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论各朝代的社会风气,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 中

古代军队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这里就只拿几个大统一的朝代对比,下面多是我的个人观点。

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隋王朝

隋朝的军队给我的感觉在大统一王朝里算是平均线以上的了。其历史之短只有四十年不到,对它的军队没有太多的印象。

社会风气:从司马懿就洛水盟誓到曹爽被灭族,晋朝先天缺一角忠义的支柱,看看晋朝历史就知道了。晋朝可从没有君君臣臣的感人戏码,只有严重缺划安全感的门阀世家。从五胡乱华永嘉南渡以来,北方就一直处于一种兵荒马乱的世道。百年下来北方从门阀世家到平民百姓手上基本都有一两手武艺的,这也为北周的府兵制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的隋唐的盛世埋下了伏笔。

总结:隋朝的社会风气是分南北的。北方的社会风气是五胡乱华以来,是草原民族和汉民族,这两百年来的互相厮杀着慢慢融合而来的,是这两百年打打杀杀以来大部分人都会来怎么一两手的武艺的自信感(身怀利刃,杀心自启);南方没什么风气,就是晋朝遗留下来的风气,虽然改朝换代好几次,但都是换汤不换药。被隋朝统一后,经过了几十年北方的拉扯,总算是把那股死气沉沉的风气给拉扯没了。

唐王朝

唐朝是我最喜欢的几个朝代之一,其军事力量我认为是古代王朝里的巅峰。

社会风气:唐朝我喜欢的不是它具体的几位人物,而是她那股子整体奔放而又豪迈气概,是她那股由下自上的自信感。唐朝她贼喜欢打野战,她是那种能打野战就绝不守城自信感,就算乙方兵少也信自己能把对面的砍死气概。我爱死这种气魄了,她真的好勇的。

那么这种社会风气好不好呢?强不强呢?我只能说,好也不好,但强的一逼。(今天就不多介绍了,以后再专门写篇唐朝的)

总结:她那股自信自己能把对面砍死的豪迈的气魄,是真的帅。套用现在的一句话:“那年我双手插兜 ,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那年我双手插兜 ,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宋王朝

宋朝是一个先天就不健全了的朝代,因为少了燕云十六州。那么宋朝历史有厉害的军队没:"有,还不少"。那么为什么宋朝还是屡战屡败呢?还是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唐宋交接之间,是有一个混乱的时期的,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五代十国。记住这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到底有多乱呢?用史书上的话来说:“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社会风气:因为我前面说了嘛,唐朝那种自信而豪迈的气魄。好不好嘛?:“好,也不好”。强不强呢?:“强,强大滴狠”。强大到中晚唐末期藩镇割据武夫当国,节度使使不聊生。大唐武夫与牙兵因无赏而杀节度使,而后举他人为节度使要赏钱。

这种情况从中晚唐持续到五代十国时期,杀了一百多年,杀到最后人们不想杀了,最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统一全国过程当中,是会有人们因不想打仗为此助他一统天下的。后赵匡胤身死,赵匡义继位后率大军收复燕云十六州中被爆打,从而架驴车一夜漂移一百余里,这里就不说了。

那么宋朝是怎么扼制从晚唐时期到五代十国带来那种思想:“天子, 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的风气呢?又怎么把自己压制成明明有名将和质量还算合格的大军,却还是屡战屡败的事件呢?

总结:唐怎么亡的?藩镇割据,武夫当国,内有宦官擅权,皇权神圣不在。宋朝对此深以为患,怕重蹈覆辙,因此有宋一朝把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当成官场铁律。

而宋朝又是怎么建立的呢,是赵匡胤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来的。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宋朝再次对武将严防死守。

从开国时期的“杯酒释兵权”到“东华门唱名方为好男儿”。有宋一朝因害怕再次出现武夫当国,而对武将实施报复性的压制是成功的,也是矫枉过正的。也是让宋朝也为此,付出了一次又一次惨痛的代价的。


由于本人的历史知识大多是来源于历史小说,没有对历史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过,可能会对历史有一定的误解,希望大家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晋朝   王朝   晚唐   武夫   节度使   隋朝   宋朝   朝代   风气   唐朝   战斗力   军队   时期   史明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