋王朝在赵光义的手里完成了基本上的统一。面对残破不堪的太原城,对其恨之入骨,愤怒难平的太宗最终下达了处理意见。毁城灭迹,夷为平地。建设一座城要花十年二十年,毁灭它就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宋军开始放火,在太原城内放火。火势之迅猛令无数来不及逃跑的百姓裹挟其中活活烧死。一天一夜,太原城付之一炬后只剩残垣断壁。宋军开始憋住汾河,使汾河水倒流。倒流的汾河水灌入太原城,土坯的城墙在大水的冲刷与浸泡下消失了。大水褪去,只剩下淤泥一片,夷为平地。太原城的名字也自此消失,改名为平晋县。

迁城与新建

旧太原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太原城。新太原城建在阳曲县唐明镇,街道间都成丁字形,又削去系舟山头。新建太原的种种举动只为了断去龙脉,不在有真龙天子的出现。

总结

北汉政权灭亡了,太原城也被夷为平地。太原城,阻止辽国南下的天然屏障,重要据点,从此不复存在。收复北汉是宋太宗伟大的功绩,而毁掉太原城也暴露了赵光义的狭隘与短视,不自信。导致宋朝的边境及百姓们无时无刻都要提防外族的侵扰与践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太原   阳曲县   北伐战争   太平   夷为平地   丰功伟绩   恨之入骨   兵马   大水   宋朝   政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