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究竟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为何他被骂了近两千年?

提到秦始皇,每个人对他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但也有人脑海中会浮现暴君两个字。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而且支持两种观点的人都不在少数。


帅帅的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他出生邯郸,在赵国当了9年人质;9岁返回秦国;13岁继承王位;22岁亲政;38岁完成统一大业;49岁病逝。


秦始皇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干的都是惊天动地的伟业:结束了长达几百年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废分封制,设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这些都对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沿用至今。


那么,有着如此丰功伟绩的千古一帝,是什么时候被贴上暴君标签的呢?它的依据又是什么?


其实,我们可以从中学学过的两篇课文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一篇叫《陈涉世家》,一篇叫《过秦论》。


其中,《陈涉世家》出自《史记》,文中有“天下苦秦久矣”的叙述,直接表达了秦始皇统治下,天下人对暴秦的不满;《过秦论》更是细数了始皇帝和秦帝国的过失:“及至始皇……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并最后总结为:“仁义不施……”。


总体概括就是:秦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用严酷的刑罚来对待百姓;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修长城,开灵渠,修建阿房宫,奴役成千上万的百姓;不实施仁义之道,使天下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读历史典籍的时候,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在创作的时候,作者必定有他的写作意图和主观色彩。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完全相信,还是需要客观的去分析。


首先,《史记》和《过秦论》的作者分别是司马迁和贾谊,都是生活在西汉时期,从这个历史背景上来看,他们的文章和舆论导向必定是为汉王朝服务的,从主观色彩来说肯定是褒汉而贬秦,那么他们对于秦朝的言论肯定要打个折扣的。就像唐朝肯定说隋炀帝是暴君,玄武门之变是迫于无奈的自卫反杀一样,不能全信。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汉朝的文学家们列举的秦始皇的罪证是否都属实呢?


1.武力征服各国,消灭周王室和六国

这第一条就略显牵强,试问哪个王朝更迭不是通过战争兼并呢?战场上的流血牺牲是在所难免。秦军主要灭杀的也是六国军人,对平民的屠杀记录很少。

况且,其余六国也是通过不断的征战来蚕食弱小的诸侯国,壮大自己的力量。汉王朝的崛起难道不是踩在累累骸骨之上建立起来的吗?

秦灭六国杀戮在所难免,但哪个王朝的建立没有流血牺牲

2.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坑杀儒生

这条一直是抨击秦始皇是暴君的重要证据,但据考证,实际上秦始皇是为了巩固秦朝统治,主要烧的是六国史书;而坑杀的也只是欺骗秦始皇的数十个游方术士。


如果这些也算暴君的表现,那么后世王朝多少次文字狱,销毁的书籍、屠杀的文人又何止成千上万,这些岂不是要严重的多。


3.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

这条没有具体所指的事物或事件,不好做出评判。


4.收缴天下的兵器

对武器的管控,历朝历代都有,包括现在,并不是残暴的直接证据。


5.修长城、灵渠、阿房宫、始皇陵等诸多工程,奴役百姓

这一条不可否认,既动用了许许多多的劳力,也需要通过大量的赋税来完成,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但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修灵渠是为了社会进步;修阿房宫和始皇陵虽说是为了帝王个人的私欲,然而哪个朝代没有大型的宫殿建筑呢?明清紫禁城、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等,比这规模宏大的建筑要多的多。

叹为观止的秦始皇陵

6.严刑峻法

秦朝自商鞅变法之后,就施行法家思想来治国,“依法治国”是秦国的国策。这是一把双刃剑,让秦国迅速崛起的同时,确实在刑罚方面比较严苛。

但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的秦国子民却能逐步适应,而到了秦统一华夏之后其他六国人民就不能接受了呢,究其原因还是为了给始皇“暴君”之名加上的又一条理由。

秦国历代国君制定的这些严刑峻法再残酷,也不至于蒙古人对于中原汉人的统治吧?不超过满清入关对汉人的多次大规模杀戮吧?却也没听闻有关于元、清暴君的说法。


从以上分析来看,汉朝文人对于秦始皇为暴君的说法,还是缺乏更加直观和有力的证据,而上述列举的罪证,只是汉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王朝的政权统治,说明自己正统地位的一些舆论说辞罢了。


而秦始皇在位期间所成就的累累功绩,却都实实在在的摆在世人的眼前,为整个华夏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灭六国,统一全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为汉朝大一统盛世奠定基础;

2.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沿用两千年;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为后世抵御游牧民族、中原稳定奠定基础;

5.兴修灵渠,打通了岭南与中原腹地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

长城对历朝历代的作用太大了

灵渠使用了2000多年了,其贡献不言而喻

总之,秦始皇修筑大量工程、实施严刑峻法,肯定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少数人能与之相比,他对中国历史所做的贡献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对于历史人物,应客观公正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暴君   阿房宫   汉王   秦国   严刑峻法   王朝   中原   秦朝   汉朝   千古   千年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