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到底从何而来,为何是他们统一了纷争千年的华夏

从公元前900年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秦国经历了近700个秋冬。


由于人们对秦国的普遍关注始于战国中期的秦献公时期,很少有人关注秦国早期的历史。其实,秦国早期扩张版图的历史,比后来的六国迁都统一天下,还要精彩一点。


在秦国崛起的历史上,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建立东周王朝的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姬宜臼在其外祖父申侯的帮助下,成功代替了周幽王成为了周平王。同时,他也接手了被周幽王和褒姒弄得遍地疮痍的西周王朝,而外部的狄戎并没有因为周平王是申侯的外孙而卖申侯什么面子(注:申侯为了新王登基,曾与狄戎合作过),依旧不断地袭扰原本就羸弱不堪的西周王朝。


由于,实在不想再留在关中的周平王不顾群臣的强烈反对,决定将皇室和百姓东迁洛邑,离开这发源西周王朝的关中祖地。然而要将皇族和百姓迁往东方,就需要一支军队来保驾护航,而在烽火戏诸侯之乱之后,周王室的军队已经完全损失殆尽,于是周平王下旨:让周围的诸侯前来守卫东迁。


然而,让周平王没想到,到了东迁的时候,却很少有诸侯出兵随行。连他外公的申国都没有出兵相助,偏偏远在天水的赵开却对这东迁的王室众人拥护不已,冒着被不断被狄戎袭击的风险,风雨无阻,一路劳心劳力的互动西周王室直至洛邑。


赵开的行为,让周平王感动万分。于是,周平王下令封赵恺为伯爵,同时还给赵开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将狄戎控制的岐山以西土地全部划归赵开给作为他以后发展事业的地方!


没错,赵开就是秦襄公。赵开随平王东归,赵姓嬴氏打天下的传说也就从此开始了。


其实,根据《秦本纪·史记》记载,秦人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裔,最著名的首领是与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因管理畜牧,深得帝舜赏识,赐姓嬴。此后,身为伯益后人的造父又于西周时期协助周王室顺利平定徐偃王之乱,故而周穆王将赵城给予造父以示奖赏。待迁居至赵城之后,赵父族人逐渐开始以城为氏,是为“赵氏”。这便就是“嬴姓赵氏”这一说法的由来。


也就是上文中赵开的始祖,也就是为什么没有说是嬴开的原因。


再往后,嬴氏发展至周孝王时期,身为伯益之后的非子因擅长养马而得到周孝王的青睐。当时周孝王正致力于对抗北方游牧的侵扰,为此他还在汧水、渭水两地之间择选了一处肥沃之地用来饲养马匹。善养马的非子就这样被周孝王派遣至这个地方养马,经由他的饲养,这里的马匹真的变得十分雄骏。因此心情大悦的周孝王便将秦地赏赐给非子,得此赏赐的非子随后在秦地建立起秦国且开始以“秦”为氏。


再说到赵开,他之所以不遗余力的护周平东归,完全是因为周平王的爷爷周宣王的缘故,这其中的一波三折,全是赵氏赢家的血泪史。


故事要从赵开的祖父秦仲。由于秦国的封地在天水附近,经常被狄戎侵略,损失惨重,秦军为了报复,派兵攻打狄戎。然而事实证明,那时的秦军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其并有杀贼的能力,不但秦仲自己兵败身亡,狄戎更是杀入秦国境内,满目疮痍。


这一次,赵氏赢家输的一败涂地,只有秦仲的五子逃了出来,其余的族人都成了狄戎的刀下亡魂。此战过后,嬴家的百年大业也元气大伤。为报狄戎之仇,秦仲的五子向东边的东周周宣王寻求帮助。


周宣王为了在西边筑起一道阻击狄戎的屏障,任命秦仲五子之一的赵启继承秦大夫之位,并赐给秦军五子七千兵马,以取回失地。赵启率领周军了赶走占领故土的狄戎,终恢复了秦国。


毋庸置疑,周宣王因此成为了秦国历史上最大的恩人,因为自从赵启复辟秦国之后,秦国虽然后来受到了威胁,但从来没有沦落到无立足之地的可怜地步。


虽然周平王赐给秦襄公的土地,实际上布满戎、狄部落,但秦国要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拓展疆土,在经历秦国几代君王坚持不懈下,秦国也慢慢的走出来困境,到了战国,已与其他六国并成为是战国七雄。


虽说,秦襄公在位时日虽不算很长,但他开创的基业及其雄才大略,为秦国社会发展和强盛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东周   秦国   关中   天水   王朝   华夏   西周   王室   公元前   诸侯   纷争   战国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