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经被芬兰打得有多惨?50万苏军出征只有10多万人活着回来

苏联曾经被芬兰打的有多惨?

苏联大军有近50万人出征,活着回来的只有10多万人,有多达30万人葬身在芬兰的永久冻土层中。

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史上最宏大的战争之一:苏芬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芬战争是一场持续了3个月的战争,双方分别是苏联芬兰。苏联企图并吞芬兰,最终以苏联的胜利而结束。苏芬战争的发生理由有很多,介绍几个重要原因:

一是有关安全问题。苏联长期以来一直害怕芬兰会成为一个对其安全构成威胁的力量,因此想要控制这个北欧国家,增加自己的战略安全。

二是历史纠纷。早在1700年以前,这两个国家就存在历史纠纷,苏联一直希望收回曾经失去的领土,消除他们在被芬兰占据的鄂拉河河口的不安全感。

三是经济关系。苏芬经济互动密切,苏联希望从芬兰分一杯羹。

苏芬战争 图1

近日,有不少人对芬兰如何击败苏联30万士兵感到惊异。

这是因为尽管芬兰拥有一个规模极小的军队,但其精神是如此坚韧,芬兰人民拒绝投降,拒绝屈服于苏联的威胁之下。

对芬兰军队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军事指挥。在军事指挥上,芬兰充分利用自然和地形的优势,有效地采取战术,把苏联的蠢蠢欲动蒙在鼓里,并使之无计可施。

另外,芬兰人民的精神也非常重要。芬兰人民的精神是强烈的,他们靠着自己的勇气,坚持不懈地对抗强大的苏联,带着他们自己的思想和信念,一路走来,带给了苏联沉重的打击。

苏芬战争 图2

最终仍然敌不过北极熊,芬兰还是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与苏联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冲突的结果产生了很多讨论。1939年11月30日,苏联进攻了芬兰,开始了为期90天的被称为“芬兰战争”的战争,芬兰被迫接受苏联的历史性缠论。芬兰当时只有约300万人口,不能在与苏联大国的战斗中获得胜利,但仍然采取了多种士气高昂的抵抗措施。

苏芬战争 图3

最终,芬兰在1940年3月12日签署了胜利无望和无条件投降的条约。芬兰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包括北部一半的领土,约20万成人的强迫外移,以及大量的财产损失。

芬兰后来回过神来,恢复了国家尊严,最终在冷战期间成功的建立一个稳定繁荣的国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芬兰   苏联   河口   北欧   领土   世界大战   纠纷   战争   精神   国家   苏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