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乱成一锅粥,为何鲜少有外敌入侵?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里,曾有几十个王朝和数不清的政权。在朝代更替的历史中,曾有过多次,因外族入侵导致中原王朝灭亡的例子。

但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中原王朝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却鲜少有外族趁机侵占中原、掠夺物资的情况发生。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趁乱分一杯羹,而是异族不敢轻易踏入中原,因为镇守边疆的,都是他们惹不起的猛将。

三国时期为何鲜有外族入侵?镇守边疆的猛将究竟都有哪些?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讲:凡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与学术思想“百家齐鸣”一起出现的,还有著名的春秋五霸,中原大地这场长达四百五十多年的逐鹿,终于在秦始皇时期落下了帷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而汉朝后,我国又迎来了,长达三百年的第二次分裂,东汉末年,汉献帝年幼,权臣董卓开始把控朝堂,外戚专权、政治腐败,黄巾起义应势爆发,各方势力群起,政治局面逐渐失控,中原王朝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董卓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各地掀起讨伐董卓的起义行动,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中的几大势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成长起来的。

曹操在北方扛起为天子守天下的旗帜,开始招兵买马,先后消灭了袁术等割据势力,后打败袁绍平定了辽东,一举统一了北方地区。

而自称为汉室后裔的刘备,则与在江东盘踞的孙权结盟,共同驻兵在赤壁与曹操交战,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直接将曹操逼退回北方。

而后,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拿回荆州,与在北方自立为魏文帝的曹丕、在成都建国号蜀汉的刘备,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这样征战、讨伐的纷乱局面数不胜数,无数英豪在这一时期涌现,按理说,一个国家内乱不止的时候,极其容易引发外族觊觎,但奇怪的是,在大家为争抢地盘,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居然没有外族前来趁火打劫。

这样的现象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其实并不是这时候的外族人和善,不想趁乱抢夺物资,而是当时在边疆驻守的大将太猛,让他们根本不敢踏入中原大地一步。在这一特殊时期,究竟有哪些强悍的“守疆大吏”,保证了中原的安全呢?

北方守疆猛将

首先要提的关键人物就是董卓。

这里的董卓和我们在影视剧中了解到的形象,有些差距,历史上的董卓,并不是被义子一击毙命的废物老头,而是一位英勇善战、精通谋略的猛将。

身为《三国》话本中,第一位出场的反派,董卓是一位残忍不仁、恶贯满盈的东汉权臣,但很多历史人物都是瑕瑜互见,我们不能忽视、否认他在年轻时素有豪名,为气数将尽,已然走向末期的东汉王朝抵御羌族,立下了赫赫战功。

董卓生在边陲陇西的一个豪强家庭,与西北羌人相邻,见惯了外族入侵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军队训练,成为一名抗击外族的英勇战士。

董卓长期接触羌人,逐渐养成了一种野蛮粗犷、好勇斗狠的性格。镇守凉州,是他仕途的起点,当时的羌族叛乱频发,董卓的性格,和他英勇善战的作战经验,让他在军中平步青云,很快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西凉铁骑。

可谓时势造英雄,此时的董卓虽然名声在外,但帮他成为响彻整个时代的枭雄的,还得是后来在北方草原崛起的鲜卑族。

得益于自己的老祖宗的功绩,东汉末年王室衰落之时,北方草原上的外族势力,就只剩下了苟延残喘的北匈奴。但东汉王朝国力衰微,新崛起的鲜卑族,在首领檀石槐的领导下,迅速取代匈奴,成为北方草原上新的霸主。

垂涎中原资源的鲜卑族,率军入塞,北方地区的百姓深受其害,东汉朝廷被迫做出应对。而董卓对付羌人的作战经验丰富,在此次的作战中大显神通,手下的西凉铁骑作战能力强悍,装备齐全,对上鲜卑族立刻大胜而归。

董卓的前半生,一直都在为东汉王朝,平定羌胡之乱,政权不稳,边陲战乱频发,羌人、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蠢蠢欲动,如果没有董卓这员猛将镇守边疆,中原不仅会遭受外族侵扰洗劫,可能连王朝都会加速灭亡。

除了董卓,在北方名声威震塞外的还有公孙瓒。

公孙瓒生于贵族世家,因为自身长相高大帅气且能言善辩,深得涿郡太守的喜欢,太守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公孙瓒。有了这层身份和涿郡太守的扶持,公孙瓒的官路,一直都很平顺,还一路做到了中郎将。

后来,辽西的乌桓首领丘力居,在张纯的挑唆下叛乱,公孙瓒开始了他,镇守边关要塞的军旅生涯。

张纯与丘力居兴兵讨伐公孙瓒,后者在粮草消耗殆尽,被围困的情况下,依旧熬到了丘力居妥协,不战而胜。

封侯拜相的公孙瓒,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叛乱,一直都十分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出动,速度之快、战力之强劲,一直让丘力居之辈忌惮,长时间不敢贸然进犯。

所以,就算东汉末年王室衰微,整个中原混乱不堪,但只要有公孙瓒驻守边疆,北方草原上的异族,也不敢进犯。

曹操集团

董卓擅权被推翻后,整个中原被瓜分,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各家,对待外族的政策,出奇一致,那就是战争中出和平、拳头中出政权,谈论和平的主人,必定是打赢了的一方。

而和董卓一样,被《三国演义》压制为反派的曹操,在抵御外族入侵的态度上,也堪称典范。

中国自古是一家这个思想,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深入人们的骨血,中原大地再怎么分裂,也是自家兄弟闹分家,打得再狠,也不允许外族插手获益。

面对外族入侵,曹操的良心和能力就会达成和解。作为一代枭雄,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凭借自己超群的实力直接碾压外族。

汉王朝终结的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做了幕后的操盘手的曹操,不仅要安抚吕布,还要对抗刘备孙权称霸中原,抵御外族入侵对曹操来说,似乎更像是“随手解决的小事情”。

他将不安分的南匈奴,分割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又有自己的首领,曹操手下的汉人,则在当地担任司马,架空单于的势力,这样的政治手腕,将南匈奴牢牢统一在自己的手下。

而曹操手下的众多将领,就负责将那些不愿归顺的异族,打到服帖。

曹魏面临东北一带的北方鲜卑族,一直对广阔的中原土地虎视眈眈,为了安定边疆,放开手脚一统天下,曹操将手下的田豫派去镇守边疆。

田豫本人最大的特长就是文武兼备,他在带兵打仗上颇有谋略,治军严谨,在针对外族入侵时,田豫的军队总能将其打得落花流水。

战争胜利后,田豫又擅长安抚民心,对待少数民族的百姓也能公正尊重,这样软硬兼施的手段,逐渐对异族人产生了教化作用,少数民族的好战分子,也不会动不动就来进犯。

除了田豫,曹操手下的朱灵、曹彰,在面对异族时总能大胆迎敌,对落败的敌人穷追猛打,曹魏对付外族人,除了正面战场,还经常出现个人英雄主义。

曹操曹彰等人凶悍的作战风格,很快将鲜卑族吓了回去,但好景不长,曹操病死,曹丕,曹叡相继上位,鲜卑族首领柯比能,一直在寻找反攻的机会。

但还没等他有所建树的时候,就被两个,几乎毫无名气的人彻底放倒。

王雄,在诸葛亮病逝的时候,正在幽州担任刺史,他有一个很出名的孙子,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当时鲜卑族的柯比能,已经将部族统一,随之准备南下入侵曹魏,而当时的曹叡,看到自己熬死了诸葛亮,自认为天下再无威胁,开始贪图享乐。

内忧外患之下,身为幽州刺史的王雄,看不到君王的作为,于是决定自己动手,一举解决鲜卑外患。

可王雄只是一个地方刺史,一无兵权,二无功夫,又能做什么呢?此时,一个名叫韩龙的刺客,登上了历史舞台。

史书上,关于韩龙的记载,就只有一条刺杀柯比能,但就是这次刺杀,彻底改变了历史,柯比能被杀后不久,鲜卑族彻底分裂,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再没有出现过像柯比能这样,可以一统鲜卑的强人。分裂的鲜卑族各自为政,散成了像慕容、拓跋、吐谷浑这样的小部落,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魏国的威风和名声,就这样在北方传开,曹魏也有了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

蜀汉与东吴的手段

在三国鼎立的时期,身处西南地带的蜀国,面临的边境压力同样不小。让人津津乐道的七擒孟获的故事中,那个几次被抓,被放,被戏弄的蠢材孟获,就是当时的蛮夷人首领。

和曹操,董卓等人,擅长出兵镇压异族入侵的处理方式不同,诸葛亮采取的方法,要温和许多。诸葛亮一介书生,采取的方法就是攻心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靠着无双智技,将孟获多次擒获,然后开始对其采取安抚、怀柔的方法,在精神上吸引,同化他们,有心服口服的蛮夷人头领孟获作保,那些异族人自然就不会再作乱了。

当然,异族一时间的顺服,并不代表他们能长久归顺,诸葛亮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在劝服蛮夷人后,专门留下了马忠等对西南边疆十分熟悉的人,他们留下后,继续贯彻诸葛亮的怀柔政策,让那些外族人感受到了尊重与爱戴。

长此以往,蜀国与边境的异族人的恩怨,逐渐得到和解,双方相处变得融洽,仿佛一对友好的领邦,蜀国更是拥有了一支,由外族精锐组成的部队,无当飞军,事实证明,这样的怀柔政策,比之武力,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宗族矛盾。

而三足鼎立的最后一方东吴,对付起异族来显得不近人情。

他们的外族压力,来自于百越人的后代,山越人。早在秦朝时期,当朝的领导者就知道百越人对中原腹地有觊觎之心。本着将这样的念头扼杀在摇篮里的想法,秦人频繁地出兵攻打百越人,最终将他们赶进深山之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三国时期,已经转变为山越人的外族,经常骚扰东吴边境,当政得孙家兄弟,自然不是省油的灯,也开始频繁派将领前去讨伐。

久而久之,攻打山越人,仿佛成了每支队伍的训练日常,东吴的很多将士,都是在与山越人的斗智斗勇中,学到的作战经验。山越族势单力薄,不仅不敢再骚扰东吴边境,还经常为战胜的东吴将士,提供丰富的战利品。

而那些被俘虏的山越人,也被补充进东吴的劳动力中。这笔可观的劳动力,为东吴的建设和扩大势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杀鸡儆猴,有了山越人的教训,其他外族更不敢轻易招惹东吴,只能在自己的辖区,老老实实待着。

从东汉末年到三足鼎立的局势结束,中原大地的各个势力,都曾受到过来自边境的压力,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对边防都相当重视,分片将自己附近的异族,治理得服服帖帖,因此,就算中原内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也很少有外族侵扰。

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会受到来自外族的侵袭,直至今日我国领土,还时不时出现摩擦,时刻警惕周边势力,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才能未雨绸缪,将动乱扼杀,创造出更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边疆   公孙   东吴   山越   王朝   中原   鲜卑   外敌   外族   异族   东汉   少有   三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