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从储君的选择窥探一个王朝的兴亡

一个储君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亡。

说到信陵君,挺可惜的,论才能,他比他的兄长魏安僖王要强得多。在群雄并起的战国年代,如果信陵君成为魏国的国君,魏国在他的带领下很可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致,进而以霸主的姿态傲视群雄。秦国也将因此在西部边陲多憋屈几年,甚至一不小心,被东方诸国联合起来群殴一顿,被迫肢解成几个蕞尔小邦。若如此,整个中华的文明史又将是另一番走向。只可惜,在众多的兄弟中,信陵君属于年幼的那一个,他只有好好侍奉自己那个平庸兄长的份。

同样的事情,在古往今来的中华大地上多次出现。譬如,当年道光皇帝在多次斟酌下,敲定了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选择奕詝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殊不知,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大清朝更需要一位激流勇进的舵手。而道光的这个看似四平八稳的选择,却几乎将整个中华民族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许,当年选择恭亲王奕忻作为接班人或许更好一些。中国也许能避免近代列强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一个又一个耻辱,也不会从一个深渊跌入另一个深渊。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就如同司马炎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可以蠢到让司马家族断子绝孙;就如同秦始皇做梦也不会想到,强大的秦朝竟然二世而亡。人,毕竟不是神呀。

这一点,明神宗朱翊钧是睿智的,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主要是身体缺陷方面),不能带领大明朝走向中兴,同时他察觉到大明朝的内外交困的尴尬处境,而这一切,只有通过选择合格储君,才能力挽狂澜,进而保证大明朝的基业长青。他抗争了,努力了,最终沉默了。在滚滚洪流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卑微,哪怕他是一言九鼎的君王。躺平,不失为一种优雅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神宗   魏国   国君   秦国   明朝   王朝   兴亡   道光   兄长   中华   接班人   深渊   储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