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廷杖”制度是一个怎样的制度?明代皇帝为何那么喜欢用它?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廷杖在明朝被作为一种常规的刑罚,用作惩罚忤逆官员的常规手段。明中叶之后,廷杖的发展到达了顶峰,而廷杖制度对明朝士人风气有着较大影响。

对于士大夫而言,廷杖不仅是一种刑罚,还是一种侮辱人格的方式。其中更有“去衣”廷杖,是对士人人格的最高侮辱,若是当庭杖杀,更是辱人之极。

有数不清的明朝士人体会到了廷杖的屈辱和恶毒,明朝士人被大伤元气,对皇权产生怀疑。同时,明朝士人也可以思考君臣之间的深度关系,不再执着“死谏”。

在廷杖制度下,士大夫对皇权有了新的审视和思考,明朝士人风气也空疏、虚妄,甚至桀骜不驯。廷杖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还只是一种政治现象。

一、重典治国,与士大夫阶层对抗出现的产物

《后汉纪》记载:“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

由此可见,廷杖和政治有关,代表了皇帝个人意志上对朝臣的惩罚。动辄不会轻易对士人用廷杖。但是到了明朝,廷杖就逐渐演变成了刑罚的制度——延伸为杖刑。

明朝的时候,统治者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加上文官集团和皇权矛盾加深,明朝统治者信任宦官、重典用吏。廷杖慢慢作为一种常规的刑罚手段,被延续下来。

朱元璋倡导“重典治国”,为了维护集权统治,朱元璋制定严苛的刑罚,设立了以厂卫为主的监察制度。

文官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还会对皇帝行为进行约束。明朝统治者在与士大夫阶层的对抗中,不断加深刑罚,还会使用“廷杖”手段来发泄自己的怒火。

自古以来,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皇帝为了表示对六卿的尊重,成全君臣之情义,不会对士大夫进行刑罚,最多就是罚俸之类的小惩大诫。

《凤台县志.艺文三.茹太素传》记载:“......陈时务,累万言,太祖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

公元1376年,时任刑部主事的茹太素给朱元璋上呈了一份“万言书”,共1.7万字。随后,朱元璋命中书郎王敏朗诵,然而王敏朗诵到六千字时,就没有念到重点内容。

太祖平生最恨迂儒俗吏,因此,朱元璋喊来茹太素,当庭对茹太素施加杖刑。由此,明朝廷杖制度开始。

如果说朱元璋只是廷杖茹太素小惩大诫,那么后面,薛详却没这么幸运。工部尚书薛详因为对朱元璋上书,直接被杖死。

《明史》曾记载:“庭杖之刑,亦自太祖始矣。”

由此可见,朱元璋因为个人喜恶,用廷杖警告文官,也预示着明朝廷杖制度的开始。

皇帝不信任文官,对士人随意施加刑罚,明朝的皇帝养成对忤逆官员随意刑罚的习惯,这也为明朝官场奠定了悲惨的基调。

自朱元璋开始,明朝历代皇帝对廷杖制度乐此不疲。

洪武至弘治时期,明朝廷杖断断续续地发生,到了正德以后,发展到了巅峰。同时,惩戒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

最开始的廷杖,不需要褪去大臣的衣物,在正德年间,开始褪去他们的官服。这对于士人来是,无疑是种莫大的侮辱。

随着皇权和士大夫阶层的矛盾加重,廷杖从内容、形式都变得更加严酷。在廷杖制度下,士人的风气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二、无节制廷杖,士林风气嬗变

皇帝和其他文官在止不住的廷杖中,失去了彼此的信任。明后期,文官集团和皇帝冲突加重,导致明朝整个士人风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首先是正德、嘉靖时期对廷杖的施用达到了顶峰,皇帝通过宦官对士人施行廷杖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志。同时,廷杖程度更深,立毙于杖下的官员也有不少。

明朝成化以前,被杖者都是厚棉衣重重覆盖,廷杖主要是示辱;明正德之后,更多被杖者打完直接瘫痪甚至死亡。足以可见,明朝廷杖之可怕。

面对如此高压的政治环境,士人内部选择了不同的应变方式。

有些士人为了避免皮肉之苦,选择了明哲保身;有些士人满怀家国情怀,选择仗义执言;还有些士人为了功名利禄,选择了与权宦沆瀣一气。

然而,选择仗义执言的士人下场却并不算好。

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迫切想要南下,恰逢南昌城发生了叛乱,武宗喜不自胜,想以“南下平乱”为借口南下。虽然这场叛乱没过多久就被镇压了,武宗南下之心已定。

见此,百官纷纷谏言,希望能够挽回陛下南下之心。

《明史》曾记录,刑部主事黄巩进行谏言:“如此,则谁为天子者?……古之天子亦有号称‘独

夫’,求为匹夫而不得者,窃为陛下惧焉。”

谁知,武宗恼羞成怒,对黄巩等人进行了廷杖,有人在这场不小规模的廷杖中毙命。

对于忤逆的臣子,皇帝一定会给与肉体惩罚,廷杖就是最常见的惩罚。而在其中“仗义执言”的臣子,下场并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武宗对黄巩等人施行廷杖后,还是暂时妥协了不去南巡的请求。

可以说,在明朝长期的皇权与文官集团的较量中,谁也没有完全胜利过。皇帝让渡了自己部分权利,朝臣随时有毙命的可能。

在这种拉扯下,部分士人把直谏、请愿作为贤臣的标准。士人以死为谏,以全心中的大义。对于皇帝而言,有时候能纳谏,有时候只是罚而不纳。

终究,在封建帝制下,皇帝不能允许有人控制自己。即使武宗暂且搁置南下,最终还是南下了。

士人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或威胁,数十人或数百人联合请愿,对于皇帝来说,就是最无法忍受的。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下,皇权愈发集中。

在廷杖过程中,随时权宦施行,但是也是受到皇帝个人意志的控制。权宦通过对皇帝言行的观察,判断这个人受刑者是否可以打死。

在施用廷杖刑罚之时,施杖的手法也很有讲究。执杖者都受过特殊训练,锦衣卫可以用一张纸包满稻草,一直打到稻草都碎了,纸却不破。

这是一种可以归为“酷刑”的刑罚,受杖者能被打得表皮看不出伤痕,而里面的筋骨却被打断,最终落得瘫痪或死亡的下场。

因此,有些官员为了逃避刑罚,会向宦官进行贿赂。若那些桀骜不驯、志气不凡的官员,下场则一般不会太好。

因此,明后期的士人不再以直谏作为贤臣的标准,转向了更加虚无的追求。令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士人阶层不再触怒他,但士人孤傲的性格没有改变。

直谏精神消退后,有部分士人不再把精力放在治国理政上,而是政治投机上。还有部分士人,受到廷杖之辱,士气已被折损,从而寄情于书画上。

二、直谏精神消退,以书画名家

面对明朝廷杖的切肤之痛,明朝理学大师王阳明有深刻体会。

在《王阳明集》中,曾记录他被廷杖的始末:“......疏入,亦下诏狱。已而廷杖四十,既复绝。”

王阳明曾抱着为明朝报国的天真想法,也曾依靠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在被廷杖四十后,他心如死灰。

这也侧面反映出明朝对士人并不重视的态度,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没有可以赏识自己的君王,明朝士人心气折损极重。

经历了廷杖制度的淫威,王阳明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可以说,经历廷杖对他的哲学理念有着一定影响,而王阳明后期的“心学”理念也进一步造成了士人空疏的风气。

明朝士人空谈心性,放诞而不务实,沉浸在虚无的世界里。虽然有些颇有进取精神的士人,但是在高压的惩罚制度下,这点精神也被消磨殆尽了。

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明朝的士人贪图享乐、醉生梦死。还有的士大夫说出自己人生理想不过“纳一房妾、治一顶轿、刻一部书”,可以说颠倒了儒家学生的根本。

士人不再直谏,而是选择了“享受生活”,不再用尝试在政治上出名,而是换到了书画的方向。

这与明朝统治者的最初设想不同,士人虽然不再“忤逆”他,却换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反抗”他。士人是如此桀骜不驯,或是宁受廷杖,或是转向他处,却坚决不愿意为皇帝服务。

结语

明朝廷杖制度并不是合理和健康的制度,在明朝统治者和士人博弈的过程中,谁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极刑,而极刑只会使人变得更加残忍。

皇帝因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对臣子滥用刑罚。看似士人变得温顺,实则早已脱离了皇帝预期的效果。廷杖之滥,让整个明王朝的士人风气发生改变,也对明王朝造成恶劣的影响

通过对廷杖制度的反思,我们亦可以学习到如何有效利用法律制度。在现代,法律制度十分重要,我们应当吸取廷杖的教训,记住切勿滥用法外之刑。


参考资料:

《明史》

《资治通鉴》

《说文解字》

《王阳明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廷杖   正德   皇帝   明朝   制度   士人   文官   皇权   士大夫   刑罚   明代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