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小“细胞”汇聚城市建设动能

从2022年11月下旬起,本报推出“班组风采”栏目,对市总工会评选的上海企事业单位优秀班组“示范性案例”进行集中报道,迄今已连续刊发20余篇稿件,以生动笔触呈现出一幅幅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动人画卷。

20余篇“班组风采”报道,覆盖面广、角度多样,对本市企事业单位优秀班组风貌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

首先,“班组风采”栏目推出以来,报道对象覆盖面广,不仅包括传统产业班组,同时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等先导产业。系列报道聚焦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产技中心、华虹宏力非易失性闪存技术研发班组等高端前沿行业团队,同时,记者也将镜头对准新就业形态班组,讲述美团外卖配送群体、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护理班组等一个个平凡班组服务市民、服务老人的故事。

其次,“班组风采”系列报道不局限于呈现班组岗位建功的优秀案例,还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班组的实际状况,深入挖掘班组建设特色,或围绕岗位创新和技能提升,或围绕绿色发展安全生产,或围绕团队建设提升凝聚力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上海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班组建设的整体风貌,也为本市众多企事业单位班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新年伊始,上海新一轮建设箭在弦上,将城市发展蓝图转化为现实的主角,是千百万职工和班组,期待更多企事业单位的最小“细胞”,汇聚起城市建设发展的澎湃力量。

■ 劳动报记者 王枫

将地铁“每一次转动” 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研发团队的故事

班组成员与供应商一同敲定轴承工艺制作细节。

■ 受访对象供图

外径230毫米、宽度150毫米,在地铁整车中,这种叫“轴承”的小零件,一直无法实现国产自主化生产。在研发容错率低、供应链不稳定等困难下,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研发团队顶住压力,通过三年的技术攻坚,打破这个受制于国外的技术难题。

抠细节,为伊消得人憔悴

轴承,功能主要在“轴”与“承”,轴是负责让地铁列车车身运转起来,承是支撑车身的重力。一辆地铁需要48个轴承,所以这种几十厘米直径的小零件,要承载起整个车身的运转,需要极其严格、精细的制造。这些经验是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研发团队钻研摸索了三年,悟出来的道理。

三年前,公司董事长找到现任团队班组长的李俊强,当时他负责公司汽车轴承的研发,从未接触过高铁、地铁轴承的研发。“国家发改委牵头要做一个标准地铁轴承自主化研发的项目,但是投入成本大、周转时间长,行业内没人敢接、没人能做,我们是国内轴承行业的老大,我们不做,谁来做?”听了董事长的话,李俊强深受触动,29岁的他带头组建了轨道交通研发团队,一头扎进铁路轴承的设计开发中。

“别看这轴承看起来不大,但研发过程十分繁琐,特别是表面磷化,厚度只有几微米。”那年夏天,团队收到供应商送来的一批磷化样品,却都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与团队一起,为了这几微米的工艺,顶着高温天气,每日从奉贤前往嘉定,与供应商一起,一次次试验磷化。“这项工艺的难度在于研发容错率很低,哪怕一丁点失误,上千元一个的轴承材料,就得成批报废。”李俊强介绍,磷化只是完成轴承的步骤之一,所有步骤都是这么一点点“抠”出来的。他本人半年内从160斤瘦到130斤。

三年“卧薪尝胆”打破技术封锁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使用国外进口的?”班组长李俊强表示,其实下定决心研发的话,工艺上有很多家公司都能做到。“但前期研发投入巨大,研发、验证周期长,研发成本都不一定能收回来。”从研发到通过验证,并在四款标准地铁列车上装配后试运营成功,已经用时三四年时间,为了安全着想,试运营的列车还需进行第二阶段验证,在线正常运行至少两三年后,才有可能量产使用。验证过程中,一辆测试用车就需要至少几千万的成本。如此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让行业内的人都望而却步,但作为民营企业的人本集团却顶住了这个压力。“如果轴承受制于人,那我们国家的地铁也要受制于人,所以我们勒紧裤腰带也要干。”整个班组都明白,自己要做的是尽量减少失误,以此削减成本。“我们做的只是小小零件,但是我们希望,将地铁运行的‘每一次转动’都安全可靠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掌握在我们国家手中。”正是凭着这种朴素的民族情怀,这个团队在三年内自主开发的八款轴承通过验证成功试运营,打破国外的行业垄断和技术封锁,改变了中国地铁和高铁轴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陈恒杨

极限承压方显“铁军”本色

——记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废收运班组

抗疫期间,固处公司医废收运班组在定点医院收运医废箱。

■ 受访对象供图

城投集团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处公司”)的医废收运班组,承担着全市医废的收运任务。战“疫”三年,面对始终处于高位的医废量,班组坚守“日产日清”的庄严承诺,在“一线实战”的压力测试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医废实现超极限状态下的高效安全处理”,这句写在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里的话,是对班组成员最凝练也是最大的肯定。

曾日夜兼程

出车里程可绕赤道一圈半

抗疫的三年里,医废专用的黄袋子逐步“走进”公众的生活。去年,随着疫情走势,它密集地出现在隔离酒店、核酸检测点、居民小区,黄袋子里的东西也在针头、药瓶、输液管的基础上,叠加了床单、快餐盒、防护服。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医废量持续多日处在千吨以上的高位,是之前日均量的四五倍。那是班组成员职业生涯里一段极限承压的历程。为了医废“日产日清”,在外援力量的帮助下,医废收运班组日夜兼程,每天出车近330车次,日行驶里程近60000公里,几乎是绕了赤道一圈半。

特殊的挑战磨炼了一支队伍的能力,也磨合出了他们彼此的默契、信赖和真挚的友谊。出车前,收运员们总会互相鼓劲,“2020、2021,我们一起走过来了,2022,我们也要一起走下去!”。

致力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升“拉得走”收运能力

不断提高收运能力,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关键。数年中,班组的一批技术骨干一直致力于以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班组长张燕铭告诉记者,收运能力的提高,和路线优化、车辆装载率等因素息息相关。“在我从业的最早几年,全靠‘人治’,主要凭老师傅的经验做车辆调度,只有到第二天才能知道前一天一共收运了多少医废量;有时也会因估不准医废量,一家医院要出两次车。”而现在,每只医废周转箱都安装有RFID 芯片,当收运员将医废搬运上车后即通过 PDA设备进行信息录入,身在调度室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每箱医废转运的时间、来源、路线和去向。

2015 年,上海市医废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实现了客户管理、智能派车、医废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2019年,该信息终端又与政府相关平台成功实现数据对接,医废实现了从科室的源头产生到末端处置的全流程可追溯。

这三年中,班组还取得了医废车内外自动清洗消毒、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医废收运最后一公里等管理创新成果。据张燕铭透露,目前团队正铆足了劲致力于“医废全流程信息系统”3.0项目开发,更高效率、更智能化的“医废收运处置全流程数字化应用场景”有望在2023年启用。

■劳动报记者 王海雯

百余艘船舶留下他们的“笔迹”

——探访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搭载部支持作业区埋弧焊接三班

班组里特级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

■ 受访对象供图

从20毫米的最薄端,焊接到最厚的70毫米处,焊花飞溅,弧光四射,一条20多米长的弧形焊缝完美亮相。

挑战最高难度的焊接工艺,不断探索创新,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搭载部支持作业区埋弧焊接三班把作品留在了外高桥造船的每条明星船舶上,这支2007年成立的班组队伍是当之无愧的“明日之星”。

挑战焊板极限

焊花留在明星船舶上

技如其名,埋弧焊焊接的是一条条弧形的焊缝。埋弧焊接三班共13人,平日里一组2人开工,高峰期时期6个小组共同开工。班组主要负责属于船舶重要部位的底部和甲板面,经他们之手已累计建造船舶100艘以上,焊缝X光拍片探伤合格率累计超过96%,40万吨矿砂船厚板二氧气体保护焊加埋弧焊混合焊接、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厚板止裂钢焊接……细细数来,班组的战绩累累。

一把焊枪处理厚板已炉火纯青时,去年,外高桥造船公司大型邮轮H1509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埋弧焊接三班自然义不容辞加入其中。然而,与过往工作完全不同,邮轮的焊接工作都是薄板,薄板易烧穿、难以看出是否焊透,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技术极端,埋弧焊接三班开启新一轮的攻坚克难。

“当时碰到个棘手的难题,劳务队不知道怎么焊接,如果报废产生的损失不可估量。”班组长李勇介绍,历经大半年的技术攻关,班组通过模拟分段进行试验,调整了垂直度,不断总结薄板自动焊的操作技巧,顺利解决并推广至劳务队,确保焊接任务高质量完成。

不仅如此,班组成员撰写了2篇关于邮轮建造工艺论文,申报5项焊接专利,论文还发表在行业权威杂志上,将经验传递给更多的焊接人。

老师傅带新人

智能化创新领跑

班组长李勇是一名特级技师,入行40年,像他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班组里并非唯一。

以老带新是制造企业的特色,加入班组的新人往往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进入外高桥造船公司后跟着师傅从打下手、清焊缝学起。“老法师”李勇对班组年轻人的评价很高,“经过一段时间上手实践后,他们都能慢慢独当一面。”

霍闯就是一名从班组里成长的青年焊工,从最初的技校生到现在能够带徒的小师傅,尤其完成基础焊接工作外,他还能推陈出新,总是第一批投身企业焊接实验室,积极学习最新技术。

随着焊接技术引入智能化手段,机器人、锂电池小车的“加盟”让工作效率更高、安全性更有保障。李勇用“一只拿着焊枪还能无线充电的电子手臂”形容锂电池小车,充一次电就能跑16个小时,通过技术员的操控进行焊接。最初这辆新技术小车进入班组视线时,霍闯主动学习,现在已能教其他班组学习小车的操作手法,“包教包会”的“小霍师傅”让其他班组越发有信心,带动其他人也“越烧越好了”。

■梁嘉蕾

城市历史风貌的守护者

——记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创研专班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创研专班传承工匠精神。

■ 受访对象供图

中共一大会址、李白烈士故居、孙科别墅、工部局大楼、古猗园……在一项项修缮工程中,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创研专班围绕建筑修缮技术工艺开展专利申请、课题研究、规范编制、应用实践等工作,为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提供技术支撑。

“传帮带”传承工匠精神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创研专班于2017年6月正式组建运转,班组在“传帮带”中传承工匠精神,以不渝初心守护城市历史风貌。

“在修缮工程中,我们针对传统广漆工艺、清水砖墙修缮工艺、水刷石修缮工艺、泥塑修缮工艺等开展创新研究,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对工艺所涉材料、操作手法等进行创新改良研究,从而增强其应用的广泛性以及现代建筑使用需求的适应性,达到可有效复制推广的效果。”班组员工告诉记者,近年来,经过多番研究与试验,团队在广漆工艺、水刷石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获得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认证。

在红色火种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创研专班聚焦传统广漆、清水砖墙等修缮工艺,开展技术创新改良研究,在传统工艺的探索中寻求历史建筑与新时代的契合点;在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古猗园,班组悉心守护历史建筑所承载的文脉底蕴;在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老市府大楼的修缮项目中,创研专班以集团上海工匠、上海市首席技师为核心成立工匠创新工作室,结合项目建设开展劳动竞赛、立功竞赛等活动,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班组年轻成员成长。

技术创研成果显著

随着优秀人才的成长以及工匠创新工作室创研团队的不断完善,该专班能级进一步提升,技术创研成果显著。

据介绍,专班积极参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第二立面”保护性更新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近现代文物建筑施工中预防性保护方案——外滩160街坊整体保护更新项目》等技术课题研究以及传统工艺操作规范的材料编制,为整个行业规范性、专业性发展贡献经验和力量。

近年来,专班在传统工艺方面开展创研工作之外,紧跟时代潮流,广泛探索新兴技术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应用,成立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数据信息中心,以上海市文联老洋房为例,结合当下先进的三维数据采集、处理和实景建模技术,以创新的技术方案为历史建筑保护、文物实体进行实景数字化建模、测绘出图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为建筑遗产与文物的研究保护、历保修缮、专家评审、虚拟参观等创造更多可能性。

■劳动报首席记者 李嘉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厚板   班组长   班组   动能   上海市   工匠   城市建设   上海   轴承   最小   细胞   地铁   团队   工艺   建筑   集团   行业   技术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