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的结局竟在那年春节便已注定

一提起新春佳节,人们所想到的总是喜庆的气氛。然而,在55年前的越南战场上,春节却成了开启一场大规模攻势的时机。充满讽刺意味的是,这场攻势尽管以失败告终,却决定了越南战争的结局,以下便是1968年北越春节攻势的故事。

一、春节攻势前的越南战局

自1965年美国派驻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以帮助保卫空军基地以来,驻越美军的规模不断增加,他们的使命也从保卫基地变为积极参战,以支持南越军队,并杀伤北越士兵。驻越美军从几千人上升到3万3千人,8万2千人,17万5千人,36万8千人,47万人,终日从事清剿任务,与向南渗透的北越军队就一些战略要点展开反复争夺。约翰逊总统在倍感沮丧的情况下,也曾问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我们增派军队时,敌人也不能增加军队吗?果真如此,何时能了结呢?”

约翰逊:威斯特摩兰,你到底行不行

尽管战局僵持,但威斯特摩兰努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1967年11月,威斯特摩兰回国述职,向国内传达了关于越南战争的乐观判断。他一下飞机就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我在越南的四年中,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鼓舞。我们正在取得真正的进展。”在另一次演讲中,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已经能够“看见隧道尽头的亮光”。然而,局势的发展很快就会给威斯特摩兰以当头一棒。

在北越看来,经过数年的拉锯战,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在主要城市发动攻势,将引发大规模的群众起义,从而推翻南越政权。为此,北越不断地向南越的重要城市和省会城市以及附近地区偷运人员和武器装备。一些“出殡的人”常常抬着装满武器和弹药的棺材,并在寺庙和教堂附近选择一些日后容易找到并利于挖掘的地方掩埋起来。还有的时候,他们将炸药藏在盛放土豆和大米的竹篮里。甚至有些穿着平民服装的越共士兵混在南越平民中,回到城里欢度春节。

正在研究城区地图的北越军队

为了进一步掩盖即将到来的攻势,北越于1967年对美军发动了一系列牵制性进攻行动。数万北越军队包围了美军海军陆战队位于老挝边境和胡志明小道附近的溪山基地,并于1月21日起开始猛烈炮轰该地。溪山仅有6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驻守,并且在被包围后,美军只能通过空投提供补给,这自然引发了美国军方与政界的极大关注,林登·约翰逊总统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立下军令状确保溪山不失守,“我不想看到溪山成为第二个奠边府”。

当年法军在奠边府的失利宣告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殖民帝国的彻底破产,约翰逊可不想重蹈覆辙。美方对历史先例以及不利战场局势的焦虑都使得北越对溪山的攻击达到了预想的牵制效果,即使在共产党发动春节攻势的那天早晨,威斯特摩兰将军仍然坚信共产党的真正战略意图在于攻占位于溪山的海军陆战队基地。他宣称,共产党对于西贡和其他城市的进攻行动“是为了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南越北部转移开的牵制性佯攻行动”。

奠边府的法军(上图),溪山的美军(下图)

二、春节攻势的展开

北越将进攻时间选在了越南的农历新年。人们总是用筵席和烟花来庆祝节日,在过去几年中,交战的双方都遵守了节日停火的规定。早在1967年10月,北越宣布将在1月27日至2月3日间停火,以庆祝春节。受此影响,当1968年1月30日春节开始的时候,南越一半以上的军人和警察都放了假,因此北越相信自己的进攻将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然而,在具体实施春节攻势时出现了一些状况,一些北越部队于1月30日便在南越北部的七个城市同时发动突然进攻,美军指挥部门紧忙取消了原定的为期36个小时的春节停火计划,并命令所有部队开始进入戒备状态。但是,由于以前也经常进入戒备状态,对此已麻木的大部分美军人员没有对这场将要落在他们头上的猛烈进攻进行充分准备,有些部队甚至连最起码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

1月31日,超过8万名北越部队在逾100座城市发动起义,其中包括越南的旧王都顺化和首都西贡等关键城市,打击美国驻南越大使馆、总统府和广播电台等重地。一个由19人组成的越共敢死队用炸药包在大使馆院子的外墙上炸开了一个宽约3英尺的洞口,然后开枪打死了企图阻挡他们进入院子的美国卫兵。守卫院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以及火速赶来增援的南越军警经过六小时激战,方才歼灭这支小分队。与此同时,南越军队经过六个小时的苦战才将广播电台从共产党手中夺回。

美国驻越大使馆内,美军检视北越军人尸体,可见他们已突入院中

在西贡外,顺化城也见证了惨烈的战斗。在春节攻势开始之前,有两个团兵力的北越部队化整为零地分散,并乔装成平民渗入顺化城;他们在外围的其他北越军队的支援下于1月31日控制了该市。顺化老城四周是石头砌成的城墙,墙外是宽而深的护城河,在控制该城后,北越军队在城堡内又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美军在南越军队的支援下,冒着冰凉的大雨,与占领军进行了为期25天的逐屋激战,方才彻底重夺顺化城,电影《全金属外壳》对这场战事多有描写。

化为一片瓦砾的顺化城

三、春节攻势的影响

北越发动的这场春节攻势尽管以失败告终,却引发了美国公众对越南战争的持续关注,使他们认识到,在冷战的话语与军方充满乐观的估计下,潜藏着残酷且持久的战争,其代价便是美方和越南人的生命。

每天晚饭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战地记者们都不约而同地站在位于西贡市中心的帆船宾馆的主楼顶层观看战斗场面;夜幕被堤岸上空的炮火以及美军发射到敌人阵地上空的曳光弹照得通明。广受尊敬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于2月中旬飞抵南越,实地采访了正处于战火之中的顺化城。他在2月下旬返回华盛顿后进行了一次长达半小时的特别报道,提出“发生在越南的这场血腥经历将在僵局中终结”。

亲赴顺化采访的克朗凯特

约翰逊总统看到该报道后大惊失色:“倘若我失去了克朗凯特,我便失去了立场中立的美国人的支持”。在随后的民主党新罕布什尔州初选中表现不佳的约翰逊最终放弃寻求1968年总统候选人提名,并拒绝了威斯特摩兰的增兵请求,将他调往它处,同时着手促进和谈进程。继任的尼克松政府也着手实施越南战争的“越南化”,即由南越部队而非美军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

在新闻直播外,一张拍摄于春节攻势期间的照片也引发了美国公众的极大恐惧。(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及其后话,参见一张决定了越南战争结局的照片)南越军队一名高官未经审讯便亲手处决了一位北越俘虏,脑浆四溅。第二天早晨,这张当众处死越共战俘的照片被美国的各大报刊在头版醒目位置转载。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在观看了这则新闻之后勃然大怒。几天后,他质问播放这则新闻的媒体,“你们究竟帮谁说话”?为什么不从越南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进行报道。

某种程度上而言,腊斯克的抱怨有其道理。春节攻势期间,北越军队同样犯下了暴行,在顺化,他们着手处决被认为是亲美的或者效力于南越政权的人士及其家属,共有超过2800名男女老幼遇害,美军和南越军队在重夺顺化后,发现了多处大型乱葬岗,赶到现场的亲属哭声四起,此起彼伏。战争给越南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尽管经过春节攻势,越南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但这场战争还得延续7年之久。而即使是在战争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次事件仍旧是越南社会的一道伤疤,迟迟不能愈合。

如果您喜欢本文,或是对美国历史感兴趣,请移步微信,关注“美国与战争的历史纠葛”公众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南越   约翰逊   顺化   北越   春节   越南   美国   攻势   美军   军队   结局   越南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