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谋权篡汉,荀彧被逼的自尽,唯留“徒抱忠贞心,遗憾亘千古”

文|木乔

编辑|南破

前言

曹操初见荀彧时,称其为“吾之子房”,后人于是常将其与张良相比。

张良本是韩国公子,荀彧本是汉室朝臣。

张良为报韩国之仇投奔了刘邦,荀彧为兴汉室而去辅佐曹操。

然而,在刘邦大业已成肃清功臣之时,张良得以全身而退;曹操即将坐上魏公宝座时,荀彧却忧愤而亡

荀彧既然以合伙人的身份,为曹操献上“奉天子以令不臣”之计又为何在曹操显露出“代汉”的意图时,与他决裂?

荀彧是汉臣还是曹臣,他前后矛盾的行为出于什么原因?

荀彧始随曹

荀彧跟随曹操时,刚刚2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那是初平二年,荀彧打包了行李从翼州来到陈留,第一次见到曹操。

就见主座上那人细眼长髯,其貌不扬,个子好像也不太高。

不过好在荀彧来这儿也不是冲着曹操的颜值,于是打了招呼就留下了,准备先观察观察再说。

荀彧先前的领导是袁绍,但不是荀彧主动投奔的,只是意外到了袁绍的地盘翼州,就被袁绍请去帮忙。

袁绍出自袁氏,乃是“四世三公”,看起来还是挺有前途的。

结果荀彧跟着袁绍干了一阵,得出来结论:“这领导能聚起人才却不会用,不可靠。”

就转而寻摸了一个新东家,正是曹操。

两年前,董卓狼子野心,废了少帝刘辩,立刘协为汉献帝,并自立为相。

荀彧本来在汉朝的公务员队伍里干得好好的,给皇帝管理笔墨纸砚,眼下看到贼人篡权却无能为力,一气之下辞官回老家了

之后来到翼州跟袁绍,荀彧心里还抱着建一番功业的心思,希望袁绍能讨伐董卓,剿灭国贼

190年,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群雄结盟,在袁术等人的推举下,袁绍成了盟主。

然而此次会盟最后却没有达成目的,每个人都各怀鬼胎,保存实力按兵不动,最后联军内讧,反而加速了后来群雄割据局面的形成

同时也是这一战,让荀彧看出了袁绍的短处和野心,还让他注意到了最早出兵、一直积极行动的曹操。

在我们后世之人看来,荀彧为“扶汉”而弃袁绍,投奔曹操,简直是出了“狼窝”,又入“虎穴”

但抛开我们的上帝视角,彼时的曹操在众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

“建安七子”之一、对大汉忠心耿耿的孔融,曾在那时作六言诗一首,其中两句是:

“从洛到许巍巍。

曹公忧国无私。”

若把这首诗拿去给建安十三年的孔融看,他恐怕只恨不能穿越回去将这诗稿生吃了。

但在初平二年(191年)前后曹操力战国贼董卓,拒黄巾军于青州,所作所为看起来确实挺像个“忧国无私”的忠心纯臣。

总之比当时“刻玺于北方”、想要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的袁绍看起来靠谱多了。

这让荀彧觉得,曹操应当和他是一样的人,是一样想要为这个国家解决沉疴顽疾的人。

此人或许能成为与他一起谋大事的最佳合作者。

同谋不同志

这会儿曹操正式开始创业没多久,又没什么资本,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荀彧的加入让他十分高兴,对荀彧也很重视,大事小事都会来问一问他。

而荀彧不负重托,把压箱底的家伙什都掏出来,一手组建了曹氏集团的谋臣班底。

荀彧与其说是曹操的谋臣,不如说更像是曹操的创业合伙人。

有了荀彧后,曹氏集团里大致可以划为两派。

一是谯县派。

“诸曹夏侯”,就是曹休、曹仁、夏侯渊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亲戚,掌握军权。

这一派的老大就是曹操自己。

每次出战,都是曹操负责带着这群人出去砍人。

而在这时,在后方为他进行大本营防御的,正是以荀彧为首的另一派——颍川派。

汝南颍川是荀彧的老家,东汉士族大多出自于此。

荀彧出身的荀氏,是当地的大家族,祖父与叔父在当时的读书人里很有名气。

于是荀彧给曹操推荐了一大堆颍川人,后来的戏志才、郭嘉、钟繇、荀攸、司马懿等等帮助曹操打天下的能人志士皆出于此。

这些人是冲着曹操来的吗?

笔者以为,这些人更多的是冲着荀彧而来。

曹操因其父亲曹嵩是宦官的养子,导致他在当时的名声并不大好,对于这些心气儿高的读书人来说不算是个香饽饽。

但荀彧本人,在当时的文人集团里极有声望。

荀彧本人的人格魅力自不必说,容貌俊美,爱佩香袋,才略过人。

而另一原因,就是他接过了整个颍川荀氏的士族根基。

此后,他一步一步将颍川这个士族权力中心改造成了曹操的后勤大本营。

而这一点,也是后来曹操能够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

其实历史上最早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的人,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

这计策是袁绍的谋臣沮授提出的,但袁绍没有听,反而让曹操做成了。

而给曹操献上此计的荀彧说得就好听多了,说咱们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

但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把天子接到身边来,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

袁绍当时弃此计不用,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天下名义上还是汉朝,但各地诸侯都拥兵自重,一个被推上皇位的弱鸡天子能号令住谁呢?

但荀彧却知道此计的关键,并不在于诸侯尊不尊天子,而在于诸侯手底下的士族。

他本人就是士族大家世家出身,又当过公务员,如今位列天下名士之首,没人比他更懂这些人的心思。

对于读书人来说,朝廷给的编制,是拥有绝对吸引力的。

这是大多数人寒窗苦读数年的唯一目的,更别提“维护汉室正统”的名号,比如“篡权”,道德上就占据了高地。

而各地诸侯谁手下没几个有本事的读书人,这些人的倾向将会对他们有极强的影响力。

荀彧是这么跟曹操说的。

曹操听了觉得这法子不错,就把汉献帝弄来了许昌。

但荀彧自己心里还是有些小九九的。

你曹操要奉天子,就必须得保证天子活着且在位,汉室正统将因此而留存。

哪怕汉室王朝已经飘摇欲坠,但唯有以这种方式才能勉力维持,等待着汉室中兴的时机。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后,天下士人归心,纷乱的局面得以缓和。

荀彧平衡于汉室与曹操之间,任尚书令,管理国家大小事务,开始大展拳脚。

中原战乱的那几年,也是荀彧和曹操的合作的黄金阶段。

颍川士族成为曹操在外打仗时的坚实后盾,荀彧居中持重,坐镇后方

在战略上,他为曹操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大方针。

在战术谋略上,有他给曹操推荐的郭嘉、钟繇、司马懿。

官渡之战时,许多地方都不听曹操号令了,颍川则在荀彧的管理下持续为曹操军队运送粮草。

甚至,在曹操觉得没法儿打,想要退守许都时,荀彧写信来为他加油:“敌人已经被您摸透了底细,他们快不行了,您再坚持一下,必胜!”

于是曹操没有退兵,最后果真如荀彧所言,赢了。

荀彧对曹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能给曹操献计献策,能给曹操推荐人才,把后勤工作搞得井井有条,还能在精神上给予安抚和鼓励,真正做到了为曹氏集团“深固根本”。

也就不奇怪曹操执意封荀彧为万岁亭侯时对他赞不绝口,真是除了带兵,什么活儿荀彧都给干了。

有一荀文若,确实是曹孟德之幸也。

然而随着势力的增长,曹操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称公两相决

从和荀彧“誓为汉臣”到想当“魏公”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忧国无私”的曹公睡了一觉,醒来就突然想当皇帝了。

在荀彧的鼎力帮助下,曹操连续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张绣等诸侯,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可此时的曹操仍然是汉臣。

“奉天子”之后,汉献帝名存实亡,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如当初的董卓一般,自立为丞相,“参拜不名、剑履上殿”

曹操的野心已经开始显露。

他南下东吴的时候,周瑜便跟孙权说曹操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连周瑜都看出来了,荀彧作为曹操身边的人,能看不出来吗?

但看出来也没办法,荀彧一直意在“扶汉”,曹操强大才能稳住局面,于是在他不遗余力地帮助下,曹操的势力已经成长到了极为强劲的地步。

荀彧最初想的是:我多给你拉点能人,帮你管好后方,你加油,把那些觊觎汉室的人都搞死,咱们合作愉快。

荀彧如今想的却是:只要你不当皇帝,还是汉臣,即便在皇帝面前狂妄些,也无大碍。

在荀彧的思路中,社稷为重君为轻,汉献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汉室王朝。

自己可比管仲,曹操就该是公子小白,两人可以一起称雄称霸,但是头顶上“汉”的标志不能丢。

于是当他发现曹操并不打算做公子小白时,两人的合作就走到了尽头。

建安十七年,“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也满足不了曹操了,他想要加封为“魏公”

荀彧听了大惊。

当丞相,代掌国事,无论如何都还在汉朝臣子的范畴里,可是封公爵,就是曹操的身份绝不该拥有的地位。

封了魏公,距离当皇帝也只是一步之遥,

曹操这是铁了心要取汉室社稷而代之,踢掉合伙人自己开公司了。

荀彧自然不同意,劝曹操要守住忠贞之心,把握好进退的礼度

一番话把曹操说得心绪难平,称公之事也暂时搁置。

但其实这个时候,曹操也已经不需要荀彧了,荀彧更阻止不了曹操的决定。

同年,曹操派荀彧去劳军。

荀彧因病在寿春休养期间,忧愤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曹操命人给荀彧送来一个空的食盒,其中有隐诛之意,荀彧看懂了,于是自尽而死

但笔者认为,对荀彧来说,哪种说法都没有区别。

荀彧真正死于自己为之努力了大半生的理想破灭。

曹操“代汉”之心昭然若揭,荀彧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到了尽头,继续活着就是要和曹操一起被钉在“谋权篡汉”的耻辱柱之上。

于是荀彧选择死在这之前。

汉献帝刘协听闻荀彧的死,大哭不已,下令为他暂停宴会游乐以示哀悼。

也许刘协也清楚地认识到,没了荀彧,没有人还能凭一己之力再将汉室王朝维系上二十年。

《三国志》上记载,荀彧死后第二年,即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为魏公。

在那之后,三国各自称帝,就不是荀彧可以考虑到的了。

曹操“奉天子”的数年间,汉室始终没有被颠覆。

正依曹操所言:“如果这天下没有我,不知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而在这之中,荀彧居功甚伟

结语

苏轼称荀彧“才似子房而道似伯夷”,即说他有张良的才能,却循了姜伯夷“不食周粟”的道。

笔者以为,荀彧与张良最大的不同,是张良没把刘邦当作韩,所以能够功成身退。

荀彧则将曹操看作了汉,结果只能眼看曹氏篡汉郁郁而终。

在荀彧与曹操的合作中,曹操负责枪杆子,荀彧负责人脉和日常工作,志向虽有不同,但利益一致,可共谋大业。

而后曹操称魏公,利益有了冲突,便无法再同路而行。

三国时期,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付诸实践以死明志的人并不多。

荀彧,当算其一。

东汉末年名士何颙在荀彧年少时便称他有“王佐之才”。

如果不是生在乱世,以荀彧的才能,定能成为一代治世能臣吧。

荀彧以身殉道时,想的大概是:待到大汉中兴时,家祭无忘告乃翁。

只可惜,他所期望的大汉中兴,再也不能得见。

这位真正的大汉之臣,唯余后人诗中所叹:

“徒抱忠贞心,遗憾亘千古。”

参考文献

鱼豢《魏略》

陈寿《三国志》

罗贯中《三国演义》

范晔《后汉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奉天   建安   士族   谋臣   王朝   汉室   忠贞   诸侯   大汉   天子   千古   皇帝   遗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