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明朝苏州知府,大力惩治豪强奸吏,得到苏州百姓的真心爱戴

#头条创作挑战赛#

况钟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江西靖安县龙冈洲,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他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七岁丧母,所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好在况钟是一个十分乖巧的孩子,不仅聪明好学,还秉心方直,处事明敏,对于书法很感兴趣,像正楷、隶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他都能够写得很传神。

永乐四年时,当地的县令俞益需要一个精明能干的书吏来辅佐自己,他挑选中了况钟。从此况钟便跟着俞益,成为一名礼曹吏员。


况钟一共当了九年之久的礼曹吏员,在俞益的举荐下,礼部尚书吕震接纳了况钟,将其带在身边处理各种吏事

永乐十三年,向来表现不错的况钟被提拔为正六品的礼部仪制司主事,并且还破例得到了朱棣的召见。况钟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勤于职守,将大小事务做得毫无遗漏,得到了很多朝官的赏识。

永乐二十一年,况钟在礼部仪制司主事也已经当满九年了,向来任劳任怨、勤谨廉洁、博识干练的他被越级提拔为正四品的礼部仪制司郎中。

到了宣德五年时,在当朝大臣蹇义、胡濙等人的举荐下,况钟被提拔为苏州知府。况钟上任后,发现苏州这个地区的赋役普遍繁重,很多豪强奸吏都从中获取大量利益,他们互相勾结,盘根错节,是当时明朝有名的难治之府。


况钟来到府邸上任后,底下有很多属吏环立,上面摆放着很多文书,急切地需要他去处理。然而,况钟却直接假装不懂,左顾右问,直接按照属吏所提出来的意见来处理。这些属吏一下子变得很开心,他们纷纷认为新上任的知府性格十分软弱,很容易被拿捏。

等到三天后,况钟召集群吏表示:“先前的某某事情原本是应该做的,可是你们当中的某一个人却建议我不要做;某某事情原本是不应该做的,可是你们当中的某一个人却建议我要这么做,像你们这般玩弄文字,曲解法律,罪当死!”

于是乎,况钟便将其中几个比较严重的判处死刑,同时严厉斥责其他贪虐庸懦的人,一时间整个苏州府为之大震,从此上下诸多官吏,人人自觉守法。况钟紧接着,便大力取消掉很多烦苛的规定,同时立下一个新的规定表示,只要有不便民之事存在,都欢迎大家上书告知。


明朝有规定,军人立有一个世袭军籍,但凡在卫所当兵,无论是死了,还是逃了,都需要在原籍勾取他子弟或孙子补充。宣德三年,朝廷派遣御史李立、同知张徽前往苏州清理军籍,结果他们通过酷刑等残暴手段,强行将一些无辜的人也划入了军籍。

根据《吴江县志》的记载:“县民被冤为军者四百七十三名,而被杀者不可胜计。”而当时苏州一共有七个县,由此可见,受到无辜残害的百姓是十分庞大。


况钟上任后,很快调查清楚了状况,当即上书朝廷,将一百六十人免除了军役,一千二百四十人只本身服役,免除世役。后来,在况钟的力争下,苏州地区一共减免了官田租七十二万一千六百石,荒田租十五万石,让大量老百姓肩膀上的负担减轻了很多。

正统四年时,况钟已经在苏州当满了九年的知府,按照惯例他需要前往北京考绩,朝见皇帝。当况钟来到北京城,八万苏州老百姓上书请求挽留况钟。朱祁镇顺应民心,下令将况钟提为正三品,但仍回苏州做知府。

况钟本人最终于正统七年十二月三十日病逝,享年六十岁,苏州府所属七县都为他立了祠堂,作为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明朝   知府   靖安县   苏州   官田   军籍   宣德   礼部   豪强   朝廷   永乐   真心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