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连、营,主官与军衔的关系傻傻分不清?让在下来给您捋一捋

怎么样组织能叫做一个团?这就要从其起源说起,也因为对应英文中的军衔时时常让人困惑,所以这里以英文为例(而我国军衔名称很可能翻自日语,十分简单粗暴,与西方军制相当不协调)。本来在英格兰军史上一个团的编制是数个连,由连长(Captain,一般也译作队长,军衔指上尉)指挥,而由团长领导指挥。这也是上尉(Colonel)这个词本来的意思,后来就用军衔体系进行翻译时就成了上校,其实按我国古代武官体系可称之为校尉。

每个团都有自己的战旗。这可是个大家伙,比如今各种典礼上常见的军旗要大得多。之所以有这样的尺寸是有其战术价值的,在混乱的战场上这样一面战旗十分醒目,便于官兵迅速找到所属部队,从而集结力量完成作战任务。

团长在这时候的权力也相当大,考虑到17世纪英格兰的人口数量,几乎能算个“军阀”了。一个团招兵买马,委任将校,甚至连军饷都大部分由团长负责。由此可见,除了顶着官方授予的合法名头,一个团的兵几乎也算是团长的私兵。那么团的名字以团长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想当团长、能当团长的人就得不仅腰包鼓鼓,还得在军方人脉广、威权重。至于具体的团内管理事务,团长就可以挑个值得信赖的手下担任副团长(Lieutenant-Colonel,Lieutenant本就是副手的意思,在连里充当副连长,比上尉连长低一级,就成了中尉了,在连里通常充当副连长)。

1685年的皇家近卫团,1)火枪队长,2)掷弹队长,3)火枪兵,4)掷弹兵

如此一来团长这个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他不仅是“一团之父”,多数情况下更是“一团之主”,生杀予夺尽在其手。到18世纪,英法之间兵燹不息,英格兰在持续的战争消耗中建立起了不列颠常备军。而一团士兵分营驻扎的制度也确立下来,当然每营也各有主官。这般安排导致半独立的连队开始聚拢到一起,有了自己的战旗。到18世纪中期规定营旗为两面,一面是王旗或后旗,在线列团中就是代表效忠国家的米字旗(Union Flag),但在皇属团中为一面带有皇家徽记的猩红旗帜,表明效忠王权;另一面称为“团旗”,当需要时就在近卫团中由旧有连队战旗轮流充当。

1747年第一近卫团第三连战旗

1832年掷弹近卫团皇家战旗

其实第一近卫团和掷弹近卫团是同一支部队,只不过在不同的年代里改名了。这支历史悠久的部队可以追溯到1656年成立的“皇家近卫团”(The Royal Regiment of Guards)。

—————这里是正文分割线——————

都看到这儿了,看官若如意,收收藏、点点赞、转发加个关注呗!

另若有感兴趣的军事史请在下方留言,国内近代以来的就算了,资料少不说,还容易踩红线。奈见识所限,文中谬误在所难免,若慧眼察之,还请不吝朱笔,指摘文后,幸何如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军衔   战旗   英格兰   火枪   连队   上尉   连长   团长   皇家   队长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