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大唐历史最牛逼的外交官,一人灭一国,可惜知道的人少

梁启超曾说: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翻译一下,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二十四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


这说得很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作为惜字如金的古代史学家来说,除了帝王将相和重大事件值得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外,其他的人物和事件,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幸好除了史书以外,我们还可以从留存下来的碑文中探寻史书没有好好记载,可是又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岁月。

而且其中典型人物,就非本文主人公——王玄策莫属了,要不是在西藏发现了“大唐天竺使出铭”的碑文,估计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功绩,就只能作为史书上夸大其词的传说了。


虽然王玄策建立如此功勋,但是他从始至终也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小官,不仅史书记载简略,而且生平常常不为人所知。


为什么会出现虽立下大功,却没有名扬天下的奇怪现象呢?


那么我们今天就根据现存史料,再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来好好探索一下王玄策“虽有功却无名”的一生吧!


不被在乎的前半生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根据现有资料,只知道他是东都洛阳人,进士及第后,没过多久就做了融州黄水县的县令。


在县令的位置上,王玄策自己也不知道干了多久,因为平常的岁月总是很容易被人遗忘。


而史书留下空白的原因,那就更加简单粗暴了,那就是对于像他王玄策这样普通的,还在岭南道这样偏远地区做事的基层官员,要是没有特殊功绩,是很难再引起史官们的注意的。


可是命运冥冥之中,就是要给王玄策这个毫无背景之人留下一笔的。


出乎意料的任命

事情转机发生在大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远在大唐西方的古老国度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出现一个中天竺这样的强国,中天竺国王戒日王,由于仰慕大唐强盛,特地派来了使者,前来觐见大唐皇帝李世民,以示自己的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感谢戒日王不远万里送来的友善,也决定正式派使节出使天竺,以示自己结交的诚意,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赖在长安的戒日王使者送回家。


为了显示自己对于出使中天竺重视,也为了戒日王使者的人身安全,太宗李世民一直在挑选合适的人员,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天竺副使的任务就落在王玄策的头上。


在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一道诏书自遥远的长安出发,舟车劳顿几个月,才到达了岭南道的融州黄水县县衙,也就是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某处。


在诏书上,太宗李世民先是肯定了王玄策在执政期间政绩,然后就是让他火速回京,说明另有重任。


拿到诏书的王玄策,先是不知所措的懵逼状态,然后是被皇上认可后感激涕零,最后收拾好心情后,就是准备好行装上路了。


长安城里的大小官员都震惊了,因为他们都听说皇上要任命一个叫王玄策的县令出使天竺了。


在皇帝上达诏书之前,众人对于王玄策都是闻所未闻。

一个偏远地区的县令,估计一辈子只会出现在监察考核任免的花名册上,对于长安城的大佬们谁会在乎了。


但是人们还是会觉得此人不简单,毕竟是皇帝下旨,召回来的人物。


在王玄策抵达长安后,不久,太宗李世民就把出使天使的“光荣任务”指派给了他们。


让他们出使的诏书也很简单明了:


着卫尉府丞李义表为正使,黄水县令王玄策为副使,持节护送天竺使者返程。


在正式进入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之前,这里要补充一段重要的插曲,那就是大唐和天竺的建交是如何促成。


故事还要拉回到大唐建国初年,那时候天下经历隋末大乱后,新生的大唐正处于百废待兴之中。


百姓们才从战争创伤缓过来不久,除了忙于生计,也开始寻找自己精神寄托。


此时的佛教已经在中原流传了百年,但是教义却是杂乱无章,没有统一的解释。

为了摆脱这个乱象,玄奘法师就想去佛教发源地天竺,寻求佛法的本源和正意。


在出发之前,玄奘为了获得以官方名义出使天竺的资格,曾经给唐太宗李世民上书,表明自己出使意图——求取真经,以安民心。


可是一直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回音,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皇帝既然没有同意,那就算了呗,或者再等等,但是并非凡人又求法心切玄奘,决定偷渡到天竺去求法。


就在贞观三年(629年)一个夜晚,玄奘法师背上行囊,牵上了一匹白马,从此踏上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西行之旅。

这一去就是17年,在玄奘西行途中,他来到了中天竺,拜见当时的戒日王,戒日王靠着东征西伐,使其成为中天竺的共主,也让他成为雄踞北印度一代雄主。


在戒日王的领导下,原本比玻璃碴还碎的印度地区,逐渐变成南、北两大部分,而他治下的戒日帝国,正是雄踞北印度地区的盛世王朝。


戒日王不仅是文武通才,还在文学、佛法、艺术等方面非常有造诣。


对于佛法精深的玄奘,戒日王更是礼遇有加,当和玄奘谈起东土大唐时,戒日王都会表达崇敬之意。


当戒日王听说太宗李世民也是靠着武力起家时,甚至才生惺惺相惜之感,每每都会感叹:“本王,若能亲见唐王风采,真是死而无憾了。”


于是在贞观十五年,戒日王的使节终于来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唐。,对于远道而来的天竺使团,唐太宗李世民颇为高兴。


正是由于玄奘法师正面宣传,大唐和天竺,这两个隔着喜马拉雅山的古老帝国终于会面了。


也正是由于天竺主动出使访问,这才让李义表、王玄策等人有了机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讲完大唐和天竺交往的原因,就正式来到了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这一次出使天竺非常顺利,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一般出使天竺,从陆地上有两条线路,一条是要翻过喜马拉雅山雪山的,优点是路途短,缺点是冰天雪地高山峻岭;


一条是不翻越喜马拉雅山雪山,缺点是路途长,优点是地势平缓和能够骑马。


根据史料推测,王玄策等人第一次是走的翻越雪山这条道路,路途要经过吐蕃和泥婆罗(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

而当时吐蕃赞普还是**干布,他们的赞蒙(也就是吐蕃的王后)还是**公主。


王玄策等人路过吐蕃时,自然会得到当地人的帮助,粮食和马匹是不用愁了,连御寒的衣物,也是**干布夫妇亲自送给他们的。

就这样王玄策他们一路欣赏沿途的景色,一路吃着当地的食物,哼着小曲唱着歌,顺顺利利地来到了天竺,完成了第一次出使任务。


如果第一次出使任务顺利,那么第二次出使是否也能如此顺利呢?


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当然是不能了,要不然王玄策如何能够立下“一人灭一国”的功绩呢!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李世民为进一步促进大唐与天竺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便决定再派使者出使天竺。

这一次任务也是十分艰巨,那就必须派一个有经验的官员前去,太宗李世民思索良久,忽然想到上一次王玄策差事办得不错,这次就他了,于是王玄策再次进入了使节名单里。


这一次,他将作为大唐的正使出发,副使由蒋师仁担任,一行人马由30人组成。


当王玄策得到诏书时,内心是激动不已的,如果能够顺顺利利,这一次出使天竺又是一个美差。


可是王玄策万万想不到一场厄运正等着他。


此时天竺地区最强盛的戒日王朝已经变了天,带领王朝走向繁荣的戒日王突然去世了。


偏偏国王去世还没有留下继承人,唯一的女儿早已远嫁他国。


早在戒日王统治时期,戒日王朝早已埋下分裂隐患,戒日王为了得到地主们的支持,没有采用中央集权,而是实行分封,各大地主都有权力和领土,戒日王与其说是国王,不如说是各个城邦的共主。


国王突然离世,导致看似一统的帝国,逐渐分崩离析了,各家地主为了王位,开始明争暗斗,而势力最强的地主,要数戒日王曾经的宰相, “中天竺”城邦的创建者阿罗那顺了。

阿罗那顺在戒日王在位期间就已经是权臣了,戒日王曾多次流露过要除掉阿罗那顺的想法,可惜的是阿罗那顺没有除掉,自己却突然离世了。


自古权臣就只有两种下场,要么是除掉君王,自立为王,要么是被君王抹杀掉,成为君王集权路上的垫脚石。


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戒日王朝,在经过一轮淘汰厮杀之后,宰相、“中天竺”城邦的创建者阿罗那顺成功获得王朝的合法继承权。


恰好,此时以王玄策为首的大唐使节正好来到了天竺。


作为戒日王朝新国王的阿罗那顺,听到大唐使节来的第一反应,不是以礼相待,和大唐结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派兵偷袭了王玄策的使团。


要说阿罗那顺这样做的理由,大概是自古权臣篡权都很难得到认可,要是大唐知道先前戒日王死得不明不白,说明会发兵来干预。


与其让大唐出兵,不如干掉使团,让戒日王朝和大唐王朝彻底断绝来往不是更好嘛!


或许是出于这种心理,阿罗那顺在会出兵偷袭王玄策等人吧!


等到王玄策一行风尘仆仆赶到中天竺时,迎接他们不是热情仪仗队,而是整装待发的士兵时,王玄策当时都蒙了,不说了只是一次正常的外交活动,怎么还弄得剑拔弩张了。

也不等王玄策等人反应过来,阿罗那顺的士兵就冲杀过来。

30人对阵一千多人,就算大唐士兵再训练有素,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很快王玄策一行就被阿罗那顺士兵绞杀殆尽,沿途收受的各国贡品,也被阿罗那顺劫掠一空。


侥幸活下来的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被关入了大牢,在没水没粮多日后,两人是眼冒金星,喉咙干得都快冒烟,两人都感觉自己和死亡只差临门一脚之时。


突然,他们牢门被一个蒙着黑纱的人打开了,门外守卫的士兵也被放倒了一片。


在黑纱之人带领下王玄策二人逃出了大牢,借着月光,翻过城墙来到城外。


王玄策二人来不及道谢,黑衣人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史书对于两人逃出经过只有两字的记载“遁走”。


按照当时情况,王玄策二人要是没有当地人帮助是很难在重重看护下逃出去的。


逃到城外的二人,先是解决了一下温饱问题,然后就开始了思索该怎么办。


副使蒋师仁提议二人应该尽快回国把此事告知给太宗李世民,让皇帝定夺。


王玄策立刻否决这个提议,如此狼狈不堪地逃回大唐,哪怕侥幸不死,也只能在他人嘲笑之中度过余生,这样做还不如一死,但是陷此险境,如果还能有一番作为,这样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大丈夫当如斯也。


于是王玄策和蒋师仁冷静分析了一下,如何才能够逆风翻盘,关键是手中要有足够人马才行,不然就是以卵击石,匹夫之勇了。

要想借兵只有两条路能走,一条是翻过帕米尔高原,进入高昌,一路向东,到安西都护府去借兵。


另一条则是遵循来时之路,从泥婆罗入境吐蕃,到吐蕃借兵。

眼下唯一可行的,就是去吐蕃借兵,只要游说得当,**干布肯定是能够借兵的。


下定决心后,王玄策和蒋师仁准备好干粮后,就出发了,走过沙漠翻越雪山,王玄策二人终于回到了吐蕃。


史书没有记载二人路途之中经历了什么,只是简单介绍了二人借兵的成果。


王玄策二人再一次见到**干布时,是灰头土脸胡子拉碴的,要不是**干布认得王玄策,估计会把他们当成乞丐打发了。


在王玄策一番游说下,**干布这才同意借1200名精兵给王玄策,让其到天竺好好教训阿罗那顺一番。


当**干布听说王玄策要接兵时,内心是十分愿意的,因为天竺与吐蕃接壤,要是能在王玄策能取得胜利,扬的是吐蕃名,得实惠也是吐蕃,何乐而不为。


可是面子上还是王玄策答应一番实际条件,自己才好答应借兵。


等到1200名吐蕃士兵后,王玄策感觉还是不够,当路过泥婆罗时,王玄策又提出借兵的请求,泥婆罗国王见自己女婿既然借兵,再加上王玄策是大唐使者,泥婆罗国王很爽地就把7000骑兵借给王玄策。


来到吐蕃,短短几日,靠着王玄策口才和身份,很快就带领着**干布派出的1200精兵和泥婆罗国王慷慨借调的7000骑兵,向着天竺进发了。

这将近一万多人是如何翻越雪山的,史书没有记载,其中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王玄策带领这么多人成功来到天竺境内,他统御和调度能力是可想而知了。


那么王玄策是如何靠着借来士兵,实现自己一人灭一国的壮举的呢?


其中肯定少不了智谋和勇气的较量。


虽然有了与天竺戒日帝国阿罗那顺一较高下,但是王玄策并没有立即向阿罗那顺的部队发起进攻。


而是做了一个军事安排上,首先由王玄策自己率领部分兵马,直扑中天竺的首府“茶镈和罗城”(注:这是一个地名并非两座城池)而去。


然后让蒋师仁负责管理剩下的军队,在后方作为策应,随着前面王玄策的进攻形势来做出调整。


当阿罗那顺听说逃跑王玄策带着大军回来复仇时,内心丝毫不慌,因为他已经探查到,王玄策带来的不过是一千多骑兵,其他都是步兵,还有几百头牦牛而已,而自己手下有数百头大象组成大象方阵,自己何惧之有。

直到王玄策率领骑兵兵临城下时,阿罗那顺才不慌不忙下命令,让精锐的大象兵出战冲击。


按照以往在与天竺地区地区发生的战斗,只要发动大象兵来冲阵,对方军队不是丢盔弃甲,就是主动投降。


你说大象那样庞大的身躯,哪是单凭人力就能够对抗的。

不出阿罗那顺所料,王玄策的马队碰到象群那是掉头走跑,阿罗那顺下令全军追击,可是象群虽然体型庞大,威慑力很足,但是机动性不强,一点加快速度阵型就容易混乱。

王玄策瞅准了象群出现混乱间隙,下令让牦牛组成火牛阵开始冲击,大象们看到一群异物向自己冲过来,顿时乱作一团,象群身旁的阿罗那顺士兵被践踏而亡的人数开始增多。


象群头顶的士兵也纷纷摔在地上,混乱的象群让阿罗那顺的士兵大乱,纷纷出现溃逃。


王玄策看到阿罗那顺所部大乱,他一声令下骑兵和步兵一起发起冲锋,胜利的天平顺势倒向王玄策一方。


阿罗那顺看着溃不成军的部队,只能带着数人逃回城中。

而阿罗那顺的手下在王玄策军队猛攻之下,只能一面逃回城中,一面滨河方向逃窜。


《旧唐书》对于这次王玄策的大胜记下的战果是“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


可以说王玄策靠着借来的士兵,在天竺北方是一战成名,那曾经偷袭王玄策等人,还劫掠贡品的阿罗那顺此刻只想着怎么逃出城去。


失去大象兵,又没有太多士兵的阿罗那顺,眼看是无法抵挡王玄策的猛攻了,只能趁着夜色,偷偷带着亲信,逃出了城。


为了担心有人追击,阿罗那顺等人那是马不停蹄一路跑到了另一个城邦国东天竺,此时东天竺首领鸠摩罗,和阿罗那顺还算有点交情。


当阿罗那顺提出借兵回去消灭王玄策所部时,鸠摩罗也没有多做考虑,就答应了。


至于帮助阿罗那顺复国后,有什么条件,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在攻占了中天竺领地后,王玄策并没有只满足眼下的成果。


在打扫战场时,王玄策发现俘虏中没有阿罗那顺,王玄策就立即下令蒋师仁带着精兵前去追击阿罗那顺,务必将这罪魁祸首捉拿归案。


蒋师仁在追击途中,就遇到阿罗那顺的部队,仇人相见,二话不说,二人一声令下就开始对冲了。


没过几个回合,蒋师仁所部就占据上风,那是越战越勇,杀得阿罗那顺所部是节节败退,很快阿罗那顺部队就出现了逃兵,阿罗那顺眼见身旁的士兵是越来越少,此时阿罗那顺也想掉头就跑。


可是刚一掉头,就被蒋师仁的士兵给团团围住了,此时阿罗那顺明白再顽抗下去已经没意义,只能下马投降。


抓住了阿罗那顺,那就好好教训一下阿罗那顺的帮凶——东天竺的鸠摩罗,在中天竺修整好,王玄策就带队向东天竺出发了。


而鸠摩罗面对泥婆罗和吐蕃联军时,反应丝毫不出人意外,那就是一个字——降。


鸠摩罗是一个明白人,连实力最强的中天竺都打不过王玄策等人,自己没这个实力,就不去冒犯上国天威了。


面对如此恭顺的东天竺,王玄策也只是象征性带着联军巡视一番罢了,而东天竺首领鸠摩罗则是十分殷勤地犒劳了联军,并且发誓要与大唐永结兄弟之国,至死不渝。


由于东天竺首领的积极表示友善,天竺北方其他城邦的首领也纷纷上表大唐,要求归顺大唐,并且希望成为大唐的海外藩属国,永结盟好。


就这样,王玄策靠着借来兵力,通过自己过人的外交能力和军事才能,在天竺这个异国他乡实现了“一人灭一国”的壮举,这也让王玄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征服了古代印度的“外国人”。


他的这项纪录,直到一千多年的19世纪,才被一群来自更西方的日耳曼人给打破。


面对着王玄策二人带回来贡品和以国王阿罗那顺为首的俘虏,以及一大堆上书称藩的表文。


太宗李世民高兴坏了,立即下令擢升王玄策为朝散大夫,可以说是连升三级,官居从五品。

虽然王玄策功绩放在其他朝代都是值得百代流芳的功绩,可惜在初唐,那个将星如云时代,王玄策的功绩只能算作优秀了。


还有一点王玄策扬名天竺,得到最大好处是吐蕃,那可是大唐多年的死对头,因为王玄策功绩并没有让太多人记住,而是慢慢地遗失到了历史长河里。


在第二次出使天竺后,王玄策一直是从五品朝散大夫,再未变动官职。


回归平淡的余生

显庆二年(657年),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即位八年后,王玄策受命再一次出使天竺,这一次出使目的是送佛袈裟。

这一次像第一次那样没有意外,完美完成了礼佛任务后,王玄策就回来了,然后继续过着自己平淡的日子。


到了龙朔二年(662年),王玄策被派往天竺,去请天竺高僧玄昭到入京来讲法,在这之后,史书便再无王玄策的记载了。


王玄策的一生,到来和离开都给人们留下了空白,但是他却留下最耀眼一笔,在逆境中,他靠着自己能力完成了翻盘,实现了壮举。


虽然他生前有功无名,但是他死后,历史还是没有轻易遗忘这位传奇。


因为除了书本上的文字,还有出土文物,在为我们讲述那些不曾被关注的,却真实存在的非凡岁月。


有些注定会被记住,哪怕没有那么多人在乎,因为存在过的,所以会再一次耀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大唐   松赞干布   吐蕃   贞观   天竺   王朝   诏书   外交官   功绩   史书   士兵   可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