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县太爷真的是传说中的“芝麻官”吗?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代,“芝麻官”用来形容官职品级低,而县太爷由于是七品官,品级比较低,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用“七品芝麻官”来形容知县这一官职,后来也泛指品级比较低的官吏。

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七品的知县真的像传说中人们所称谓的那样是个“芝麻官”吗?今天,笔者就试着给大家分析分析。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推行“九品十八级”,后来历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完善,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非常成熟健全。九品十八级的大致意思是,我国古代封建官僚品级主要有九个品级,分别是从一品到九品,而随着官僚体系的日渐庞大,又从这九个品级中细化成十八个等级,即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九品、从九品,一共是十八个等级。

知县是几品呢?在清朝时期,知县为正七品。从这个品级上看,知县确实算不得多大的官,因为在知县的头顶上还有十二个等级需要跨越。但知县真的像传说的那样是个“芝麻官”吗?答案是否定的。正七品的知县,下面还有很多等级的官员,比如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如果说正七品的知县都是芝麻官了,那下面这些官员又是什么呢?

当然,笔者认为七品知县不是芝麻官的主要原因肯定不在于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知县的重要性。知县俗称县太爷,是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在清朝时期,知县掌管着一整个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事、诉讼等,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天高皇帝远的封建社会,那就是一方诸侯啊,权力不可谓不大。

作为正七品的知县,下面还有很多层级的官员,比如正八品的县丞,再比如主簿、县尉、巡检等等。而知县的重要性也可以从最高统治者对知县的任命方式和标准上可见一斑。

在清代,对知县的任命主要考虑到任命所在地的情况,大致分为“冲、繁、疲、难”。冲即要冲,也就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繁即繁重,公事繁琐事无巨细;疲即疲软,不好发展;难即困难,民风剽悍难以治理。清朝的统治者会根据一个县是否具备以上四点来考虑对官员的任命,担任四个方面都具备的地方的知县那绝对是重用,而一般来说对知县的任命都是由简到繁的过程,也就是一点一点地重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清朝的统治者可从来没有把知县当做芝麻官,而是非常重视非常重要的一级基层行政最高长官。话说回来,有谁会觉得现在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是芝麻官呢?

其实,说七品的知县并非芝麻官,而是很重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知县担负着上传下达的重要纽带作用。这一点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就有精彩生动的描述:雍正登基之初,就要一个一个地接见各州府县的实缺官员。对此,隆科多却说这只是个应景的事,不必过于在意。雍正认为恰恰相反,州府县的官员是最要紧的一级官员,朝廷的旨意需要他们来具体实施,下面的民情需要他们来上报给朝廷,因此这一级的官员是最要紧的。

客观地说,知县这一级官员距离位居台阁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确实不能说是个多大的官。但也并不能因此就认定知县是个芝麻官。其实,芝麻官大多是民间对于县太爷的戏谑之称,大可不必过于较真。

对比,大家有什么高见呢?欢迎评论区里留言探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县太爷   芝麻官   雍正   品级   知县   传说中   统治者   官僚   清朝   官员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