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味(1)

大家好呀,每天来一起学习一点儿《黄帝内经》小知识吧!

[原文]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

[译文]

黄帝道:五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人吃进五谷后,其五味是如何分别进入五脏呢?

[原文]

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译文]

伯高答道:食物进入人体,首先到胃,五脏六腑都需要从胃中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所以胃是五脏六腑所需水谷精微汇聚的地方。

[原文]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译文]

食物的五味同五脏的关系,是按五味、五脏的五行属性相联系的,五味分别进入各自所合的五脏。如酸味的食物首先进入肝,苦味的首先进入心,甘味的首先进入脾,辛味的首先进入肺,咸味的首先进入肾。

[原文]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译文]

食物所化生的精微、液津,正常地流行而布散全身。营气和卫气旺盛、通畅而周流全身。余下的部分化成糟粕,自上而下依次传化而排出体外。

[原文]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

[译文]

黄帝问:那么营气和卫气又是如何运行的呢?

[原文]

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译文]

伯高回答说:食物入胃后,精微部分从胃分别输送到上焦和下焦,营养五脏。水谷精微化生的精纯部分是营气,在脉中运行;其化生的运行迅猛、滑利的部分则是卫气,在脉外运行。这就是营气和卫气的运行道路。

[原文]

其大气①之抟tuán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译文]

水谷精微的另一部分,与吸入的清气结合而形成宗气。宗气不像营气、卫气一样周流全身,而主要是积聚在胸中,所以把人的胸中称为气海。宗气出自于肺,沿着咽喉上行,呼则出,吸则入,保证人体正常的呼吸运动。

[原文]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译文]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分别形成了宗气、营气和卫气三种精华,排出糟粕,这样才能维持生命活动。所以,半天不进饮食,人的气就要衰减,一天不进饮食,人的气就会缺少。

[注释]

①大气:指宗气。

原来五味五谷这么重要呀!大家要记得合理搭配,每日健康饮食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化生   黄帝内经   气海   精微   糟粕   黄帝   译文   胸中   原文   全身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