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出现负增长,八十年代曾预判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分为五个阶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1949~1970年:限制节育和鼓励节育的交错。

2)1971~1979年:以“晚、稀、少”为特征的计划生育。“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少”指只生两个孩子。

3)1980~2013年:以“一胎化”为基调的计划生育。

4)2014年~2020年: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

5)2021年全面放开三胎政策

1、独生子女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冲上热搜的“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与以“一胎化”为基调的计划生育脱不开关系。这项政策从1980年开始,至2013结束,实施了整整33年。

1980年9月25 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

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写入宪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2、被忽视的预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没有留意,当时《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信中就有两个预判:

其一,“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其二,“到四十年后,一些家庭可能会出现老人身边缺人照顾的问题。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有,我们要注意想办法解决。”

八十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独生子女政策三十年以后就需要采取不同人口政策,以及要想办法解决四十年后政策带来的问题。

3、鼓励生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胎政策实施后,多数人生育意愿并不强烈。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儿童无人照料,以及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于是专家们开始破解“不愿生”“生不起”“养不起”难题。

不靠谱1:给不生孩子的适龄人群征税,先把这个钱啊扣下,等你生了呢再补回去。

不靠谱2:还有的专家就提出,应该从女性的成长路径上下手。小学读五年就够了,初中加高中也只要读五年,这样呢,十年时间就能上大学。大学在家上网课。这样就可以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读书了,甚至可以一边参加高考一边生孩子,后续还想考研究生、博士生,也可以在家边带孩子边考。

不过近年来,国家也出手了很多的政策,教育、医疗、房产三座大山都有重拳出击。对小学课外辅导行业的调整力度超出大家预期,还有各地延长生育假的措施啊,都是国家保障生育的一个信号。

包括全面放开三胎生育。

从八十年代的预测,到现在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凸显,恢复二胎、三胎的生育政策是否有些姗姗来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人口   共青团员   公开信   独生子女   基调   计划生育   来源   政策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