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83年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图片备注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1983年 姜可运摄

沈阳市小型拖拉机厂生产的十二马力“金牛”牌手扶拖拉机,成为辽宁农村的热门货,1983年的头十天就成交小型拖拉机780多台。

卢炳辉摄

由辽宁省对外贸易总公司和香港中辽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辽宁省出口商品展览会,1983年3月5日在香港展览中心展出。这是辽宁省第一次在香港举行的大型综合性展览。

营口市针织一厂 1983年 姜可运摄

产品质量一直较差的辽宁省轻工业,1982年实行局长分工包干的责任制以后,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在去年全国工业品质量评比中,辽宁省轻工业品夺得四块银质奖章,在全国轻工业90种产品评比中有57种进入前三名,其中29种荣获第一。

1983年 苗明摄

辽阳工业纸板厂生产的大型电绝缘纸板和提箱纸板,在1983年3月全国同行业评比中双夺魁。1982年该厂15个品种中有6个品种分别获得市、省和轻工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

辽阳石油化纤城 1983年 赵立元摄

辽化仪表厂科研室钳工班班长赵崇(右)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辽阳石油化学纤维工业总公司是我国当时最大的化纤联合企业。辽化建设的同时,在200公顷的荒山坡上为企业的六万五千名职工建起了较完善的生活区,一个现代化的化纤城已初步形成。

姜可运摄

1983年5月13日,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沈阳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大会,热烈欢迎296机组和旅客安全归来。

西露天煤矿煤炭回收队 1983年 苗明摄

雕刻厂

抚顺西露天煤矿自营企业第一公司创办三年多来开辟了回收煤炭、综合加工等十多项生产门路,安置本矿职工待业子女一万一千多人,1982年公司的总产值为3100万元,比1981年增长62%。

日本机械输出组合和日本塑料机械输出促进会于1983年5月31日-6月10日在沈阳市辽宁工业展览馆举办“日本橡胶、塑料工业展览会”。

1983年 孙连生摄

铁岭地区农业科研人员育成的“铁丰18号”大豆品种,在七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种植后,证明它是适应范围广、产量经济效益高、商品性能好的优良大豆品种,荣获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

1983年 孙连生摄

粮食获得特大丰收的铁岭县广大农民踊跃向国家交付农业税和偿还贷款。

1983年 苗明摄

抚顺市文化宫的工人故事团团长、辽宁发电厂助理工程师张功升讲了2000多场,听众达23万多人。

1983年 孙连生摄

开原县东关大队副队长王焕武,自建一个土冰窖储存蔬菜,供应市场。这种冰窖放置的冰块终年不化,储菜时间长。在他的带动下,1983年全县已建起57个土冰窖,补充了县城蔬菜淡季的不足。

左起:崔云海、庞彩霞、白海峰、白玉红 1983年 肖野摄

朝阳县大平房公社黄花滩生产大队4队的4名青年,在1983年全公社开展的“百名青年植棉能手竞赛”的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种植的棉花亩产皮棉都在200斤以上,比过去增产一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辽宁   辽阳   沈阳市   辽宁省   新华社   冰窖   纸板   日本   化纤   品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