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陈大帅!一针见血识战局,韩德勒心不甘终溃败

风雨萧条尽微霜,打得了日军快投降,只恨家国危常在,便把枪火向内扬,这四句话很好的体现了大奇接下来要讲述的情况,也就是粟裕大将的成名之战,黄桥战役,那么这场战役是如何用7000多将士对战韩德勒10万人?又是如何把这场战役打得漂亮的?别急,咱接着往下唠,继续看时可以动动发财的手指点个赞为大奇加个油哦

1940年是新四军发展的关键之年,这年国民党顽固派不但堂而皇之消极抗日,而且理直气壮的开始了反攻政策,当年春,国民党第3和第5战区以及鲁苏战区的部队,开始大举进攻华中方面驻扎的新四军,于是中央指挥部开始了相应的反击,派出了陈毅和粟裕两名大将南下,俩人分别担任正副指挥,率领下辖的第1、2、3纵队,共九个团7000余人东进黄桥

一是为了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抵抗国民党顽固派的北上,当时国民党军鲁苏战区副司令是韩德勒,从方石岭战役之后,主战派的韩德勒官职本该一撸到底,他通过圆滑的手段走通关系,在当时的江苏省挂名了一个主席职位,接到北上进攻的命令之后,韩德勒信心满满

因为他自诩拥有近10万士兵,面对北下而来的新四军兵团皆来者不惧,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好像并没有如韩德勒预计的那样走

1940年6月,在陈毅和粟裕两名指挥官率军安顿下来分析之后,立即给中央指挥部去了信,信中陈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解决苏北问题,须先向省韩下手,这一句精准地判断出了当时的局势

当时驻守苏北虎口之处的是李明扬部队,郭村是其下辖的防区之一,在看到南下的新四军在郭村连续长时间不撤走,便想着把新四军驱赶出界

但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苏皖地区驻扎的支队正好联合南下的新四军,对李部进行了夹击,李明扬节节败退,新四军乘胜追击势头直接逼近李明扬在泰州城的老巢,眼看马上被一窝端

李明扬马上给国民党军部发出急电请求支援,但是当时的蒋介石正在考虑与八路军画界的全盘大局,根本无暇顾及他这个小喽啰,只是敷衍回复让他静候解决

李明扬看挣扎无望便主动要求谈判,谈判后双方承诺,新四军放还李部的俘虏和部分的被缴枪械,李则承诺如果新四军借道东进时必会相让,这一战极大地鼓舞了陈毅

7月25日,陈毅和粟裕部按照计划继续挥师东进,这时的韩德勒还在畅享自己北上进攻获得胜利的喜悦,殊不知危机已然悄然来临

韩德勒虽然自信但却不是个没脑子的人,相反此人经历颇多,仁者见仁,脑子灵活且善于利用条件,不然也不会在年轻的时候攀着顾祝一路直升,这不仅靠的是自身的实力而且也靠着他精明的脑袋

自知道新四军挥师南下进军苏皖,他就把新四军当做头等大患,想要在黄桥这处阻止陈部的新四军继续东进,并把自己下辖的5个保安旅7000余人分成左路军,李明扬、陈泰运所辖部队为右路军,分两翼夹击

自己的嫡系部队89军和其下辖的,第33、117师以及所属第六旅命为的中路军,则从曲塘、海安等一线主攻东进而来的新四军,试图全歼陈部于黄桥处

但是陈毅和粟裕两名指挥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当即他们就看出了韩德勒的意图,他们没有马上轻举妄动,而是将计就计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想法,准备把韩部挡在黄桥,而韩德勒仗着自己装备精良,弹药充足根本无所顾忌

他认为这根本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真要说起来也是,因为虽然经历了方石岭战役全军覆没和当逃兵的窘境,但是他也曾用以狠厉的手段杀害了陈文以及带领的部队

他认为对内作战是有必要的,所以在国民党的那一派他倾向于主战派,曾在1938年10月,他就取缔了,以中共党员为主组织建立起的苏北抗日同盟总会,当时他给出的理由是这组织不符合《江苏省民众组织条例》所以予以撤销

而且他曾经也致电国府军委,不能不经军委和各地长官批准就发展游击队武装,诸如此类建议都是在隐隐附和蒋介石北上计划的方案,也因此这个建议不仅被国府军委会批准,而且被转发到各战区执行

他本人也颇受国民党部看重,于是,对于此次战役他极有信心,但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根据得到的情报,陈毅和粟裕商量把带来的三纵队给他包圆,也就是说按照陈部的计划,第1纵队穿插到黄桥以北的营溪和老叶庄一线

而第2纵队则奔向黄桥以东,3纵则是由西向东正面迎接韩部,中途经过了李明扬部队的辖区,当然李部也兑现了当时自己的承诺,放了陈毅部过去韩德勒气的破口大骂

本来他的作战计划就是各部队联合作战,他自信的底气是什么?,不就是知道自己人在苏北地区驻扎的部队数量众多吗,但是韩德勒可能忘记了,自己的“万人”部队是东拼西凑过来的,根本和自己不是一条凑,从对待李明扬的事件上就已经可见一斑

左路军派遣的5个保安旅对于这场会战是保持观望态度的,右路军中陈泰运和李明扬更是心有不快,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原因,这样筛选下来好像只剩韩德勒自己那89军的嫡系部队,但也有1.5万人

当时黄桥驻扎的新四军有7千余人,这样实力好像也比较悬殊,于是粟裕决定拿89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独6旅开刀,他把1纵、2纵近6千人用作灵活力量,隐藏与黄桥的西北处,也就是顾高庄、严徐庄一带,然后再由2纵派出2个营到古溪、分界等处,实行机动灵活的诱敌深入,再让3纵来防守,之后西南两面只放后勤人员警戒

10月2日到5日,中央指挥部已经派遣八路军和新四军南下东进支援陈毅部,而苏北的韩德勒军本来9月30号就已经出发,但是恰逢下大雨,直到10月4日凌晨才到达黄桥东门,却在此遭遇新四军强烈的阻击,下午时分,韩德勒的独6旅终于到达了战场,也就是黄桥北面,当时部队前进的队形正好由北向南成大一字形展开

正好方便伏击在那里的1、2纵队把他们分段

截击,独6旅被分割围歼,中将翁达战败自杀,眼看着国军颓势渐渐显露,持观望态度的李部、陈泰运以及其他观望者更不愿行动,这就相当于韩德勒失去了右臂

而这时另一支韩部嫡系117师已然到达了黄桥东北,听到这个战况后更是警惕,当时带队的是李守维,此人颇受韩德勒器重,唯韩马首是瞻,此时他十分恐慌,他当即下令立即停止前进,就地构筑防守工事

而这边的33师还在做困兽之斗,这日午夜,新四军2纵队迂回到33师侧后方,并在凌晨之前插进黄乔东的分界地段,1纵队此时也没有歇着,而是由高桥插向了东南,到达李守维指挥部侧后把韩部的退路彻底阻断

等到了5日凌晨,3纵已经和北上而来的江南新四军顺利会师,并且联手歼灭了韩军33师师长孙启人,等到了5日上午时分,新四军1、2、3纵合力对李守维部发起进攻,双方僵持一天,经过战况分析之后,苏北指挥部决定当晚就对李部发起总攻

当夜李守维溃败逃走,慌乱之中落入了八尺河中溺亡,117师也成一盘散沙,自此苏北新四军歼灭韩德勒主力1.1万余人,迫使韩德勒不得不退至兴化一带,而陈毅部顺势占领了海安、东台等地,黄桥战役的影响,不仅是新四军推进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一大进步,而且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勇于斗争的精神

因为黄桥战役之前,韩德勒在鲁苏地区不仅是主席,而且是以鲁苏战区副总司令的身份统领苏北各武装,韩德勒的底气就是自己那支89军的嫡系部队,而黄桥战役之后,韩部的嫡系几乎全军覆没,其他的官员、士兵等也都是军心涣散,辎重、军需也是损失惨重,自此韩部势微,地盘也逐渐萎缩,旁边依附的武装也都离心离德,韩德勒逐渐被边缘化,好了,本期内容就先讲到这里,期待下期见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海安   苏北   指挥部   嫡系   纵队   战区   大帅   战局   军委   国民党   战役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