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统治者的羁縻理念与西南蛮酋态度的转变

宋太祖(宋真宗):主动阶段

根据《宋史·蛮夷传》记载:“唐末,诸酋分据其地,自为刺史。宋兴,始通中国。”

经历了更迭快速而又短暂的五代时期,西南地区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南诏政权崩溃后,又经历了大长和国、天兴国、义宁国的统治,再到后晋天福元年的大理国,各割据势力统治着其相邻的少数民族部落,蛮酋分据西南自封刺史成为当时的常态。

政权的不断交替,受因素的影响,各地交流处于中断状态。这一局面直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被打破。但是在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统治时期,宋廷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态度比较随意,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更加宽松,这一时期宋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态度是“朝廷禽兽畜之,务在羁縻,不深治也”。

在这一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西南地区各蛮酋纷纷尝试与北宋建立关系,许多偏远地区的部落不远万里赴阙,例如成都府路的邛部川蛮,开宝二年六月都鬼主阿伏白黎州入贡,“期以十月令王子入贡”,就在同一时间,同为黎州诸蛮中的一支山后两林蛮的首领勿儿,同样“遣部落将军离鱼请于黎州,欲十月内入贡。统治者则表示只要愿贡,统统从其请。然而,双方同时向北宋示好,并非真因对宋的忠心臣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争夺当地的控制权,于是双方在开宝六年时由口舌之争发展至兵戎相见,而宋所进行的干预仅仅是口头劝和后此事方才作罢。

北宋在这一时期所采取放任的态度纵容了部落之间的争权夺利,从另一角度来看,使得蛮族内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内耗;同时,这一时期西南地区部落的朝贡次数达到顶峰,该地区对宋廷进行朝贡的次数达112次,真宗朝达至顶峰,尤其是在澶渊之盟后,宋廷加大了对西南少数民族部落的招抚力度,为的是弥补在北方战场所丢失的颜面,打造四海臣服的形象。《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忠、万州的蛮夷,在祥符中寇掠边土,于是朝廷派人招抚其酋长,并“禄之以券粟”,相当于给酋长发固定工资,表明宋廷加大了对羁縻州蛮酋的待遇。

而西南地区蛮酋也不断地试探着北宋统治者对他们的容忍度。在太宗雍熙年间,抚水蛮数寇边境,劫掠人、畜。于是太宗下诏书招安,“补其蛮酋蒙令地殿直”。另有真宗咸平二年十月,宜州送溪峒蛮酋30余人至崇政殿,真宗诘责其辄肆侵轶,蛮酋辩解自己为蛮陬小民,迫于饥寒,不得已才劫掠边鄙。上曰:“昨不欲尽令剿绝,若纵杀戮,即无遗类矣。”于是真宗下令释放了他们,并且还另赐其银帛锦袍;真宗甚至于在景德元年诏“西南牂牁诸国进奉使亲至朝廷者,令广南西路发兵援之。”

以上足以看出这一时期宋廷对西南蛮酋的优待态度,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由于宋朝刚刚建立,国事繁杂,并且军事重心仍然在北方,对于西南地区的要求,以求稳为主。中央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薄弱,对其采取怀柔态度,使其对宋廷产生归附之心,从而对大理国以及交趾生成一道可以缓冲的“藩篱”。

这一时期对西南少数民族部落总体保持着怀柔态度,除保持原来的羁縻州自治管理的原则外,宋廷对于主动归附的部落几乎全盘接纳,对于部落酋领的处理方法也极为宽松。四海臣服的目的达成后,态度便开始发生了变化,宋廷的关注重心有所转移,由于与西南少数民族部落的交往日益频繁,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控也越发突出,管理观念的转变必然影响西南蛮酋对北宋的态度。

宋仁宗(宋英宗):协商阶段

西南诸蛮酋享受到朝贡所带来的好处:不仅能够被封授官职稳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同时能得到大量的赏赐物。蛮酋不想放弃这一行为所带来的巨大红利,进一步希望朝贡关系能够确立下来。所以未内附的广源州蛮酋侬智高频繁请求内附,已经内附的邛部蛮时常请岁入贡,并且在明道元年,邛部川都蛮王黎在主动请求能够三岁一贡。

然而,真宗时为营造四海来朝的景象,扩大宣传,增加福利力度,导致越来越多的部落蛮酋赴阙朝贡,仁宗时,大力招抚所带来的问题开始浮现,为了处理真宗过度招抚所遗留的问题,仁宗朝开始约束西南蛮酋,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仁宗对于邛部蛮的入贡请求批为“道路遐远,许五年一至”。此后亦频繁回绝各部落的入贡请求,宋廷对蛮酋的政策逐渐由怀柔转为强硬,朝贡关系由接受方变为主动掌控方。

羁縻州蛮酋在与统治者“沟通”后,希望能仍旧保持朝贡关系,北宋统治者表示可以朝贡,但是朝贡的年份、人数必须有所规定,对于请求内附的部落要求也严格起来。据《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记载:皇祐三年,广源州蛮侬智高请求内附,而宋以其役属交趾而拒。从所供方物可以看出,其经济实力不俗,但宋廷仍不考虑让其内属。“四年初,侬智高贡方物求内附,朝廷拒之。”

仁宗朝后北宋对于蛮酋的朝贡要求开始逐步细化。而“侬智高叛乱”之后,宋廷更是收紧了对西南少数民族部落的管控。随着双方关系的确立以及交流的加深,大部分羁縻州蛮酋逐渐安于一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步安稳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真宗   统治者   西南地区   时期   态度   宋朝   北宋   朝廷   少数民族   理念   关系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