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天穿什么衣服?有图有真相!其实古人比你穿衣都奔放

文|史说百家

编辑|史说百家

前言

每当夏季来临,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躲进空调屋中,喝着冷饮扣着手机,特别惬意。

然而在古代却没有这些科技,古代百姓只能通过对衣物的改良,达到夏天穿衣凉爽的目的。

从后世出土的壁画、文物等来看,古人夏天的穿衣风格特别的开放,就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很前卫。

出土的壁画中究竟画着什么呢?古人在夏天又到底穿的什么衣服呢?

先蚕圣母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四个字:衣、食、住、行,可见衣服的对于我们来说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帮我们遮挡太阳的直晒,还能够帮我们抵御寒冷。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靠打猎为生,他们穿梭在森林中,身上很容易被划伤,为了保护自己,祖先们用树叶或者兽皮,挡着自己的重要部位。

现在的人在发掘原始人的遗址时发现,我们的祖先会将兽骨磨成尖细的骨针,用这些骨针将兽皮洞穿,缝合起来,做成了早期的衣物,甚至还会用赤铁粉给衣物染色。

兽皮衣

黄帝打败蚩尤之后,建立了新部落的首领,他除了带领大家发展种植、畜牧外,还让手下的伯余等人制作衣物、帽子、鞋等,并让嫘祖制作衣物的原材料。

最早的原材料,是对树皮进行加工,做成麻,再将麻织成网,最后做成衣物,有时候部落中的人打回来了野兽,嫘祖就会带人把野兽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

至于后来蚕丝的发现,完全是一个意外,嫘祖因为日夜操劳,总是没有任何胃口,部落中的女人就上山给嫘祖采摘果子,希望甘甜的果肉能让嫘祖食指大动。

树皮麻衣

但这些姑娘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好吃的果子,果子要么很酸、要么很涩,直到天黑的时候,女人们在桑树上,发现了许多白色的像是果子一样的东西,就采摘回来。

回来后大家发现,这种白色的“果子”,根本就咬不动,就去告诉嫘祖,嫘祖发现这种“果子”是由丝状物组成的,这些丝特别的坚韧,而且摸起来特别的舒服。

嫘祖立马找黄帝商议,就亲自上山打探究竟,经过仔细的观察,这种丝是桑树上一种白色的虫子吐出来的,这些虫子会用丝包成的茧保护自己,完成自己的蜕变。

这一发现让嫘祖喜出望外,经过不断的尝试,嫘祖发明了缫丝和织绸的技术,并制作出了最早的丝绸衣物,这种衣物穿着舒适,受到大家的喜爱。

之后嫘祖还带领大家大量种植桑树,总结出了养蚕的方法,她把自己的这些经验、技术,完完全全的教给了其他人,后人感念她的功德,就将她称为“先蚕圣母”。

随着一代代人的改良,衣服的款式开始多种多样,特别是古人在夏天为了避暑,可没少在衣物上下功夫,这才生产了一系列看着就“凉快”的衣服。

纱衣

自从嫘祖发明了丝绸之后,大家发现这种衣物特别舒适,而且透气性好,还能根据织造衣物时,改变丝绸的密度,制作出适合不同节气穿的衣物。

比如说实地纱,是纱衣中密度最高的一种,这种纱衣看起来和绸缎制成的衣物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密密麻麻的细小气孔,所以透气性非常好。

再比如说亮地纱,是纱衣中密度最低的一种,这种纱衣看起来就像是透明的,穿起来特别的轻薄,据说因为这种纱衣太透亮,还传出过一些趣闻。

传闻在唐朝时,一位官员身着五层纱衣,但他的同僚还是能透过他的衣服看到他身上的痣,这位官员也因此而被取笑,传闻真假无法辨别,但也能反映出这种纱衣有多轻薄。

根据对后世出土的汉朝墓研究,其中就有一件纱衣,这种纱衣轻薄如翼,整件衣物仅有50克左右,夏天穿在身上不仅感受不到衣物,透气性还特别好。

如此看来,在汉朝时期,我国纺织纱衣的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纱衣受到了当时权贵人士的追捧,成为了这些人过夏的主要衣物。

素纱禪衣

他们会身着纱衣,躲在自己的避暑山庄中,抱着从古代冰窖产出的冰,喝着由这些冰制作的,混合果汁、牛奶的凉饮,吃着冰镇的水果,过的十分惬意。

不过纱衣也有缺点,那就是太过于耗时、耗钱、还耗人,特别是原材料蚕丝,即使古代养蚕技术已经很发达,但要说人人都能用的起还是不现实的,所以纱衣只在权贵中流传。

葛衣

普通人过夏就要艰苦多了,他们造不起冰窖,更造不起避暑山庄,夏天晒得他们无路可逃,他们还要出门为了生计而劳作,如果遇到体质不好的,很容易因此生病。

好在有一种物美价廉的材料,可以替代纱,制作成衣物帮助普通人过夏,那就是葛布,葛布的原材料,来自于一种蔓草茎及杆中的纤维。

最早关于葛布的记载,是在《诗经》中,里边有不少关于采葛制衣的诗句,可见葛布早在周朝时,就已经存在了,是老百姓过夏衣物的首选。

葛布虽然比不上纱衣,但是作为纱衣的替代品,葛布同样拥有着透气性高、吸汗能力强的优点,特别适合在夏天穿,许多人都叫葛布为夏布。

根据生产的葛布内纱线粗细,葛布也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级,细葛布造价比较昂贵,也是贵族人士才能用得起,朝廷还会给官员发这种细葛布制作的葛衣。

比如杜甫就收到过,有年端午节,杜甫就收到了朝廷的发的礼品,一件夏季的细葛布官服,把杜甫感动的热泪盈眶,还写了首诗感谢朝廷。

葛布衣

至于粗葛布,造价就没有那么昂贵了,并且透气吸汗上也不含糊,老百姓在过夏时,大多穿的就是粗葛布制成的衣物,这种衣物物美价廉,在古代畅销了几千年。

当然,再透气的衣服,随着百姓在夏天外出劳作,出的汗也会将衣物慢慢浸湿,被浸湿的衣物会贴在百姓的身上,特别的不舒服,而且百姓也没有衣物更换,就只能难受一整天。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老百姓又发明了一种竹衣,就像我们现在夏天会用竹制的凉席取凉,古代的老百姓会将“凉席”直接穿在身上。

这种竹衣是用细竹管或竹篾编制而成的,成品的竹衣就像是背心一样,老百姓会贴身穿上竹衣,外边再穿一件葛衣,这种竹衣会将葛衣撑起来。

一来隔绝了身体和衣物的接触,衣服就不容易被汗浸湿,舒适度上会提高不少,二来竹衣将衣物撑开之后,也会增加上半身的透气性,会更加凉爽,三来竹制的衣物,本来就特别凉快。

竹衣

胫衣

当然,除了布料,老百姓在衣物的款式上也没少下功夫,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衣物胫衣,顾名思义,胫就是小腿,所以胫衣就是一种只包裹小腿的衣物。

这种衣物的款式,就是小腿处有两条裤管,长度从脚踝到膝盖处,裤管上会有绳子相连,最后被系在古人的腰间,而从膝盖到腰间的部位,就没有衣物遮挡了,这种款式着实大胆。

古人为了遮盖自己的关键部位,还会在外边再穿一层类似裙子的裳,这样的穿搭特别容易暴露,所以古人平时交谈的时候,才喜欢采用跪坐的方式。

胫衣

这种穿搭的优点很多,其一就是透气,随着百姓的走动,风会从下体灌进去,百姓会感觉特别的凉爽,其二就是上厕所方便,不需要脱掉繁重的衣物。

只不过此穿搭也有很多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很容易走光,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特别的不友好,所以到了汉朝,就将胫衣进行了升级,提高了衣着面积。

这时期的胫衣,不再是只有两个裤管,而是两条裤腿连了起来,和现在的裤子非常相似,只是后边会露出屁股,虽然和传统胫衣比起来好了很多,但还是特别露骨。

不过胫衣只在百姓和军队中流行,因为它更方便劳作,或是行军打仗,所以权贵人士很看不起这种“裤子”,裤子在当时也算是底层人民的象征。

直到南北朝时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胫衣再次迎来了改革,不再有暴露的部分,而是全方位将下半身包裹,并和上半身连起来,这种裤子的裤腿像个喇叭口。

这种喇叭裤一经产生,就受到了劳作百姓的推崇,因为百姓可以只穿着裤子,就将自己的隐私部位包裹了起来,不需要在外边再套上繁重的衣物。

南北朝喇叭裤

经过一代代的演变,百姓发现穿着这种长裤腿特别的热,就将裤腿下半部分裁减掉,变成了五分裤的样子,这样百姓穿着下地干活就凉快多了,而且不容易再弄脏裤子。

更有甚者,将两条裤腿都减掉,制成像现在的内裤一样的款式,将两条腿完全解放出来,只包裹住自己的隐私部位,借此来散热消暑,让自己更凉快。

袒胸装

如果爱看古装剧,特别是唐朝古装剧的朋友,大多会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国封建社会时代,女性大多会包裹的严严实实,唯独唐朝是一个列外。

在电视剧中,唐朝的女性穿着十分大胆,各个都穿着坦胸装,很多人都在好奇,即使是唐朝,依旧处于封建社会中,女性真的可以穿坦胸装吗?

其实是可以的,在出土的唐朝公主墓穴中,有着一副描写唐朝宫廷的壁画,画上的人就是穿着这种坦胸装,各个衣领都低到了胸部,女性的脖颈还有胸部上边缘都坦露在外部。

唐公主墓穴壁画

这些女性还会在外边穿上一层轻纱,整身装扮看起来特别凉爽,特别适合度过夏天,当然,唐朝女性这样的穿着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其一是唐朝时期,和周边乃至国际的交流,都特别的频繁,所以不管是日常穿着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也导致唐朝的女性可以大胆追美,不用担心被旁人非议。

坦胸装就是外来文化之一,李世民的母亲有着胡人的血统,而胡人一直流传着一项风俗,那就是在生了儿子之后,就会穿这种装扮,告诉周围自己生了儿子。

大唐建立之后,这种风俗就传到了中原,再加上唐朝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皇室不仅不管,还带头穿起了坦胸装来避暑,久而久之就成了唐朝标志性服饰之一。

其二是唐朝的女性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仅出现了女皇帝,还出现了女丞相等女性官员,女性的地位和男性平等,打破了前朝的封建思想。

唐朝女性的思想打破之后,出现了一系列挑战男权的行为,她们开始做和男性一样的事情,比如说骑马,比如说到处游览,比如说打马球等。

在服饰上,女性也不再穿传统那种包裹严实的服饰,而是像男性一样,穿起了男性的服饰,之后又将男性的服饰经过改造,就变成了唐朝盛行的坦胸装。

不过到了晚唐时期,封建思想再次复辟,再加上丝绸工业遭到了破坏,女性的服饰重新严实了起来,再也不复大唐盛世时期的多姿多彩,直到封建王朝结束之前,都再没出现过坦胸装。

打赤膊

为了躲避夏天,古人们更改衣服的面料,更改衣服面料的密度,让衣服穿起来更透气,还更改了衣服的款式,让自己大部分身躯能露在外边。

然而想要凉快,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办法,那就是打赤膊,现如今的夏天,我们在烧烤摊上到处都能看到打着赤膊的人群,他们吃着烧烤,喝着冰镇啤酒,看起来很凉快。

古人也是同样的,当身上的衣服变成了累赘,这些古人就会将上衣脱掉,只剩下包裹住下半身躯的裤子,或是在外边只穿一层薄薄的衣服,将衣服敞开着,露出自己的上半身。

就像《高逸图》中所画,就是对古人打赤膊的一种很好的证明,画中人物赤裸着上身,只披着一层薄薄的衣物,并且将衣物大开着,悠闲的坐在地上。

虽然打赤膊的行为,看起来和古代的礼仪相悖,但其实古人很注意分寸的,他们不会打着赤膊就上街了,通常是在自己家中或是好友家中这种私人的领地,然后悠闲的坐在地上或是躺在椅子上。

高逸图

当然,这也是由于古时候的大气层并没有遭到破坏,所以就算赤裸着身躯也只会感到炎热,不会像如今一样如果夏天上街,没有件衣服挡着身体,会直接被晒伤。

仅仅是几十年前,我国温度上28度就算是高温了,而如今,夏天三四十度已经成为了平常的事情,夏天越来越无法在室外待着,只能待在空调房中。

尾声

古代人为了度过夏天,尝试了好多方法,特别是在衣物上进行不断的调整,将衣物改成适合夏天的衣物。

也因此,古人出现了许多即使在现代看来,也比较奔放大胆的服饰,比如说早期的胫衣、唐朝的坦胸装等。

现如今温度虽然比古时更高,但得益于现代的科技,我们在夏天可以吹空调、吹风扇等。

甚至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便携式小风扇、小空调也不再是稀奇的事情,这能帮我们更好的度过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古人   葛布   打赤膊   夏天   衣服   奔放   唐朝   衣物   真相   穿着   百姓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