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衰落30年,依然位居世界第三,日本经济是如何起家的 靠什么?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

01日本经济是如何起家的?

日本一个弹丸小国,经济上却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即便衰落30年,依然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甚至此前长期位居全球第二,向美国发起挑战,日本的经济是如何起家的呢?

要说起日本经济的发展,就要从历史渊源说起。

日本的经济发展早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启动,1886年开始罗斯托所说的“经济起飞”,20世纪初完成起飞,走向正常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接近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毁灭性打击,经济近于崩溃状态,但人力资源是不可逆的,二战以后之所以恢复很快,发展加速,主要是人力资源发挥的作用。

美国的援助和朝鲜战争的订货(如修理卡车,飞机)只能算是一种刺激,特别是对于本来就具备相当基础的重工业的恢复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这些领域在战争结束后已经没有市场。

而在二战前,日本的产业发展遵循了通常的规律,即从轻工业到重工业,而不是相反。

原因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落后国家不具备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主要是缺乏技术和资本(资金,设备)。

相比之下,更具备发展轻工业的优势,即劳动力丰富,轻工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缫丝、纺织、食品(农产品)加工。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重点发展了缫丝、纺织、食品工业,当时主要出口生丝,茶叶等初级产品和初级工业制成品,这符合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重工业大致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发展的,包括钢铁、造船,后来加上化学。

除了正常的发展规律,一部分原因是国家战略决定的,因为日本从这时就开始了对外扩张路线,向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扩张,于是与当时的俄罗斯和清朝碰撞。

尤其对清朝的战争,不仅获得了巨额赔偿,还攫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这助长了日本进一步发展重工业的势头,同时也为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一点也是要痛批的!

02技术革新

关于这个时期的技术革新,我曾经做过一些研究。

通常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不会偏离太多,因为技术进步有规律可循,不可能超出和跨越太多。

日本的技术进步是传统技术的提高与近代技术的引进相结合的。

这里面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适当引进先进技术,但不可能全面铺开,因为既没有更多资金,也没有消化吸收的能力,更没有市场。

例如,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在21世纪以后快速实现的,此前不具备这个条件。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久就开始了政府主导的技术引进工作,组建了一些官营工厂,包括从法国引进的著名的富冈缫丝厂。但大部分官营企业都经营不善,最后不得不廉价卖给了民营企业,这就是后来一部分大财阀产生的背景。

同时,传统技术也不断改进,提高,这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传统行业的工匠的不懈努力,一部分则是受到引进技术的刺激和影响。

例如,由于传统行业与近代行业在技术上差距过大,一下子无法直接替换,但又得发展,于是出现了“折中技术”或“中间技术”。

也就是在不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的条件下,尽可能使用替代品使生产力得到提高。

这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背后还有一些原因和条件,包括制度建设。

例如,日本于1885年就实施了《专利法》,保护和鼓励技术创新。进一步于1905年实施了《实用新型法》,鼓励小的发明和创新,这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环境和制度条件。

据统计,1885-1945年日本批准了16万件发明专利,1905-1945年登记了34万件实用新型,这些数字虽然在当时还不如最发达的美国和英国等国,但已经极大地体现了社会创新的热情和能力。

重要的是,其中不乏世界级别的发明。

03明治维新对于日本经济的意义

日本经济发展在很大意义上得益于明治维新这个历史性的事件。

在此之前日本是军事封建制的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8年),也叫江户幕府时期,因为当时的实际统治者幕府将军居住在江户,就是现在的东京,而名义上的国君天皇住在京都。

在200多年的幕府统治过程中,绝大多数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了长崎这个港口,与中国、朝鲜、荷兰保持联系。

这个意义在于,除了有贸易往来,还通过荷兰传入了一些欧洲的知识,特别是医学,因此日本出现了研究荷兰的“兰学”,储备了人才,这为后来的技术、知识、制度的全面引进打下了基础。

也有研究认为,幕府时期日本社会相对安定,也有适当的发展,特别是形成了日本民族的整体文化,这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方便条件。

即便如此,传统封建时期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发展,除了体制问题,也缺少创新机制和能力。

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带来的,因此发生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就成为了后来所有国家发展的楷模。

日本也同样,明治维新之后为了追赶欧洲提出了三大口号“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

在这些思想指导下采取了大量引进技术、制度、思想,移植工业的措施,包括制定法律,革新政府机构,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举措。

整个明治时期(1868-1911),即19世纪的后三十年到20世纪的前十年的大约四十五年,是日本从前现代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西化”的倾向。

我认为,我国与日本的差距根本上在这个时期拉大的。

因为整个明治时期中国依然处在满清政府的统治之下,统治者只知道维护统治,没有改革和发展的意图,更没有方向,老大自居,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即便是19世纪后期出现了洋务运动等变革革新的思潮和动向,也只是停留在少数精英阶层,而不是统治阶级整体的意志,因此不可能成功。

20世纪前半期,日本走了比较曲折的道路。

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如贫富差距拉大,据研究20世纪20年代基尼系数高达0.57,这间接导致了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

另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扩大海外市场,于是日本加大对外扩张力度,包括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和掠夺。

更严重的是直接发动侵略战争,试图将中国收入到日本的版图中,这种行为遭遇了欧美列强的担忧和抵制。

而随着日本野心的膨胀,加入到德意日轴心国,与美英法等国的同盟国形成对抗局面,最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进而全面失败,成为战败国。

这一点,也是极为不齿的,一个国家发展,如果走到靠掠夺,那这种发展有何意义呢?将永远被唾弃!

04二战后的日本经济

二战以后,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在长达6年之久的占领过程中,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很多重要的改革。

包括整肃战犯,解放妇女,教育自由,经济民主化,解散财阀,修改宪法,农地改革等。

这种美国式的民主化改革,为后来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因为二战以前日本只能算是半民主国家,封建势力较强,妇女没有参政权,不允许成立工会,共产党是违法政党。

1951年旧金山和约,使日本走上了正常国家的道路,也开始了新的发展过程。

政治上,主线形成两大政党体制,而其中之一的自由民主党长期执政,保持了政权的稳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政策的连续性较好,能够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日本虽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但长期一党独大,形成了日本独有的政治生态。

这种情况与新加坡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新加坡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

而日本不是,曾经的社会党,后来的社民党以及民主党,都曾经执政过,这给自民党形成压力,弄不好就会丢掉政权,因此会努力工作。

经济上,一部分由于政府推行的较好的政策,一部分由于民间旺盛的活力,导致了从二战结束后不久就实现了高速增长。

过去人们认为日本的高速增长是从1955年到1973年,事实上从1946年开始就是高速增长,一直到1973年都保持在9%的增长率。

也就是,应该将日本的高速增长时期延长到1946-1973年。具体而言,由于二战以前的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积累,二战以后的发展相对顺利。

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二战以后的经济发展说成是第二次经济起飞。

原因是,二战当中日本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几乎崩溃,战后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不仅失去了曾经的殖民地(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中国东北),而且本土遭到了美军的轰炸,东京都几乎变成了废墟。

纵观二战以后日本的产业发展,依然是从轻工业开始,然后是重工业的路线。

20世纪50-60年代是纺织工业主导,60-70年代是钢铁和化工主导,70-80年代是机械和电子主导,90年代以后是汽车和电子主导。

这当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日本特色。

至此日本经济发展的路线就很明确了!

而在经历长期发展后,日本也经历了衰退,但相对来说,依然在全球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但是对于日本在经济发展中,走军国扩张掠夺这件事,我依然提出批判,毕竟我们是非常大的受害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日本   明治维新   幕府   重工业   美国   中国   日本经济   经济发展   时期   世纪   世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