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沙上大垅的湖南绸厂与关押特殊群体的“鹿洞里”监狱

老长沙都知道,长沙东风路上大垅一带,有一家始建于1954年的长沙老厂子——湖南绸厂。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在湖南绸厂内还有一座四面高墙、岗楼矗立、墙头电网合围的神秘院落——官方称“湖南省公安局看守所”的鹿洞里监狱。

湖南绸厂在东风路一侧

让鹿洞里为人所知的是曾经关押在此的张扬先生和他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

湖南绸厂的过往,令人惋惜

湖南绸厂算是一家国有中型纺织企业,也曾是省内最大的丝织印染联合企业。

提起湖南绸厂,很多过来人可能都听说过“绸厂文艺宣传队”,厂里女职工多,还会跳样板戏,那时好有名的。

湖南绸厂科研所职工老照片(网络图片)

绸厂是1969年初由劳改企业“新生绸厂”改制而成,改归地方后,招了不少工人。厂区占地面积百余亩,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鼎盛时期,全厂职工有2500余人。5个车间,机器不停,工人三班倒。

湖南绸厂大门

当时,绸厂有幸来了一批杭州的知青,手艺精湛,带工人们生产的坯绸专供湖南湘绣,生产的丝绸被面、仿古旗袍、软缎等,非常受市场欢迎,还出口日本、欧美。

走进车间,就听见震耳欲聋的织机声,看见墙边、角落都堆满了织好的绸子,还有一群在织机间穿梭、戴着白帽子、系着白围兜的女职工。

绸厂的产品展示

浏阳北盛、益阳安化、常德津市的纺织厂还时不时派人来绸厂学习、培训。业界流行的那句:“北学湖绸,南学湖橡”,可不是夸大其词。

湖南绸厂生产的“天鹿牌”商品标签

80年代后期,湖南绸厂显露出自身的脆弱。毕竟湖南不是蚕茧产地,原材料要从外地进货,成本高;再加上机器老化,品质、工艺赶不上杭州,市场竞争力不强。到80年代末,绸厂在岗而没有工作可做的工人,占到了一半以上。

湖南绸厂的广告宣传

后来靠着转型生产涤纶布,湖南绸厂撑到1998年,最终还是宣布破产,重组为长沙天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关于鹿洞里监狱的资料并不多

它是一个建于1917年的老监狱,3年建成,名为长沙监狱。据说当初还是何键的“模范监狱”。

1931年,长沙监狱改为陆军监狱,3年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监狱。1936年,省高等法院迁入监狱办公,于是,它又有了个新名字:湖南省高等法院监狱。

1938年,监狱随同高等法院迁往安化县梅城镇, 1945年迁回长沙。

那个时候的上大垅,还是火车北站外高等法院东侧的一条泥土路,两侧并没有房子。高等法院的六栋房子,南北一字排开,人们习惯喊它“六栋里”,喊着喊着,也不知是谁附庸风雅改成了“鹿洞里”。

搬到赤山岛的原鹿洞里监狱,现名赤山监狱

1951年,监狱交由省公安厅管辖,改名为“湖南省公安厅四处直属一大队”。 1955年,监狱再次被更名为“湖南省第一监狱”。1961年,它被迁往南洞庭之滨的赤山岛。

之后的一段时间,特殊年代,这里便成为了“湖南省公安局看守所”。

据张扬先生说,监狱共有30来间牢房,大的十来平方米,小的七八平方米。经过岁月洗礼,监狱陈旧不堪,墙皮剥落,又阴暗潮湿。一到春天多雨季节,便满地是水。

湖南绸厂原厂房

隐藏在上大垅边的鹿洞里,如今湮没在城市群里无以探寻。湖南绸厂当年那两栋建于80年代中期“豪华建筑”厂房,也不知道还在不在。绸厂老宿舍楼,默默伫立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安化县   长沙   湖南   监狱   湖南省   织机   看守所   群体   工人   高等法院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